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4451)
- 2022(12038)
- 2021(10723)
- 2020(9317)
- 2019(21096)
- 2018(20541)
- 2017(39569)
- 2016(21674)
- 2015(23902)
- 2014(23632)
- 2013(23521)
- 2012(21574)
- 2011(19146)
- 2010(19179)
- 2009(18048)
- 2008(18276)
- 2007(16605)
- 2006(14301)
- 2005(12815)
- 学科
- 济(93555)
- 经济(93448)
- 业(90503)
- 企(81358)
- 企业(81358)
- 管理(75943)
- 方法(43613)
- 数学(34763)
- 数学方法(34497)
- 业经(30907)
- 农(30709)
- 财(30672)
- 务(22848)
- 财务(22833)
- 财务管理(22801)
- 农业(21955)
- 企业财务(21619)
- 中国(21088)
- 技术(19004)
- 贸(18233)
- 贸易(18228)
- 制(17969)
- 易(17731)
- 和(16439)
- 学(16355)
- 划(16073)
- 理论(15808)
- 地方(15386)
- 策(15355)
- 体(13536)
- 机构
- 学院(320337)
- 大学(315595)
- 济(133433)
- 经济(131051)
- 管理(126442)
- 理学(109854)
- 理学院(108699)
- 管理学(107115)
- 管理学院(106522)
- 研究(102920)
- 中国(78512)
- 农(65605)
- 科学(65212)
- 京(64906)
- 财(60833)
- 所(53511)
- 业大(53117)
- 农业(52538)
- 财经(49188)
- 研究所(48809)
- 江(48473)
- 中心(47412)
- 经(44718)
- 经济学(40671)
- 北京(39568)
- 州(37838)
- 经济学院(37248)
- 范(37183)
- 师范(36678)
- 财经大学(36312)
- 基金
- 项目(214915)
- 科学(169433)
- 基金(157229)
- 研究(151296)
- 家(138990)
- 国家(137729)
- 科学基金(118195)
- 社会(97993)
- 社会科(93013)
- 社会科学(92983)
- 省(85947)
- 基金项目(84304)
- 自然(78227)
- 自然科(76499)
- 自然科学(76471)
- 自然科学基金(75187)
- 划(71587)
- 教育(68623)
- 资助(62612)
- 编号(59409)
- 重点(48552)
- 创(48020)
- 业(47323)
- 部(47062)
- 发(46548)
- 成果(46136)
- 创新(44164)
- 科研(42033)
- 国家社会(40752)
- 计划(40730)
- 期刊
- 济(145983)
- 经济(145983)
- 研究(85266)
- 农(60313)
- 中国(55608)
- 学报(54891)
- 财(50968)
- 科学(49228)
- 管理(48061)
- 农业(40947)
- 大学(40532)
- 学学(39022)
- 技术(27108)
- 业经(26598)
- 融(26473)
- 金融(26473)
- 财经(24769)
- 教育(24693)
- 业(24634)
- 经济研究(22939)
- 经(21392)
- 问题(19775)
- 技术经济(18372)
- 版(16631)
- 商业(16264)
- 现代(15870)
- 贸(15703)
- 财会(15619)
- 科技(15300)
- 世界(14957)
共检索到45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军
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表明,近些年来,日本在华企业撤离呈增长态势,综合企业的撤离率、盈利率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变化判断,日本在华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撤离潮。从要素集聚视角看,中国开放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环保成本等广义要素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收益率的影响是日本在华企业撤离的主因,撤离是优胜劣汰机制下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的部分日本在华企业的无奈选择。日本在华企业的撤离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和中国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背景下,努力发挥现有日本在华企业的作用并大力引进更优质的日本企业,对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永健
外资在华直接投资的撤离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撤离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前后出现第一个高峰,2003年以后规模快速增大。外资撤离的原因包括国际因素、国内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也受到企业和产业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国内经济波动以及国际经济放缓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撤离的主要原因,税收优惠的变化并未对外资撤离额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撤离 劳动力成本 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郭娟娟
文章基于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283个地级市房价数据匹配得到的微观数据库,实证考察房价上涨是否导致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提高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概率,其中,房价上涨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绿地投资企业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推动作用更大。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成本效应是房价上涨推动外资企业撤离的主要渠道,且房价上涨通过助推低效率企业退出中国提高了所在地区-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而言,虽然房价上涨导致了外资企业撤离,但通过倒逼机制提升了资源再配置效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华
外资非法撤离是指外资企业不遵守法定的撤资程序,在未进行财产清算、了结债权债务和未申报破产的情况下,擅自撤离中国的行为。目前,东莞、深圳、山东青岛等传统的外资企业集中的地区是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曲吉光 邵明志 陈明仿
外企集中大面积非正常撤离看似偶发事件,但实质上是超国民待遇所催生的不良企业在金融预警与监督机制缺失情况下道德风险集中暴露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威海外企非正常撤离现象描述和分析,对上述结论予以实证,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超国民待遇 非正常撤离 金融监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达 王晓丹 石玉堂
基于2007—2021年的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据要素集聚对高、低人力资本劳动者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高、中、低等职能劳动者表现出岗位极化效应,并且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及非国有制企业中更为显著;数据要素集聚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劳动力要素流动、提升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创业活跃度,作用于企业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数据要素集聚未通过就业职能结构的极化效应,加剧企业内部收入不均等现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超 林建勇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外资撤离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考虑到企业资本调整行为的内生性,本文使用CEM方法,在样本期间始终续存的外资企业中构造对照组,再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外资撤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外资撤离不仅在当年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其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后续年份。外资撤离使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第三年和第四年相比没有发生撤资的企业分别低14.8%和17.7%,企业的销售额、总产出和出口额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影响机制看,本文发现外资撤离通过降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研发支出、培训支出和财务流动性影响其绩效。本文的研究表明外资撤离使企业经营绩效恶化,在华外资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依赖于跨国公司的股权持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星 陶长琪 唐国吉
基于环境约束、科技创新和要素集聚三维因素,研究多家同类产品制造企业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非合作博弈,通过设定相应的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此类博弈模型,分析每个企业如何制定合适的产品生产量、排污权购买量、科研投入资金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费用,使这类博弈达到Nash均衡状态。借助变分不等式的算法给出此类博弈的Nash均衡点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约束、科研投入资金、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费用对企业利润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战略方案的可取范围是有界闭凸集,同时每个企业的边际利润随产品生产量、排污量、科研投入资金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费用呈负相关关系,这类博弈存在Nash均衡状态。通过将这类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琦
集聚使距离产生的成本降低;反过来,距离将改变集聚的中心。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国际不均衡和区域不均衡。尽管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在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低廉并不是绝对的优势;如果规模经济大于成本节约效应,制造业会更趋于集中而不是分散;某种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对大国比对小国更有利,小国和穷国有可能沦为外围;从国内经济着眼,开发大西部对东部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习农
"外资撤离"是投资促进工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引进外资实践中,不能将"外资撤离"等同于"外资非正常撤离",与其相对应的概念应是"外资保持"。导致"外资撤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服务尤其后期服务滞后。必须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投资服务,建立立体式投资服务模式,重点构建投资后期服务评价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研究了外资撤离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撤离降低了直接关联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这种负面影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市场导向型外资。机制分析表明,外资撤离引起企业成本加成下降,改变企业中间品配置,进而削弱企业获取出口附加值的能力。涟漪效应研究发现,外资撤离产生的行业内关联和后向关联有利于本土企业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但前向关联会对下游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外资撤离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外资撤离虽然对直接关联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为行业内和上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关键词:
外资撤离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价值链重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锐
从大规模进入中国,到密集地撤离,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新动向引起了政府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外企投资中国未来前景的种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明强
随着中国加工贸易区位优势不断削弱,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后发经济体"承接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成本导向型外资制造业正不断从中国撤离,且呈蔓延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季辉 王军
近年来,IT制造业等外资依赖性较强的产业面临的外资撤离风险不断升高,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撤离速度下内资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和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性?文章将CGE模型数值模拟与DEA分解分析相结合,考察不同外资撤离速度场景对IT制造业内资企业的影响,以及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1、当外资流入为0或者其存量以5%的速度小幅持续撤离时,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小。较高的资本深化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使得其能够较快填补市场空白,具备企稳回升的能力; 2、当外资存量以25%的较高速度撤离时,内资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受到抑制,劳动生产率处于不可扭转的持续下滑趋势;3、外资企业在可见预期内仍然将是内资企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外资撤离会通过抑制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从而约束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的路径中对内资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外资撤离 CGE IT制造业 DEA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郜志雄 王家玮
本文在分析韩资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韩资企业撤资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韩商不再具有投资时所拥有的优势,以及行业投资收益率低是韩商撤资的主要原因,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是韩商大规模撤资的导火索。在各影响因素中,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增长是影响撤资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韩元贬值和韩资企业增多。
关键词:
韩资企业 撤资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