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1)
2023(2586)
2022(2188)
2021(2032)
2020(1810)
2019(4158)
2018(4120)
2017(7549)
2016(4460)
2015(5095)
2014(5006)
2013(4994)
2012(4976)
2011(4642)
2010(4651)
2009(4239)
2008(4285)
2007(3965)
2006(3624)
2005(3451)
作者
(15329)
(12631)
(12615)
(11967)
(8315)
(6218)
(5798)
(5005)
(4948)
(4613)
(4422)
(4372)
(4321)
(4313)
(4229)
(4088)
(3999)
(3911)
(3770)
(3738)
(3380)
(3298)
(3233)
(3067)
(2967)
(2865)
(2795)
(2785)
(2736)
(2732)
学科
(15531)
经济(15502)
管理(9378)
(8488)
(6668)
企业(6668)
方法(6476)
(6306)
数学(5411)
数学方法(5301)
中国(5150)
(4065)
教育(3904)
(3783)
(3256)
贸易(3255)
(3164)
(3163)
业经(3100)
地方(3064)
理论(3022)
(2871)
金融(2871)
农业(2769)
(2675)
(2453)
银行(2427)
(2342)
(2233)
(2109)
机构
大学(68765)
学院(63994)
研究(30174)
(24028)
经济(23464)
中国(20219)
科学(20147)
管理(19214)
(17424)
(16905)
(16451)
理学(16128)
研究所(16033)
理学院(15809)
管理学(15401)
管理学院(15260)
农业(13828)
业大(12414)
中心(12261)
北京(10975)
(10950)
(10854)
(10770)
(10757)
师范(10539)
教育(9587)
(9437)
研究院(8790)
师范大学(8773)
(8746)
基金
项目(42607)
科学(32071)
基金(29661)
(28464)
研究(28289)
国家(28222)
科学基金(21762)
(16250)
社会(16037)
自然(15522)
(15467)
自然科(15144)
自然科学(15134)
社会科(14951)
社会科学(14945)
自然科学基金(14871)
基金项目(14775)
教育(13853)
资助(13398)
重点(10727)
编号(10361)
(9872)
(9844)
成果(9837)
计划(9683)
课题(8952)
科技(8891)
科研(8616)
(8551)
创新(8065)
期刊
(28156)
经济(28156)
研究(22368)
学报(16426)
中国(16391)
(15316)
教育(13228)
科学(13034)
大学(11712)
学学(10754)
农业(10717)
管理(7850)
(7658)
(6238)
(5582)
金融(5582)
技术(5162)
业大(4853)
经济研究(4597)
世界(4338)
财经(4120)
农业大学(4025)
(3938)
国际(3729)
图书(3684)
(3599)
问题(3520)
现代(3464)
林业(3385)
(3324)
共检索到107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俊珂  
本文从学校德育的地位与领导、目标与内容、组织实施、衡量标准与评估依据四个方面对日本和新加坡的学校德育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所启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龙哲  徐冰  
日本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状金龙哲,徐冰一、《学制》与“修身科”1868年,以下级武士为主力的倒幕派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260年之久的德川幕府政权,建立了明治政府。接着实现“废潘置县”格局,确立中央集权制政体,设立文部省,为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向  常榕生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两地生产技术水平大体相当,各拥有训练有素的熟练劳力,生活水准也十分接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美元。两地都属外向型经济,出口结构相似,出口市场也互相交错。并且,两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制定低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从比较角度看,两地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即T/GNP的比值)都很低,香港T/GNP比值低于10%,新加坡为17%左右。而经济发达国家税负比值大多数超过30%(如美国31%、日本27%、德国37%、英国40%、法国49%、澳大利亚3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20—30%之间。这些许多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立增  
在德育改革的进程中,客观地了解、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学校德育实践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横向比较中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德育模式在世界范围中的坐标点,更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现存的德育体系而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专利领域的合作迅猛增长。在此背景下,对中新两国专利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概括两国专利法的异同,着重对不同之处进行析评,为中国专利法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也为中新两国专利法的协调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王大龙受国家教委派遣,访问新加坡半年,旨在考察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在新加坡期间,参观了教育部安排的14所中、小学,2所大学和1所理工学院。教育部常任秘书许慈祥介绍了新加坡教育体制的总体情况。此次考察,重在借鉴,因此试图以几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向东  
香港学校德育评介许向东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王小飞  王真  
随着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德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校德育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如道德主体上"自我"的个体化、德育内容上"德性"的边缘化、德育方法上"对话"的形式化等。破解这些困境,学校德育应该居于中道,在"个体"与"关系"之间确立道德主体、在"规则"与"德性"之间确立德育内容、在"灌输"与"对话"之间确立德育方法,并由此融合汇通而逐步积淀形成我国现代德育的文化根基,使学校德育真正地实现其培育整体的"人"的目标和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