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8)
2023(19357)
2022(16144)
2021(15197)
2020(12370)
2019(28453)
2018(28000)
2017(51868)
2016(28524)
2015(32365)
2014(32418)
2013(31199)
2012(28991)
2011(26201)
2010(26529)
2009(24152)
2008(23867)
2007(21889)
2006(18908)
2005(17013)
作者
(80218)
(67174)
(66840)
(63614)
(42538)
(32213)
(30732)
(26275)
(25545)
(24031)
(22795)
(22571)
(21265)
(21140)
(20743)
(20619)
(20372)
(20015)
(19366)
(19114)
(16641)
(16607)
(16316)
(15292)
(15261)
(15193)
(15034)
(14826)
(13554)
(13538)
学科
(115177)
经济(115063)
管理(81594)
(77840)
(63554)
企业(63554)
方法(46615)
数学(40358)
数学方法(39817)
中国(35584)
(33515)
地方(30640)
(27440)
业经(27433)
技术(23094)
农业(22953)
(21999)
(21639)
(20425)
贸易(20407)
理论(20387)
(19742)
教育(19180)
(18775)
银行(18742)
(18232)
金融(18228)
(17985)
(17867)
环境(17766)
机构
大学(397085)
学院(395352)
(157504)
经济(153795)
管理(150445)
研究(134804)
理学(128335)
理学院(126830)
管理学(124473)
管理学院(123715)
中国(100519)
(84329)
科学(81139)
(72639)
(66605)
(63232)
(62866)
中心(62645)
研究所(60180)
(56956)
业大(56557)
财经(56463)
师范(56415)
北京(53406)
(51087)
(50376)
(49618)
农业(49082)
经济学(46847)
技术(45007)
基金
项目(261036)
科学(205710)
研究(197050)
基金(184324)
(158976)
国家(157539)
科学基金(135874)
社会(122611)
社会科(116148)
社会科学(116120)
(106296)
基金项目(97180)
教育(94376)
(88531)
自然(85750)
自然科(83776)
自然科学(83753)
自然科学基金(82256)
编号(82208)
资助(74066)
成果(67957)
(60239)
重点(59342)
课题(59239)
(57848)
(57090)
创新(53354)
大学(50180)
项目编号(49802)
国家社会(49488)
期刊
(181334)
经济(181334)
研究(119954)
中国(92219)
教育(64862)
(58204)
管理(58198)
学报(57751)
(57233)
科学(54137)
大学(45706)
学学(41008)
农业(40193)
技术(39501)
(36495)
金融(36495)
业经(30668)
经济研究(27589)
财经(27486)
(23716)
图书(23631)
问题(22894)
(22432)
技术经济(20134)
科技(19795)
(19002)
论坛(19002)
(18377)
(18334)
商业(17829)
共检索到610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海江  楼世洲  杨世昇  
日本"地方大学促进区域创生项目"作为协同配合"地方创生"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项目目标,日本地方大学通过建立大学—产业—政府—社会四螺旋协作机制、创建层次化的"地方创生"课程体系、构建校地协同的学生地方就业机制、强化产学研协作对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举措,确保地方创生项目的有效实施和高质量推进。该项目在目标导向上,立足地方实际,强调应用性;在项目运行上,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协同性;在评估上,弱化政府管理,凸显多样性和规范性;在项目进展上,重视具体项目的可持续性,大学服务地方的能动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现伟  张吉先  
地方创生是乡村振兴、城镇统筹战略下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存在目标、要素与过程的耦合性。日本在地方创生已经开展了大量实践,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地方创生人才培育政策与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开放大学而言,可以发挥灵活的学习模式、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便捷的资源共享、强调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课程体系、融合产学研的实践教学体系、灵活开放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协同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格局重塑、教学模式变革、品牌形象创设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本积累、科技进步和投资环境并未改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虽有改善但作用有限。因此,这种增长效应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而缺乏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东北振兴战略,需要调整对东北地区政策扶持的方向、方式和对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覃梦妮  贾磊  大友和佳子  
以释放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为契机,日本制定并实施"地域活性化"战略,力图挽救不断衰落的农村。"地域活性化"是以地域资源为基础,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培育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功能价值多样化并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农家餐馆是"地域活性化"的实施手段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知,农家餐馆源于农户对农村发展困境解决之道的思考,以餐馆为媒介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有机融合,并在经营中融入地方特色元素,逐步使农村成为人气兴旺、经济活跃、生态良好之地,获得振兴农村的良好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新楷  谌新民  
本文认为开发国道经济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困难和带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可供选择的措施。文章分析了国道经济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指出开发重点要做到商品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和集镇建设三者有机结合。应利用国道交通优势,用大生产、人流通、大市场的思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通过国道经济带形成强辐射和强吸纳功能,促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商品农业转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祥胜  
建立企业振兴区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投资者在区内进行创业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企业振兴区不仅是引导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它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采取措施,加快企业振兴区发展步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梦怡   肖月  
专门职大学的创设是日本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日本高等教育应对社会经济调整、产业技术转型、国家战略变革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其发展经历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产业转型与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以及专门职大学法制化等阶段。2019年第一所专门职大学建立,不仅在培养方案、师资要求、学业制度和办学目标上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特点。基于地方资源禀赋,在地方文化挖掘、数字化转型和福祉配套等方面配合地方振兴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不断深化职业大学建设,提出职业教育赋能区域发展,符合地方振兴的战略等具体要求。日本专门职大学参与日本地方振兴战略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我国探寻职业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的建设路径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翁鸣  张静  
高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下,乡村振兴人才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倒逼高校改革。高校应积极培育改革动能,推进制度创新,培养教师队伍,建立高校改革试验区,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改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形成上下结合的联动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建惠  
地方院校在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和传播方面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只有不断创新,地方院校才能兼具培养人才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应从探索教学新途径出发,通过走进区域文化,实现项目模拟教学,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新媒体实践平台,深入文化基地,校企间联合教学等方式,为区域文化传播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冬先  
高等教育机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地方高校能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能否在服务地方中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前途。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智力支持的职能,同时对区域文化起到重要引领促发作用。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章以佳木斯大学为案例,从地方高校文化服务定位入手,研究高校引领区域文化创新、提升软实力功能和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蒋志华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