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
2023(1613)
2022(1302)
2021(1373)
2020(1144)
2019(2475)
2018(2265)
2017(4153)
2016(2519)
2015(2868)
2014(2902)
2013(3020)
2012(2776)
2011(2137)
2010(2172)
2009(2024)
2008(2333)
2007(1930)
2006(1584)
2005(1357)
作者
(6194)
(5220)
(5168)
(5124)
(3281)
(2431)
(2377)
(1980)
(1962)
(1799)
(1771)
(1711)
(1697)
(1664)
(1656)
(1627)
(1591)
(1438)
(1356)
(1352)
(1328)
(1307)
(1230)
(1178)
(1169)
(1150)
(1122)
(1090)
(1074)
(1050)
学科
(18767)
管理(11969)
财政(11360)
(9142)
(9083)
(8365)
企业(8365)
(7199)
财务(7198)
财务管理(7161)
企业财务(6864)
(6004)
经济(5997)
(4054)
(3435)
制度(3433)
中国(3331)
(3103)
体制(2927)
地方(2771)
(2753)
(2710)
方法(2654)
及其(2618)
政策(2564)
支出(2544)
方针(2468)
(2463)
(2463)
阐述(2463)
机构
大学(29771)
学院(29457)
(15896)
(11518)
经济(11285)
研究(10807)
管理(9441)
中国(8515)
财经(8056)
理学(7911)
理学院(7845)
管理学(7755)
管理学院(7700)
财政(7338)
(7222)
科学(6390)
(6374)
(6239)
(5872)
财经大学(5646)
研究所(5157)
(4995)
(4936)
(4382)
中心(4330)
会计(3943)
(3920)
(3902)
北京(3839)
经济学(3750)
基金
项目(16699)
研究(12598)
科学(12129)
基金(11451)
(9658)
国家(9555)
科学基金(7871)
社会(7528)
社会科(7130)
社会科学(7128)
(6729)
基金项目(5948)
教育(5751)
(5133)
编号(4946)
资助(4856)
成果(4818)
自然(4695)
自然科(4566)
自然科学(4565)
自然科学基金(4471)
(4259)
(4137)
重点(3866)
(3793)
课题(3783)
科研(3557)
(3454)
(3453)
阶段(3449)
期刊
(18179)
(15376)
经济(15376)
研究(12541)
中国(7937)
(6273)
财政(6273)
会计(5117)
学报(5050)
财会(4662)
财经(4456)
大学(3895)
(3786)
学学(3733)
(3731)
科学(3258)
通讯(3245)
会通(3244)
管理(3185)
经济研究(2918)
(2874)
(2727)
金融(2727)
农业(2555)
教育(2287)
现代(2063)
(1958)
之友(1953)
(1932)
与会(1863)
共检索到54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宇  燕红忠  
鸦片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日本侵华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文章在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日本的第一手史料探讨了1915—1922年间日本占领青岛时期所实施鸦片政策的背景和基本内容。通过分析青岛殖民当局鸦片政策的实施过程、日本内阁两次废除殖民地鸦片制度决定的真实意图和实际效果,揭示日本在占领地区推行鸦片专卖政策的真实状态。进而通过对日本殖民当局进口和走私鸦片的规模、销售渠道、所获收入规模的分析,揭示日军占领青岛期间的鸦片专卖政策的影响和实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成虎  高宇  
近代中国的政令不一和主权不完整,为列强进行鸦片和毒品贸易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本文以旅顺、大连日租界的鸦片贸易和毒品走私为例进行分析,梳理旅大日租界鸦片贸易专卖政策的演变及毒品走私的情况,反映日本在中国采取各种手段从事毒品贩卖的历史过程,揭露日本通过毒品毒害中国人民的事实。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成虎  裴丽婕  高宇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之间的鸦片生产、加工、消费等角色定位逐渐清晰。其中伪蒙疆政权控制区是重要的鸦片产地,其定位是向其他占领地提供吸食用鸦片和保障伪政权的财政收入。直到日本战败,伪蒙疆政权控制区一直是其最大的鸦片生产和出口地。同时日本通过建立鸦片管理机构、推行鸦片产销及供求调节政策等,在占领地间对鸦片产销进行直接干预,构筑战时鸦片管理体系。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对"蒙疆"所产鸦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计划调节。本文以伪蒙疆的鸦片供求调节政策为中心,以伪蒙疆产鸦片的生产与运销、日本殖民当局历次鸦片供求调节会议为线索,对日本侵华期间的鸦片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日本罪恶的侵略行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他麻醉品作为征服中国的工具使用,而台湾籍民则成为日本鸦片政策的棋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勇  
鸦片税是晚清时期一项特别税种。鸦片税政的演变,是在一个二元财政体系渐具形态的背景下展开的。作为财政工具的一种,清中央政府企图藉此积极介入地方利益的瓜分,以实现规复中央集权财政的目的,而地方政府又以种种手段对中央企图加以有效化解。在这场以鸦片利源为核心的税源分割和税权争夺的利益博弈中,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基于不同的利益取向,各有进退,互有损益,凸显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权之间既存在共生性,又具有对抗性的复杂态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磊  
1945年到1952年美国占领日本期间,盟军总部通过设立CIE图书馆,设置图书馆担当官,推动图书馆立法和促进专业队伍建设等举措,在以图书馆担当官为核心、日本政府具体执行、图书馆界参与的体制之下,对日本公共图书馆理念、服务、运营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造,打造新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这是日本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转变占领初期支持民主改革的政策,影响到改革的进程。改革在1946年起步,在历经起步、展开与转折、收尾的主要阶段之后,1950年《图书馆法》正式出台,标志着改革基本结束。总体上,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转型较为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是战后美国文化输出的具体例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才麟  
作者认为,专卖事业源于春秋时代齐国,是财政收入形式之一,与其他财政收入内容比较,无强制和无偿特性,古有"寓税于价"之美称。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协助政府摆脱财政困境,救政权于危亡之中,如今遍行70多个国家,对各国财政资金积累起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作者力主扩大现行专卖范围,变巨额商业利润为财政资金,从而缓解资金的供需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波  颜敏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农业经济思想,因受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近代西方经济思潮的双重影响,显得异彩纷呈。本文将该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分为"传统型"、"改良型"、"革命型"三种,研究和梳理了这三种不同类型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脉络,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樊五勇  
占领心理市场西北大学经济系邮编:710002樊五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已经进入了商品经济的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如何站稳脚根,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商家决策的重大问题.依笔者之见,"得人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日前,国务院《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青岛市被确定为财政管理工作较好的10个省(市)之一获得督查激励。2017年以来,青岛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率先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围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国库库款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财政管理工作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庆元   黄国盛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华初步创设洋行的时期。这个时期英国商行在广州的立足和初步发展,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在华经济侵掠势力的加强。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掠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探讨广州英商洋行的起源、演变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说明这个时期中外经济关系发生变局和中西冲突的根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德泰  
文章比较全面和深入探讨了清代白银外流和鸦片战争前的银贵钱贱问题 ,认为 :银贵钱贱产生与比价持续上涨的基本原因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市场不断需要大量白银投放 ,但是清政府不重视对银矿的开采 ,使白银生产供不应求。另外 ,鸦片贸易猖獗 ,白银大量外流 ,对比较脆弱和已经出现银贵钱贱的中国货币关系来说 ,无疑于雪上加霜 ,打断了中国货币制度正常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文起  
嘉庆是清代的转折点。嘉庆以前,特别是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尽管分散的、细小的抗租斗争、抢米事件频频发生,城市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罢工斗争不断出现,但从全国形势来看,是稳定的。在这期间,封建生产关系有所松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得到加强,特别是乾隆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其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嘉庆以后,清王朝的统治开始走下坡路,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势头并没有被迫停滞。就鸦片战争前的乾、嘉、道时期与清初的顺、康、雍时期相比较,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经营规模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就鸦片战争前乾嘉、道时期江苏地区的农村市场谈点不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农  宋玉宇  
粤海关始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监督全称为"钦命广东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设海关监督满汉各一人,笔帖式一人。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正式颁布钦定粤海关税则,一直履行着征收对外贸易的税收与执法职能,并通过口岸现场来实现。这些口岸有广州、澳门、乌坎、庵埠、梅菉、海安、海口七大总口。按职能又分成正税口、挂号口和稽查口三类。在清道光中叶,粤海关有正税口31个、挂号口22个、稽查口22个。此为常关源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