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
2023(1033)
2022(891)
2021(782)
2020(743)
2019(1675)
2018(1649)
2017(2984)
2016(1931)
2015(2126)
2014(2147)
2013(2221)
2012(2157)
2011(1961)
2010(1996)
2009(1821)
2008(1925)
2007(1715)
2006(1503)
2005(1375)
作者
(7223)
(5993)
(5972)
(5689)
(3946)
(2973)
(2898)
(2391)
(2218)
(2123)
(2093)
(2033)
(2028)
(1986)
(1980)
(1973)
(1966)
(1919)
(1738)
(1698)
(1639)
(1593)
(1501)
(1410)
(1395)
(1377)
(1360)
(1331)
(1328)
(1270)
学科
(5554)
经济(5541)
(3346)
(3060)
管理(2914)
方法(2549)
(2265)
企业(2265)
数学(2055)
数学方法(2007)
(1530)
贸易(1529)
(1497)
(1372)
(1363)
(1301)
金融(1301)
水产(1299)
世界(1285)
(1234)
动物(1168)
中国(1123)
(1072)
地方(1064)
动物学(1053)
教育(1026)
理论(988)
业经(979)
(947)
银行(934)
机构
大学(30917)
学院(28769)
研究(13814)
科学(9987)
(9915)
经济(9708)
(9123)
中国(8580)
(8437)
研究所(7895)
管理(7891)
农业(7480)
(7042)
理学(6749)
理学院(6614)
业大(6595)
管理学(6409)
管理学院(6345)
中心(5547)
(4993)
(4953)
农业大学(4706)
实验(4661)
北京(4558)
实验室(4513)
(4487)
重点(4441)
(4417)
(4302)
(4276)
基金
项目(20131)
科学(14666)
基金(13918)
(13531)
国家(13434)
研究(12124)
科学基金(10174)
(8091)
自然(7648)
自然科(7466)
自然科学(7463)
(7335)
自然科学基金(7318)
基金项目(7072)
社会(6383)
资助(6129)
社会科(5959)
社会科学(5959)
教育(5555)
计划(5168)
重点(5156)
科技(5061)
(4647)
科研(4301)
(4277)
(4199)
(4177)
专项(4150)
(4090)
编号(4042)
期刊
(11487)
经济(11487)
学报(8749)
(8283)
研究(7846)
科学(6539)
大学(5813)
农业(5695)
学学(5519)
中国(5447)
(3700)
教育(3235)
(2903)
管理(2684)
业大(2562)
世界(2289)
林业(2115)
(2076)
金融(2076)
农业大学(2066)
现代(2051)
(1984)
国际(1756)
科技(1751)
中国农业(1603)
经济研究(1562)
(1502)
财经(1490)
(1474)
论坛(1474)
共检索到4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月婷  管峰  李诗语  张世雄  罗媛媛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日本医蛭唾液腺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本实验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对饥饿30 d处理组(D30)和饥饿0 d (D0)对照组的日本医蛭的唾液腺组织进行双端测序,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及从头组装,获得145 981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675 bp,N50为1 127 bp。针对CDD、KOG、COG、NR、NT、PFAM、Swissprot、TrEMBL、GO和KEGG等数据库的序列比对分析,145 981个unigenes均能得到注释。通过引入TPM(transcripts per million)来估算基因表达水平,并通过DEGseq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以饥饿0 d为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置为Q value2,获得2 650个差异基因,其中667个基因显著上调,1 983个基因显著下调。选取日本医蛭唾液腺4个重要功能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到175条途径,其中胞质核糖体途径富集程度最为显著,核糖体途径次之,且参与这些途径的差异基因基本均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证明,差异基因在核糖体通路中富集程度最为显著。此外,差异基因中4个基因被预测参与抗凝、抗血栓、抗菌、抗炎和抗肿瘤过程,这可能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核糖体通路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日本医蛭唾液腺通过降低蛋白质代谢以应对饥饿环境。该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日本医蛭唾液腺饥饿胁迫适应的分泌调控机制以及药用价值基因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并为其他医学蛭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闻婧   陈传悦   梁泽玮   廖智   严小军   张晓林  
为探究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龄厚壳贻贝为对象,开展了正常投喂(对照组)和饥饿处理(饥饿组)条件下的存活率统计、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以及性腺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厚壳贻贝在90 d的饥饿处理下存活率高达86%;饥饿胁迫下贻贝性腺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显著增加,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显著降低。通过Illumina Hiseq ×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对照组和饥饿组厚壳贻贝性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31 596 762和26 810 506个在其基因组上具有唯一注释的有效数据,并筛选出4 1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 082个上调和2 048个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器组织以及酶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代谢通路上。研究表明,贻贝在饥饿下通过降低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减缓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来维持饥饿胁迫下的生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厚壳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和分子调控机制,为今后深入解析贻贝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揭示其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利用和再分配以及生理对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封功能  杨文平  王爱民  李静  许杭峰  韩光明  徐跑  
为了解饥饿胁迫对鲤形体、鱼体生化成分及血液生理的影响,在18~22℃条件下对鲤进行了0 d、10 d、20 d、30d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鲤饥饿时间的延长,肥满度、肠体比、肝体比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鲤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蛋白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血糖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下来。说明短期饥饿胁迫使鲤形体发生一定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鲤首先动用肌肉中的脂肪,再动用蛋白质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同时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霖  宋炜  谢正丽  王永红  熊逸飞  张惠  
为探讨大黄鱼对低温和饥饿氧化损伤的响应机制,实验将体重为(21.38±2.46) g的大黄鱼在低温(8°C)或/和禁食条件下饲养。实验组可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C组)、低温组(CC组)、饥饿组(F组)和饥饿+低温组(CF组),每组3个平行。低温和饥饿胁迫30 d后,计算成活率;采取肝脏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化学荧光法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处理组间活性氧(ROS)和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CC组、F组和CF组的成活率显著降低,而ROS含量显著升高,且肝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和核萎缩现象,表明低温和饥饿胁迫对大黄鱼产生了氧化损伤。大黄鱼低温应激后,从CC vs. C和CF vs. F组中分别筛选出84种和154种差异代谢物,有5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和自噬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和自噬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黄鱼饥饿应激后,从F vs. C和CF vs.CC组中分别筛选出184种和50种差异代谢物,有4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ABC运输体和自噬等,表明能量代谢和自噬在大黄鱼饥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CF vs. C组中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6种,主要富集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氧化磷酸化、淀粉和蔗糖代谢、FoxO信号通路、自噬和谷胱甘肽代谢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能量代谢、自噬和抗氧化系统在大黄鱼适应低温和饥饿联合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低温及其诱导的饥饿对大黄鱼生理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站英  华雪铭  于宁  邢思华  王军  周洪琪  
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g的草鱼,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CG)和饥饿组(SG),每组3个平行,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组成、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脂肪含量在4个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现差异性增加和降低的趋势。血清总蛋白在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其后3个时期对照组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但饥饿组后3个时期趋于稳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荣小军  李彬  廖梅杰  姜燕  范瑞用  王印庚  李强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玲  梅宏远  杨滨宇  
【目的】构建荣昌猪唾液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部分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测序及分析,为荣昌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开发和挖掘提供重要的分子信息。【方法】以14日龄荣昌猪仔猪为材料,取其唾液腺,采用SMART法构建唾液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ESTs测序、注释及功能分析。【结果】初级文库滴度为5.88×106PFU/mL,重组率为99.67%,大部分插入片段长度为4002 000bp。共获得144条有效ESTs序列,共计108条非重复序列,包括23个重叠群和85个单一序列,77(占71.29%)条序列为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叶雨  刘亚  赖见生  宋明江  龚全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类在细胞增殖与分化、免疫及个体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因此,对IGF表达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揭示其在鱼类生长及营养调控等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本研究以达氏鲟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获得了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的cDNA全序列,并分析了IGF-1和IGF-2基因在各组织及饥饿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达氏鲟IGF-1全长为2262 bp,其中5′非编译区为292 bp,3′非编译区为184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89 bp,共编码163个氨基酸;IGF-2的全长为1821 bp,其中5′非编译区为109 bp,3′非编译区为1052 bp,开放阅读框为660 bp,编码220个氨基酸。达氏鲟IGF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鲟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IGF-1和IGF-2在达氏鲟各组织中广泛分布,IGF-1在眼睛中的表达量最高,而IGF-2在肝脏和性腺中的表达量最高。饥饿条件下,肝脏、肠道和肌肉中的IGF-1表达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14 d后各组织中的IGF-1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提示着达氏鲟IGF-2和IGF-1的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任道全  宋勇  陈生熬  陈根元  
本文探讨了饥饿胁迫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将试验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分别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其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的总抗氧化酶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叶尔羌高原鳅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为先降低后升高,饥饿第3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饥饿初期无明显变化,试验第10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加凤  华雪铭  黄旭雄  王军  于宁  周洪琪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飞宇  周金林  周勇志  龚海燕  沈杰  
【目的】寻找镰形扇头蜱吸血后较吸血前唾液腺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抑制消减杂交法分别构建镰形扇头蜱半饱血雌蜱和吸血雄蜱唾液腺以pGEM-T-easy为载体的cDNA文库,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别测得247个雌蜱有效EST序列和168个雄蜱有效EST序列,并预测雌蜱可能含有5′末端和3′末端的EST序列分别为25个和44个,雄蜱可能含有5′末端和3′末端EST序列分别为53个和74个。随机选择非重复的24个雌蜱序列和21个雄蜱序列以RT-PCR方法验证消减效果;在吸血后唾液腺中,雌蜱有13个基因表达上调或新表达,消减效率为54%,雄蜱有9个基因表达上调或新表达,消减效率为43%。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  代永欣  郭晋平  高润梅  万贤崇  
【目的】通过分析刺槐在干旱和复水过程中水力学性状和非结构碳(NSC)储藏的变化,研究在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对刺槐苗木的影响,以探讨在经历导致落叶的严重干旱胁迫之后叶片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可以阐明刺槐干旱和复水过程中水力学结构和碳代谢的交互作用方式,同时为揭示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衰败死亡的生理学机制提供思路和试验证据。【方法】测定3年生刺槐苗在严重干旱导致落叶后和复水后叶片长成时的小枝凌晨和正午水势、枝条正午气穴栓塞、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单株叶面积、枝条和根的非结构碳含量,测定严重干旱后刺槐枝条的栓塞脆弱性,并比较复水后茎干基部和上部新发叶片的叶面积、比叶质量和光合作用及新发小枝的凌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东  吴成宾  郑国栋  陈杰  邹曙明  
#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凡   徐芷琪   段雨洁   李阳阳   宋有洪  
为探究花丝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以安农591和先玉335为材料,设置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CK)和60%田间持水量(DS)的2个处理,在玉米花丝伸长速增期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比2个品种干旱组和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明确玉米花丝响应干旱的关键通路和相关候选基因。结果表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ko00940)和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ko00500)为玉米花丝响应干旱的关键通路。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通路中编码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基因在干旱的玉米花丝中低表达。相关分析表明,编码4CL、CCR、CAD和POD的基因下调与木质素含量降低有关。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基因在干旱的玉米花丝中低表达;相关分析表明,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基因下调与蔗糖代谢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参与蔗糖和木质素代谢的关键基因和代谢物,木质素合成可能与玉米花丝耐旱相关,4CL、CCR、CAD和POD是木质素合成通路中玉米花丝耐旱的候选基因;此外,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可能与花丝伸长和花丝耐旱有关,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可能是调控花丝耐旱的关键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