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0)
2023(2913)
2022(2580)
2021(2502)
2020(2248)
2019(5184)
2018(5065)
2017(9407)
2016(5639)
2015(6319)
2014(6187)
2013(6186)
2012(5552)
2011(4620)
2010(4793)
2009(4679)
2008(5198)
2007(5089)
2006(4483)
2005(4214)
作者
(14058)
(11411)
(11273)
(10828)
(7504)
(5403)
(5289)
(4462)
(4274)
(4209)
(3952)
(3883)
(3760)
(3701)
(3562)
(3489)
(3459)
(3383)
(3374)
(3306)
(2880)
(2821)
(2752)
(2666)
(2623)
(2611)
(2533)
(2449)
(2289)
(2283)
学科
管理(34077)
(24374)
企业(24374)
(24150)
(18669)
(13745)
经济(13726)
(13158)
财务(13137)
财务管理(13095)
企业财务(12565)
(7656)
国家(7563)
方法(6597)
(5709)
人事(5707)
人事管理(5706)
财政(5555)
数学(4726)
数学方法(4708)
(4646)
(4557)
(4114)
(4093)
银行(4093)
国家机关(4000)
机关(4000)
业经(3943)
经营(3780)
工作(3707)
机构
大学(69298)
学院(68786)
管理(30746)
(25322)
经济(24550)
理学(23948)
理学院(23718)
管理学(23604)
管理学院(23409)
(21100)
研究(19702)
中国(19565)
(15089)
财经(13813)
(12467)
(12381)
财经大学(10223)
中心(10124)
科学(10104)
(10050)
(9910)
北京(9694)
公司(8997)
研究所(8304)
(8292)
商学(8196)
商学院(8111)
会计(7795)
(7411)
(7227)
基金
项目(36434)
研究(28795)
科学(27989)
基金(25766)
(21142)
国家(20941)
科学基金(18483)
社会(17289)
社会科(16443)
社会科学(16435)
(13925)
基金项目(13528)
教育(13380)
编号(12007)
自然(11553)
自然科(11251)
自然科学(11250)
(11200)
成果(11137)
自然科学基金(11065)
资助(11054)
(8538)
(8426)
项目编号(8406)
课题(8312)
重点(7750)
(7623)
教育部(7517)
人文(7452)
大学(7366)
期刊
(34969)
经济(34969)
(24181)
研究(23142)
中国(18107)
管理(14913)
(10000)
金融(10000)
会计(9224)
财会(8895)
财经(7411)
学报(7236)
科学(7202)
教育(6933)
通讯(6307)
会通(6285)
(6251)
(6026)
大学(5969)
技术(5908)
学学(5397)
(5283)
现代(4796)
经济研究(4466)
图书(4223)
(4048)
(3976)
业经(3770)
(3701)
财政(3701)
共检索到12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在日本,法律赋予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但中央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计划"、"起债许可制度"(2006年改为"起债协议制度")等形式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而且,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事实上为地方政府债务提供着隐性担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地方财政状况的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债负债率不断增大和提高,甚至发生了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其改革措施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保,地方政府融资更趋市场化和多元化;二是强化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晓梅  
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比大约是60:40,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主要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债务融资弥补。地方政府融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中央政府贷款、地方公共团体金融机构贷款、在资本市场公开发债募资以及向私人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等。中央政府明确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担保,并通过地方分配税体系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确保地方政府债务本息及时偿付。同时,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预警体系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娅  张志华  尹李峰  
新西兰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着发达的经济和以英国国会制度为基础的政府结构。长期以来,新西兰地方政府坚持"非负债经营"的理财理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负债率低、地方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从目前到2012—2013财年,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增磊  
随着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地方政府债务"大开前门,严堵后门"的政策指向愈加明晰,原有隐性债务融资渠道被逐一封堵,大量隐性债务开始置换为债券形式,地方债已成为地方政府核心的且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而随着地方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对相应的潜在债务风险也应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运行情况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总体性、结构性和管理性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苏忠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我国以GDP为主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导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财政收入的束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灏粱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政府或下属部门和机构的名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形式,设立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诸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大量融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累积。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成为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虎  
自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一直是被禁止的,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列赤字。"尽管如此,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加大了债务风险,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的良好运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燕  同生辉  
只有系统性地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形成事前控制和执行控制的结合,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主动管理和风险监控,才能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落到实处2014年8月31日通过的新修订的《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在各方关注的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上,修订后的《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的权限。有条件适度放开地方举债权修订后的《预算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经国务院批准的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