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1)
2023(6770)
2022(5844)
2021(5452)
2020(4392)
2019(9829)
2018(9802)
2017(18937)
2016(10071)
2015(10886)
2014(10355)
2013(9897)
2012(8769)
2011(8025)
2010(8373)
2009(7809)
2008(7465)
2007(6855)
2006(6274)
2005(5680)
作者
(25798)
(21422)
(21255)
(20360)
(13901)
(10175)
(9745)
(8108)
(8029)
(7847)
(7115)
(7011)
(6844)
(6776)
(6724)
(6577)
(6559)
(6353)
(6235)
(6081)
(5319)
(5224)
(5095)
(4862)
(4861)
(4832)
(4756)
(4677)
(4199)
(4121)
学科
(33598)
经济(33566)
管理(30147)
(29182)
(24586)
企业(24586)
(12419)
中国(10708)
(10370)
(10331)
方法(10175)
业经(9488)
(9303)
贸易(9297)
(9039)
地方(8411)
数学(8135)
(8119)
数学方法(7941)
农业(7894)
(6569)
银行(6568)
(6326)
(6320)
及其(6303)
理论(6265)
(6088)
技术(6065)
财务(6065)
财务管理(6053)
机构
学院(133356)
大学(128541)
(54593)
经济(53313)
管理(51356)
研究(45420)
理学(43278)
理学院(42849)
管理学(42216)
管理学院(41927)
中国(34792)
(27185)
(26329)
科学(24927)
(22167)
(21491)
中心(20908)
财经(20341)
研究所(19660)
(18324)
(18072)
(17947)
师范(17929)
(17203)
(16819)
北京(16603)
业大(15700)
经济学(15368)
技术(15124)
财经大学(14691)
基金
项目(82687)
研究(66495)
科学(65390)
基金(57809)
(48643)
国家(48186)
科学基金(41752)
社会(40858)
社会科(38686)
社会科学(38682)
(33450)
教育(30753)
编号(29427)
基金项目(29317)
(27517)
自然(25343)
自然科(24748)
自然科学(24742)
成果(24678)
自然科学基金(24279)
资助(23471)
课题(20715)
(19126)
重点(18542)
(18123)
项目编号(18120)
(17883)
(17814)
(17620)
创新(16466)
期刊
(68953)
经济(68953)
研究(42233)
中国(27223)
管理(21527)
(20452)
教育(18658)
(17959)
(15633)
金融(15633)
科学(15332)
学报(14011)
业经(13099)
农业(12463)
技术(12293)
经济研究(11272)
大学(11142)
学学(10282)
财经(9312)
(8185)
(8040)
现代(7957)
问题(7917)
国际(7616)
(7550)
论坛(7550)
图书(6903)
商业(6734)
世界(6712)
职业(6431)
共检索到211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千里  
印太战略作为日本新的对外战略,界定了日本新的对台认知,进而形成了新的对台政策。运用过程追踪法的实证检验表明,基于印太战略成为政治大国的战略目的及促进与确立印太地区体现所谓西方民主、自由、法治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国际秩序、压缩中国海洋安全空间的同时拓展自身海洋安全空间及主导印太地区海洋秩序与经济秩序等具体战略目标,日本形成了在印太地区博弈层面谋求战略性强化日台实质性全方位关系的对台新政策。随着印太战略调整,为因应中日关系正式改善,日本在对台政策上趋于低调谨慎,但仍借助各种隐性手段在印太地区博弈层面谋求战略性强化日台实质性政治、安全和经济关系。未来一段时期,日本仍将延续战略调整后的印太战略,对台政策会更加低调谨慎,但却会在印太地区博弈层面谋求进一步战略性强化日台实质性全方位关系,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清秀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涵。在上述认知的影响下,日本强化西南防卫,介入南海争端,联合美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牵制和制衡中国。然而日本无法正确评估印度及中国在"印太"中的影响,同时也无法给"印太"建构合理的内容,日本牵制、制衡中国的"印太"战略是不会成功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传玲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安全、技术、价值观、文化等多重外交手段,不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在“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开展诸多合作。其中,环境外交作为日本“综合外交力”的重要内容,在认知塑造、影响力提升、价值观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拉拢东南亚国家,日本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环境外交,通过设置一系列关涉全球利益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安全问题,给东盟更多的施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作为其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手段和掩护,服务于其大国情结和强国战略。根据近年来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领域出台的诸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环境外交体制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这背后有印太战略的指引,有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也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期望,更暗含对冲中国的企图。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外交明显已经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丑则静   郭晓萱  
美国“印太战略”出台与全面强化后,太平洋岛国的战略价值被不断抬升。美国从安全、经济与意识形态多领域系统加强了对太平洋岛国的争夺,其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在大国竞争回归背景下,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上升引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焦虑,美国正将太平洋岛国视作“印太战略”与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推进地区。然而,在“竞赢”中国、霸权护持战略目标支配下的美国太平洋岛国政策,表现出对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核心关切的漠视,在导致太平洋岛国地区阵营化、大国竞争化与意识形态化风险上升的同时,其政策限度不断显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达薷  晏清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推行"印太战略",意图维护美国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和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在此战略背景下,台湾蔡英文当局企图凭借自身的"战略筹码"和"民主筹码"融入美国的"印太战略",从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动员四个层面积极发展对美关系,以实现"联美抗陆"的政策目标。台湾当局的这一政策选择存在明显的政策误区,其不仅增大自身对美政策成本,无法实现在两岸关系方面打"美国牌"的预期效果,而且更主要的是给台海地区带来严重的政治军事危险。当前,在"印太战略"下,美台关系虽呈上升趋势,但美台在台海问题认知上的结构性差异则注定蔡英文当局"联美抗陆"的"台独"政治企图难以实现,而在特朗普对华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下美台关系的发展也难以超越原有的"一中政策"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万历   白如纯  
印太战略是日本因应中国崛起的制衡战略,该战略出台后经过两次主要调整。本文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通过设置相关变量分析其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日本在2018年将该战略改称“印太构想”,并寻求改善中日关系,其实质是制衡能力不足导致其对制衡行为进行的策略性调整,并不代表对华制衡的方向出现变化。菅义伟、岸田文雄执政后,日本对华威胁认知进一步加深,加之制衡能力的提升,其对华制衡力度明显增强。日本印太战略的推进为中国崛起增添了外部压力,对此,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妥善管控双方矛盾分歧,增信释疑,避免战略误判;同时要注重深化双方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以及欧洲大国的合作,减少这些国家对日本的战略配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继朝  
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中日关系框架下的日本对台政策是一个重要的考察面向。在中美全球权力关系变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崛起所引发的东亚权力转移,作为地区现状国的日本没有单一地采取制衡策略或者接触策略,而是选择了一种既联盟制衡又接触合作的中间平衡策略。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积极实践了这种特殊的中间平衡策略:一方面,面对中日权力转移带来的"压力",在美国支持下出于联盟制衡的考量,日本在局部层面激励日台实质关系的进展,意图通过加强与台湾勾连来推动其"以台制华"的方针;另一方面,面对中日权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利益机会,基于接触合作的意愿,日本在整体层面又会尽量维护"七二体制"框架,谨慎管控与台湾地区关系的限度,以减轻对中日合作关系大局的冲击。立足于中日关系的新形势来看,伴随着中日东亚权力转移的日趋巩固与美国东亚政策的收缩倾向,日本的中间平衡策略也将逐渐倾向于与中国接触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乔亮  
日本作为“印太”战略的实际倡导者与积极推动者,其“印太”战略受到的研究关注相对不够。日本的“印太”战略构想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该战略的生成背景有着多届日本政府长期的酝酿与构建,并经历了酝酿、定型、巩固到拓展等数个发展阶段的演变,形成了综合领域、价值框架、适切定位的三大特征和海洋安全、价值联盟、经贸竞争、多边机制和国家形象的五层布局,并且近三年内在战略表述、布局和实施上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势。该战略构想的未来发展动向,会对中国海外战略利益产生较大影响,并需要中国积极构建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竞超  
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组阁以来,日本成为全球印太战略最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日本相继提出四国同盟、"亚洲民主安全菱形"等构想,其印太战略在2015年后渐趋成型。就具体实施路径而言,日本通过与美澳印密切海上安全合作、开展印度洋外交、强化海洋态势监测等举措,意图在印太形成东海、南海、台海与印度洋"三海一洋"的联动体系,形成对华战略钳制。然而,由于日本与美澳印等国在印太经济合作、对华立场上存在明显分歧,其印太战略前景难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义炜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国对抗趋势加剧的新时期,日本"印太战略"出自对自身战略劣势的恐惧,由于日本已无法单独对中国取得地缘战略竞争优势,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空间寻求地缘政治权力重组成为日本的一个现实选择。日本"印太战略"的政治、安全意义与影响远远大于其经济方面,这是日本与区外大国基于对华遏制思维在更广阔的范围针对中国的新一轮围堵遏制的尝试,其背后反映了中国持续崛起背景下日本优势地位与有效应对手段不断流失的战略焦虑。日本的"印太战略"将在两洋地带引起新一轮的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动荡,中日关系中竞争性的一面将扩散到更广阔的地理范围,中国为了保障在太平洋、印度洋的合法权利与正当利益,必须对日本敌意明显的"印太战略"做出回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闫芳芳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除在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合作倡议外,也特别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美国与东盟在教育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交流领域的合作。美国印太战略及诱拉东盟的举动,中长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教育人文合作的空间。为此,中国须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深化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已有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依托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精准回应东盟的科技教育合作需求;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多边共赢”应对“双边对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郭鸿炜  
"印太"概念下的地理范围指向及其区域建构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成熟和塑造。但是,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印太战略"选择已然对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印太"概念下,更凸显了美国的主导性,以及中美竞争下的多国博弈态势,原有的东亚地缘政治结构的独立性减弱,而突出了大国竞争中的海洋元素。在这种转变下,中国面临着新的地缘政治挑战,中国周边的战略压力将增大,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将给地区带来新的安全对抗格局并影响中国的战略选择,同时将增加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难度。在这些挑战面前,中国仍然要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对话与缓和,致力于建设稳定的周边关系,致力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在新的"印太"区域,中国仍然要发挥出大国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塑造和平与发展的地区新格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丁伊  
美国近年来的地缘战略已经从"亚太再平衡"转变为"印太战略"。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战略,"印太战略"延续了"亚太再平衡"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并在范围和方式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盟国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这是一个军事色彩浓厚、针对性强且地域广阔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的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日本和澳大利亚近年来加强了海洋事务的合作,具体而言,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涵盖各个领域,主要包括海军装备贸易、联合海上军事演习、相关人员交流等几个方面。由于这些合作带有针对中国的意图,且大多集中在军事领域,因此对于中国的周边海洋安全,尤其是南海地区的海洋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应猛  龚贤周  
随着"印太"的兴起,印度洋正成为大国战略角逐的舞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围绕"印太"的合作日益紧密,印度洋的地缘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作为"印太"地区重要一员的印度,调整了传统的印度洋战略,以适应地缘环境变化的需要。与传统的印度洋战略相比,围绕"印太"做出的战略调整,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复合型和海洋主义等新特征。在地理范围上,孟加拉湾是新时期印度实施印度洋战略的枢纽。以互联互通、海上安全合作和多边制度建设为抓手,印度正强化对孟加拉湾的控制力度。尽管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处于动态调整中,但从业已采取的措施来看,具有明显的与中国竞争甚至制衡的色彩,其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尤为值得关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仇朝兵  
基础设施合作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国内进行制度性改革,针对印太地区发起和实施了一些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和项目,并与盟国和伙伴国合作支持印太地区第三国基础设施发展。拜登政府提出了更宏大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并推动该倡议与“蓝点网络”倡议的连接,大力塑造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与发展的规则。美国与印太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被赋予重要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内涵,将会对中国的战略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