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4)
- 2023(11065)
- 2022(9706)
- 2021(9102)
- 2020(7709)
- 2019(17916)
- 2018(17543)
- 2017(34504)
- 2016(18977)
- 2015(21198)
- 2014(21333)
- 2013(21333)
- 2012(20316)
- 2011(18594)
- 2010(18862)
- 2009(17452)
- 2008(17541)
- 2007(16215)
- 2006(14225)
- 2005(12924)
- 学科
- 济(77646)
- 经济(77562)
- 管理(51536)
- 业(51149)
- 企(39863)
- 企业(39863)
- 方法(34797)
- 数学(30930)
- 数学方法(30536)
- 农(23465)
- 财(21493)
- 中国(20678)
- 学(18250)
- 地方(17891)
- 贸(16324)
- 贸易(16318)
- 易(15834)
- 业经(15740)
- 制(15632)
- 农业(15519)
- 银(12835)
- 银行(12793)
- 务(12614)
- 财务(12584)
- 财务管理(12550)
- 融(12446)
- 金融(12443)
- 行(12214)
- 策(12175)
- 企业财务(11929)
- 机构
- 大学(277545)
- 学院(276132)
- 济(113909)
- 经济(111403)
- 研究(101847)
- 管理(101157)
- 理学(86284)
- 理学院(85190)
- 管理学(83596)
- 管理学院(83059)
- 中国(75873)
- 科学(64177)
- 京(59495)
- 农(55235)
- 所(54660)
- 财(53717)
- 研究所(49690)
- 中心(46575)
- 业大(44211)
- 农业(43945)
- 江(43569)
- 财经(41646)
- 经(37760)
- 北京(37558)
- 范(36876)
- 师范(36388)
- 院(36380)
- 经济学(35127)
- 州(34595)
- 省(31919)
- 基金
- 项目(181706)
- 科学(140961)
- 基金(130714)
- 研究(128889)
- 家(116636)
- 国家(115669)
- 科学基金(96233)
- 社会(79531)
- 社会科(75254)
- 社会科学(75229)
- 省(70601)
- 基金项目(68225)
- 自然(63914)
- 自然科(62406)
- 自然科学(62377)
- 自然科学基金(61297)
- 划(61016)
- 教育(59423)
- 资助(55233)
- 编号(51709)
- 成果(43685)
- 重点(41929)
- 部(40564)
- 发(39998)
- 课题(36949)
- 创(36938)
- 科研(35567)
- 计划(34679)
- 创新(34631)
- 性(34191)
- 期刊
- 济(127236)
- 经济(127236)
- 研究(82384)
- 中国(55566)
- 农(50135)
- 学报(49324)
- 科学(43579)
- 财(41691)
- 管理(36558)
- 大学(36102)
- 学学(34083)
- 农业(33598)
- 教育(29428)
- 融(28349)
- 金融(28349)
- 技术(22749)
- 财经(20749)
- 经济研究(20730)
- 业经(20073)
- 业(18212)
- 经(17849)
- 问题(16681)
- 贸(14654)
- 版(14385)
- 技术经济(13327)
- 统计(12887)
- 世界(12715)
- 国际(12711)
- 图书(12688)
- 理论(12678)
共检索到419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庄希丰 黄怡瑄
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波的景气衰退中被指为货币政策操作不佳,因其似乎只专注降低利率而忽视其它传递管道。货币政策在景气差的低利率时期是否能有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台湾地区货币主管部门在上一波不景气中也不断以调降利率作为因应,因此本文利用VAR(向量自我回归)模型分别针对台湾地区及日本这两段经济不景气的低利率时期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冲击反应分析显示,不论是台湾地区或日本在观察样本期间都得到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其中台湾地区可能存在"投资陷阱";日本则发现存在"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汇率 股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永磊 陈娜
使用关联性分析和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及其支撑体系。结果表明: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关联性相对较强,现有的大部分实施细则可以较好地支撑其配套政策;其多元资金挹注和市场流通及扩展方面的政策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其产业研发及辅导和产业集聚效益方面的政策存在协调不当、管理不善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其人才培养及媒合方面的政策有待完善和补充。最后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台湾地区 政策关联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徐岚
台湾地区大学整并政策是在为了追求最佳规模效应,竞争有限的资源,调整大学结构,进而提高大学运作效率的初衷下出台的。台湾当局通过经费支持等措施推进大学整并工作的开展,并主要以校内整合与校际整合两种方式进行,以公立研究型大学为重点。但从其整并的实施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最适规模、特色化、机构认同等。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整并 办学效益 办学规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一系列以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不仅没有形成类似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反大大地提升了英国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成功地复兴了石油危机以来日益下滑的英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伦敦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地位,为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超越西欧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育光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政策由数量扩充转变为学术卓越,导致许多亚洲国家与地区先后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本文通过分析"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及"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两个核心计划,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审核标准与指标及经费分配等关键要素,最后提出结论。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政策分析 台湾地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若伊 赵小茜
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在波动中不断发展,在投资、贸易、金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有实质性进展。学界不乏对两岸经贸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而本文将通过编制台湾地区政策对大陆经贸关系取向指数,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通过定量分析,为研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历史和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经贸政策 两岸经贸 取向指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丽霜 苏美祥
“新南向”政策并未对台湾地区与东盟及其各成员的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强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RCEP经济体之间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弱及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可能导致贸易从台湾地区向RCEP区域内的经济体转移,“新南向”政策不可能帮助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台湾当局唯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和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是正确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无容置疑,台湾地区能源政策成功的最有力佐证,就是在自产能源占比极低的状态下,岛内能源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但其也存在化石能源占比过高、备用容量低、电力结构有缺陷和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忧等诸多"硬伤"。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能源政策围绕提升再生能源份额、核电存废和兼顾环保等难题左右摇摆,未来将会因政党争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环保议题和能源科技创新等因素影响而充满变数。
关键词:
21世纪 台湾地区 能源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林木
我国台湾地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工具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通过1960年制定《奖励投资条例》、1990年在此基础上修订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及其后多次修订,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激励制度,在税收激励方式和政策选择上具有较显著特点,特别是其重视对企业人才培训投资和先进技术购置等方面的税收激励,可供大陆借鉴。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术创新 税收激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叶晓迪
作为中美关系中的潜在冲突点,台湾地区所扮演的地缘角色一直受到政学界的关注。基于"弃台论"的观点,我们可以简要地类型化出台湾地区具有以下几种地缘角色:具有价值的交易者、联盟体系的贡献者与中美关系的破坏者。然而,弃台论的视角相对单一,且以美国对台政策为中心,因此无法完整地解释台湾地缘角色的变化问题。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对台影响力增大,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已由美方单边主导逐步转变为中美权力竞争共同决定。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权力不对称理论构建了解析台湾地区地缘角色变化的框架,并提出两个假设:(1)当中美竞争强度较低,合作程度较高时,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为隐性角色;(2)当中美竞争强度较高,合作程度较低时,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则为显性角色。同时,本文认为,在中美权力竞争强度提升的背景下,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将从奥巴马时期的"隐性的维护者"向特朗普时期的"显性的冲突者"转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莉 赵一夫
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变迁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到大陆和台湾地区食物消费变迁特征,主要结论:一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以富裕水平为分水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随经济发展呈先增后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发展趋势,在跨越小康生活阶段后,大陆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二是达到温饱水平后,口粮消费量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趋势,未来大陆居民口粮消费量仍呈下降趋势。三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台湾地区数据显示,达到富裕水平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植物性食物消费占比较大,但呈逐年递减趋势,动物性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宗昊 林冈
后进国家或地区常藉由产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但产业政策是否能有效执行,政治基础的支持与金融体系的配合至关重要。文章先由"发展型国家"理论的文献着手,梳理出产业、金融与政治三者的密切关系,再从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出发,说明公权力部门是如何运用金融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实行威权统治与金融管制,台湾地区当局遂能排除社会的干扰,将资金引导至计划发展之产业,从而主导了工业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利益开始介入政策过程,企业取得资金的渠道也日渐多元,公权力部门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减弱,由主导逐渐转变为协调与配合的角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沛源 郑晓冬 李姣媛 方向明
休耕是保护耕地资源、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休耕补贴是实施休耕过程中的必要举措。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已实施了多年休耕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休耕补贴的相关启示,希望为中国休耕政策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休耕补贴 农民利益 生态环境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思达 王立军 严新根
我国台湾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以及外向型发展战略使其对世界经济动向和科技发展的反应极为敏感。20世纪80年代为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台湾制定了"科技导向"的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使经济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科技政策 台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