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1)
- 2023(13319)
- 2022(10949)
- 2021(10111)
- 2020(8295)
- 2019(18865)
- 2018(18738)
- 2017(36553)
- 2016(19626)
- 2015(22015)
- 2014(21956)
- 2013(21718)
- 2012(20084)
- 2011(18097)
- 2010(18781)
- 2009(17685)
- 2008(17699)
- 2007(16227)
- 2006(14627)
- 2005(13525)
- 学科
- 济(96313)
- 经济(96206)
- 业(91258)
- 企(73126)
- 企业(73126)
- 管理(66328)
- 农(47145)
- 方法(37932)
- 业经(32160)
- 农业(31725)
- 数学(29888)
- 数学方法(29385)
- 中国(26026)
- 财(25999)
- 地方(22110)
- 制(19530)
- 技术(18904)
- 务(18888)
- 财务(18844)
- 财务管理(18821)
- 企业财务(17795)
- 策(17027)
- 贸(16041)
- 贸易(16024)
- 理论(15864)
- 易(15542)
- 和(15506)
- 划(14809)
- 银(14650)
- 银行(14640)
- 机构
- 学院(289516)
- 大学(278865)
- 济(127091)
- 经济(124754)
- 管理(118121)
- 理学(100934)
- 理学院(100004)
- 管理学(98475)
- 管理学院(97943)
- 研究(93938)
- 中国(76620)
- 京(58710)
- 农(58195)
- 财(57103)
- 科学(53689)
- 所(47092)
- 江(46380)
- 财经(44420)
- 中心(44018)
- 农业(43947)
- 业大(43742)
- 研究所(41891)
- 经(40161)
- 北京(37040)
- 经济学(36980)
- 州(36638)
- 范(35088)
- 师范(34804)
- 经济管理(34184)
- 经济学院(33305)
- 基金
- 项目(182844)
- 科学(146427)
- 研究(138761)
- 基金(132523)
- 家(112940)
- 国家(111794)
- 科学基金(98557)
- 社会(90787)
- 社会科(85941)
- 社会科学(85919)
- 省(74816)
- 基金项目(69526)
- 教育(62283)
- 自然(61309)
- 自然科(59962)
- 自然科学(59951)
- 划(59623)
- 自然科学基金(58920)
- 编号(57628)
- 资助(54086)
- 成果(44909)
- 发(44671)
- 创(40948)
- 部(40429)
- 重点(40292)
- 业(39784)
- 课题(39127)
- 创新(37423)
- 国家社会(37123)
- 发展(36831)
- 期刊
- 济(156453)
- 经济(156453)
- 研究(85471)
- 中国(62113)
- 农(60995)
- 管理(47621)
- 财(45409)
- 农业(40949)
- 科学(38771)
- 学报(36670)
- 业经(32650)
- 融(32529)
- 金融(32529)
- 大学(30075)
- 技术(29106)
- 学学(28754)
- 教育(28597)
- 经济研究(22529)
- 财经(21989)
- 业(21618)
- 问题(20487)
- 经(18991)
- 技术经济(17735)
- 世界(16331)
- 农村(15314)
- 村(15314)
- 现代(15184)
- 商业(15072)
- 农业经济(14838)
- 统计(14533)
共检索到45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兼业化和老龄化严重,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低。通过采取农地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和信贷政策倾斜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收获规模经济效益。中国与日本国情相似,借鉴日本的经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通过创新和完善农地产权机制、建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日本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瑞军 孙福春 曲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的发育和形成。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对于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我国农村经济来说,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特别重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周策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一“规律”不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会改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鲲 刘磊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多种规模经营形式不断涌现。这些规模经营形式体现了在规模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经营主体适应实际需要对土地经营权的不同权利分享方式。同时,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仍面临着资源错配、政策错位、人地分离等问题,需要以"耕者有其田"为导向,按照"三权分置"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土地承包 规模经营 权利分享 三权分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虹 钱添峰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需守住"适度""保护农民利益"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建构四个路径——结合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农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资金扶持途径,构建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投融资制度;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健全农地规模经营配套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旭中
在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营制度下,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尤其是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仍具有成长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必须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缩小农户经济成长空间;并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选择性供给,促使农户单独经营与规模经营"利差"的实现,诱导地权流转,从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玥玥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
关键词:
河南省 城镇化 农业 规模经营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李晓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