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2)
2023(3727)
2022(3094)
2021(3194)
2020(2419)
2019(5739)
2018(5548)
2017(9673)
2016(5666)
2015(6025)
2014(5960)
2013(5652)
2012(5438)
2011(4923)
2010(5252)
2009(4668)
2008(4751)
2007(4245)
2006(3831)
2005(3531)
作者
(15777)
(13278)
(13198)
(12548)
(8622)
(6303)
(6092)
(5065)
(5020)
(4848)
(4710)
(4594)
(4319)
(4263)
(4193)
(4079)
(3985)
(3945)
(3867)
(3864)
(3441)
(3385)
(3277)
(3250)
(3035)
(3014)
(3003)
(2960)
(2802)
(2733)
学科
(15522)
经济(15480)
(12710)
管理(10403)
(9740)
农业(7719)
(7006)
企业(7006)
中国(5508)
(5485)
收入(5106)
方法(4935)
理论(4893)
业经(4332)
(4228)
教育(4192)
分配(4177)
教学(3956)
数学(3786)
(3773)
金融(3772)
(3738)
数学方法(3645)
地方(3542)
(3390)
银行(3375)
(3283)
(2956)
(2791)
(2714)
机构
大学(76372)
学院(74967)
研究(29997)
(25444)
经济(24730)
管理(23106)
中国(22166)
理学(19391)
科学(19153)
理学院(19037)
管理学(18473)
管理学院(18332)
(16789)
(16036)
(15507)
研究所(14720)
(13853)
师范(13701)
中心(13251)
(12874)
(12757)
农业(12147)
业大(11376)
师范大学(11286)
(10851)
北京(10785)
(10368)
教育(10053)
技术(9856)
财经(9737)
基金
项目(48792)
研究(38067)
科学(37208)
基金(33333)
(29679)
国家(29351)
科学基金(23525)
社会(21964)
社会科(20463)
社会科学(20457)
教育(19288)
(19229)
基金项目(17151)
(16808)
编号(16459)
成果(15388)
自然(14235)
自然科(13857)
自然科学(13850)
自然科学基金(13607)
资助(13053)
课题(12552)
重点(11765)
(10912)
(10814)
(10770)
(10199)
(10109)
创新(9426)
大学(9393)
期刊
(31907)
经济(31907)
研究(22926)
中国(19548)
教育(17275)
(15918)
学报(13643)
科学(12424)
农业(11080)
大学(10360)
学学(9380)
(9059)
管理(8684)
(7781)
金融(7781)
技术(7392)
(6171)
职业(5444)
图书(5302)
(5086)
世界(4761)
业经(4618)
(4542)
论坛(4542)
财经(4376)
现代(4047)
书馆(4021)
图书馆(4021)
经济研究(4003)
问题(3968)
共检索到121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志章  郝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决胜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解决国内贫困问题,在农业、就业、社会保障与贫困地区开发方面实施了诸多反贫困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收入;加大职业培训,解决就业困难;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志章  陈亮  王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经历了农村经济衰退与乡村贫困。为了振兴农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韩国政府于20世纪中后期开展了"新村运动",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建立了发达的农业发展体系,成功地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使农业发展步入了现代化的道路,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韩国当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心理贫困3个维度分析了韩国乡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归纳出韩国乡村反贫困的经验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农民组织建设、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得出一些启示,这无疑对推动中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冬民  韦苇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孟艳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生产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也出现了显著增长,但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还经常受到饥饿的威胁。同时,贫困问题具有国际性,不仅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贫困问题,发达国家也同样长期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和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贫困问题在两类国家的表现是不同的,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孟艳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生产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也出现了显著增长,但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还经常受到饥饿的威胁。同时,贫困问题具有国际性,不仅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贫困问题,发达国家也同样长期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和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贫困问题在两类国家的表现是不同的,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金融反贫困既符合农户参与式扶贫的宗旨,又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培养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金融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已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减贫手段。本文通过引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乡村信贷部、玻利维亚阳光银行、蒙古哈斯银行、爱尔兰贷款基金等国外农村金融反贫困成功实例,试图从发展概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地区)金融反贫困模式,总结国外成功经验,为中国金融扶贫的开展提供更多经验支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利用“国家在场”的人类学分析框架,对乡村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表征、动力机制做出全景立体描述,总结其发展经验,以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基于G乡的田野调查,发现反贫困治理中的“国家在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全面交往、广泛交流与深度交融。新时期,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金融反贫困既符合农户参与式扶贫的宗旨,又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培养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将金融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已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减贫手段。本文通过引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乡村信贷部、玻利维亚阳光银行、蒙古哈斯银行、爱尔兰贷款基金等国外农村金融反贫困成功实例,试图从发展概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地区)金融反贫困模式,总结国外成功经验,为中国金融扶贫的开展提供更多经验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建斌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攻坚、冲刺期的现实背景下,基于"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税收政策选择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对美国劳动所得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简称EITc)政策的目标、特征、实施过程与减贫效果进行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我国应当吸收与借鉴EITc政策的相关理念,研究并适时推出符合国情的EITc政策。EITc政策应当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互结合、与就业政策相互配合、与人口政策相互促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关注作为一种初心贯穿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1949年之后中国的扶贫治理可以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发展式扶贫阶段""开发式扶贫阶段""综合式扶贫阶段"以及"脱贫攻坚阶段"五个时期。而且随着阶段不同,国家所采取的扶贫治理措施与手段有着很大的差异。扶贫治理70年,逐渐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扶贫治理体制,治理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与精细化。中国扶贫领域的治理实践典型地呈现出共产党革命成功经验、中国传统治理资源和西方国家先进治理方法的"三江汇流"之势,同时中国的扶贫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惟东  
文章从信息贫困视角出发,探析信息贫困类型、信息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及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贫困通过机会不足和保障能力不够、能力不足两种路径传导到经济贫困,形成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3种贫困状态。文章认为应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解决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通过教育、培训、信息素养能力培育和政策性解读等解决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政  朱翠萍  
习近平总书记说:"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总要求,减贫和搬迁人数居全国首位,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贵州实践"之路,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欠发达,全县现有36个乡镇,总人口86万,其中农村人口77万。早在2007年,修水县就被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省财政厅列为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县,属于江西省最早进行试点的4个县之一。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扶贫互助社10个,试点村总户数4766户,一般农户3856户,贫困户910户,有近千个农户加入了互助社,其中贫困户451户,互助资金总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雪琪  
教育贫困治理是帮助贫困人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脱贫的根本手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国逐步构筑起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贫困治理格局,探索出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互动、多机制协同的教育贫困治理机制,扩展了教育扶贫的内容,丰富了教育扶贫的方法,提升了教育扶贫的效果,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路径满足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推动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取教育资源、解决贫困问题、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的目标。中国已经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一方面,要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展教育帮扶,补齐脱贫人口在意识、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的短板,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教育贫困治理的相关经验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教育帮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雪琪  
教育贫困治理是帮助贫困人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脱贫的根本手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国逐步构筑起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贫困治理格局,探索出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互动、多机制协同的教育贫困治理机制,扩展了教育扶贫的内容,丰富了教育扶贫的方法,提升了教育扶贫的效果,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路径满足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推动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取教育资源、解决贫困问题、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的目标。中国已经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一方面,要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展教育帮扶,补齐脱贫人口在意识、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的短板,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教育贫困治理的相关经验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教育帮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