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9)
2023(3312)
2022(2578)
2021(2329)
2020(1916)
2019(4295)
2018(3805)
2017(7729)
2016(3712)
2015(4037)
2014(3877)
2013(3824)
2012(3442)
2011(3088)
2010(3373)
2009(3648)
2008(2474)
2007(2302)
2006(2165)
2005(2136)
作者
(9482)
(7651)
(7509)
(7325)
(4681)
(3643)
(3608)
(3042)
(2843)
(2634)
(2584)
(2565)
(2512)
(2417)
(2340)
(2279)
(2268)
(2240)
(2091)
(2006)
(1958)
(1861)
(1821)
(1747)
(1736)
(1677)
(1590)
(1586)
(1585)
(1564)
学科
(24049)
金融(24048)
(20723)
银行(20723)
(20246)
(13646)
经济(13636)
中国(12650)
(12058)
中国金融(10804)
(10414)
企业(10414)
管理(9614)
(6893)
(6612)
地方(6001)
(5349)
财务(5337)
财务管理(5332)
企业财务(5179)
方法(4438)
业经(4298)
事业(4268)
数学(4127)
数学方法(4107)
(3992)
(3834)
体制(3643)
业务(3510)
(3266)
机构
学院(47414)
大学(46975)
(23454)
经济(22965)
中国(20436)
研究(16418)
管理(16395)
(13805)
理学(13548)
理学院(13440)
银行(13388)
管理学(13299)
管理学院(13215)
(12924)
金融(12684)
(12553)
(12545)
中心(10098)
人民(10029)
财经(9869)
国人(9202)
中国人(9162)
中国人民(9111)
(8983)
(8804)
经济学(8615)
经济学院(7876)
人民银行(7730)
(7672)
财经大学(7605)
基金
项目(29202)
研究(23355)
科学(22930)
基金(21232)
(17411)
国家(17228)
社会(15727)
社会科(15144)
社会科学(15142)
科学基金(15062)
(11647)
基金项目(10979)
教育(9922)
(9679)
编号(9331)
(9107)
资助(8775)
自然(8111)
自然科(7953)
自然科学(7953)
自然科学基金(7829)
成果(7709)
(7178)
金融(6915)
(6872)
(6741)
国家社会(6705)
重点(6690)
课题(6449)
创新(6425)
期刊
(24491)
经济(24491)
(24433)
金融(24433)
研究(16762)
(9668)
中国(9562)
(6255)
管理(5999)
财经(5117)
学报(4742)
中国金融(4503)
科学(4471)
(4315)
大学(4029)
经济研究(4016)
学学(3899)
理论(3525)
农业(3369)
业经(3263)
现代(3211)
实践(3207)
(3207)
国际(3165)
教育(3072)
技术(3052)
世界(2722)
问题(2716)
农村(2627)
(2627)
共检索到82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铁  张文刚  刘传军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以日本战胜俄国而结束。从此,中国东北逐步落入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任其掠夺、蹂躏。为控制东北经济命脉,掠夺战略物资,日本军国主义在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发动了一场疯狂的经济金融战争。发动货币战争掠夺金融财富日俄战争时,日本为支付军费,在东北战领地发行1.5亿元军票强制流通,并野蛮规定,日本军票一元与晚清银元一元等值通用,以不兑换纸币换取实银,掠夺了东北民众巨额财富。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利用清理军票之机在东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入侵中国的步伐。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正式把东三省及部分周边地区纳入日本战时原材料供应基地和产业基地,并采取了严苛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大了对该地区的殖民掠夺。考察伪满时期的货币金融"政策",其战时特征较为明显,体系化、策略化、军事化十分缜密,产业构建也以服务军事侵略为主,使生存在这片土地富庶、资源丰裕之地的民众深受战乱煎熬之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绍文  
本文利用日伪档案资料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活动做了具体的概括。文中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分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非法抢夺我东北四官银号;1932年—1936年,日帝建立为军事掠夺服务的货币金融体系;1937年—1941年,日帝实施第一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帝对我东北疯狂掠夺四个时段加以论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经济富源的罪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长芝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府(以下简称“伪满政府”或“伪满”)。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大陆兵站基地,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了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慎萧  
在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过程中,金融资本不仅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而且对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一方面缓解了工人工资不足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也持续加深工人家庭的被剥削程度。本文讨论了金融信用系统的扩张对资本限度的超越、对劳动力再生产矛盾的暂时延缓,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的逻辑与形式,并通过分析美国工人家庭部门的现实来描述金融化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指出金融化条件下的工人家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同时,资本主义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企图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与积累,这一目的无法达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30年前,关于臭氧空洞的科学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并预示了必须约束工业化的过度发展问题。科学家很快发现了臭氧空洞扩大的重要原因:人类对氯氟烃的大量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高并购溢价一直是理论界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高并购溢价为例,深入分析了并购交易中锚定价格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支付对价与并购标的业绩承诺现值之间的差额是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并不是并购标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直接锚定在股价中,引导外部投资者看好此次并购,最终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减持掠夺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给监管层的政策建议是要规范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并详细披露相关的信息,以降低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余明桂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国企是否比民营企业进行更少的异地并购,以及这种异地并购的经济后果,来判断政府在国有企业主要扮演支持之手还是掠夺之手的角色。结果发现:地方国企异地并购的概率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与同地并购相比较,地方国企异地并购会导致消极的市场反应,而且异地并购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和银行贷款成本均会显著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与同地并购相比较,地方国企异地并购后获得的政府支持有所减少,从而导致负面的经济后果,这支持政府支持之手占主导的观点。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在政府对稀缺资源有较强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会阻碍民营企业的资源获取,进而扭曲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阻碍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晓光  
本文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以生产效率、经济效率为标准,对掠夺进行分析和评判。掠夺活动可分为纯粹财富转移型和生产资源转移型两大类。本文指出,财富转移型掠夺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带来掠夺成本和抵抗成本等社会损失,若这类掠夺蔓延开来,还会打击生产积极性,降低社会总产出。本文从资源配置方式的高度,分析生产资源转移型掠夺,发现其内在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指出掠夺式的资源配置容易导致有害于社会生产的资源转移。本文比较了交易和掠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发现在激励约束机制、过滤机制、信息成本等方面,交易都优于掠夺,最后指出,掠夺与节约交易成本没有必然联系,节约交易成本不能当作为掠夺辩护的理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可能成为掠夺之手。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的惯性和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以及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掠夺行为。为此,如欲限制政府的掠夺行为,在长期必须以经济改革促宪政转轨,形成社会的“自生能力”;在短期必须改革税制,缩短行政代理链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干春晖  闫星宇  
掠夺性定价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关于其是否理性一直有争议。所谓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掠夺性定价理论主要包括认为掠夺性定价非理性、不符合厂商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芝加哥学派理论,以及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认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理性行为的后芝加哥学派理论。二者之所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关于信息的假定不一致。信息在掠夺性定价理论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的一种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就涉及到厂商之间的互动,互动就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宏  刘宝华  
以往研究认为,当公司具有财务杠杆时,股东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目的是限制高管的风险转移激励,降低债务代理成本。我们认为,这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其目的更可能是股东在利用债权人承担企业业绩较差时高管次优行为的成本。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可以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与负债水平负相关,且高管薪酬粘性与负债水平正相关,很好地支持了我们的观点;而且还发现,股东在利用债权人承担高管次优行为成本的同时,鼓励高管进行风险转移,进一步掠夺了债权人的财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璟  侯赟慧  刘晓辉  
在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框架下,利用中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体系资金运用的"掠夺之手"、金融发展对中国地区人均GDP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掠夺之手"抑制了金融发展促进人均GDP增长作用的发挥,并且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国辉  
19世纪90年代末,帝国主义对华作更大范围侵入,中国近代矿业面临严重威胁。一些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大矿先后被列强渗透、控制和霸占。辽宁抚顺、烟台煤矿就是在它们开始迈上使用机械和机械动力进行开发时,受到了帝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扰和占领。从此它们被剥夺了为本国民族资本近代煤矿工业的发展提供重大贡献的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