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5)
2023(10186)
2022(8600)
2021(8084)
2020(6675)
2019(14965)
2018(15024)
2017(28455)
2016(15411)
2015(17105)
2014(17344)
2013(16842)
2012(15813)
2011(14409)
2010(14894)
2009(13948)
2008(13653)
2007(12687)
2006(11395)
2005(10223)
作者
(44656)
(36928)
(36611)
(34663)
(23292)
(17385)
(16880)
(14233)
(13829)
(13001)
(12420)
(12408)
(11893)
(11599)
(11342)
(11225)
(10929)
(10722)
(10648)
(10371)
(9418)
(9042)
(8872)
(8495)
(8382)
(8329)
(8141)
(8098)
(7485)
(7365)
学科
(58288)
经济(58210)
管理(46298)
(43975)
(36687)
企业(36687)
中国(21035)
方法(20518)
(17030)
技术(17029)
数学(16986)
数学方法(16797)
(15044)
地方(14654)
(14329)
业经(13885)
(12813)
银行(12786)
(12416)
(12259)
(12074)
金融(12066)
技术管理(12042)
(10899)
农业(10840)
理论(10458)
(10386)
贸易(10375)
(10088)
(10027)
机构
学院(219205)
大学(219189)
(88473)
经济(86380)
管理(82006)
研究(77447)
理学(69304)
理学院(68426)
管理学(67450)
管理学院(66981)
中国(59512)
(47348)
科学(45691)
(43888)
(39237)
研究所(35285)
中心(34754)
(34641)
财经(33674)
(33409)
(30959)
师范(30663)
北京(30391)
(30320)
业大(29236)
(28789)
(27887)
经济学(26592)
农业(26154)
技术(24806)
基金
项目(140188)
科学(110730)
研究(107834)
基金(98693)
(86397)
国家(85255)
科学基金(71855)
社会(67751)
社会科(64095)
社会科学(64079)
(56914)
基金项目(52102)
教育(49761)
(48036)
编号(44835)
自然(43413)
自然科(42355)
自然科学(42337)
自然科学基金(41576)
资助(38447)
成果(38308)
(34323)
课题(32548)
(31834)
重点(31752)
创新(31100)
(30745)
国家社会(27640)
项目编号(27486)
(26855)
期刊
(104658)
经济(104658)
研究(70447)
中国(49952)
管理(33798)
教育(32309)
(32073)
学报(31334)
(31207)
科学(29982)
大学(23856)
(22666)
金融(22666)
学学(21986)
农业(21531)
技术(20066)
业经(17676)
经济研究(16422)
财经(16151)
(14023)
问题(13907)
科技(12764)
(12149)
(11711)
论坛(11711)
图书(11646)
(11490)
现代(11206)
技术经济(10772)
商业(10720)
共检索到345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邢华  王旭辉  胡汉辉  
研究日本区域集群规划的背景、内容和推进过程对于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晓鹏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源  
美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全国合作研究与生产法》《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等多部法律。2017年6月1日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的《创新与竞争力法案》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的集大成者,该法案在基础研究、行政减负、STEM教育、公民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创设了一系列新制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应借鉴美国经验,遵循以法治引领创新体系建设的立法思路,构建以"研发-转化"保障为核心,覆盖人才、金融、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激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和保障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俗子  
80年代以来韩国推出一系列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借鉴韩国的经验 ,对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艳  雷春晓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众多省市都积极着手区域创新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论文剖析了它们的共性之处,诸如创新网络不稳定,受到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影响,存在创新核心地带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时应该着重于完善区域创新网络,突出本地特色,分层实施不同战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迅韬  
1872年,美国时任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签署国会立法,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美国正式设立,开启了人类保护原生自然资源的征程。美国能先于欧洲从国家层面设立世界首个国家公园,与其固有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从文化生态的视域,阐述美国国家公园设立的时代背景,探究其设立背后的缘由,并揭示美国国家公园兴起与美国新教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回顾美国国家公园从诞生到国家公园体系形成的发展历程,结合美国在国家公园体系运营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创建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迅韬  
1872年,美国时任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签署国会立法,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美国正式设立,开启了人类保护原生自然资源的征程。美国能先于欧洲从国家层面设立世界首个国家公园,与其固有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从文化生态的视域,阐述美国国家公园设立的时代背景,探究其设立背后的缘由,并揭示美国国家公园兴起与美国新教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回顾美国国家公园从诞生到国家公园体系形成的发展历程,结合美国在国家公园体系运营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创建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倪好  田京  
21世纪以来,柬埔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求日益显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动能不足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人才、知识与合作是柬埔寨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围绕核心维度,高校扮演了优质人力资源集聚的"快车道"、"知识生产者"和社会"发动机"等角色。整体而言,缺少先发优势的柬埔寨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上依然面临资源不足限制创新活动展开、制度障碍掣肘创新领域发展、外部环境不利高校知识溢出等挑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娟  吴德胜  梁樑  
在安徽省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城两区、若干示范工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按照该思路对安徽省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安徽省的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安徽省的区域竞争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广泛多样化的责任,并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作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仅为其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而且在其中扮演着知识创新者角色,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同芬兰大致相同,基本属于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因此,深入探究芬兰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对此,国外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机制。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形成,表明政府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国外政府在制度环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扶持、政府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提出这些机制措施对我国政府的几点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桂萍  孙月阳  
目前,我国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三级四类规划体系结构初步梳理了规划间的关系,但仍然存在诸如横向各规划定位与关系未完全理顺,纵向各级规划职责区分不足,规划内容缺乏战略性等一些问题。而日本规划体系具有科学顺畅的三级三类体系结构和国土规划子体系;在内容上注重问题导向,具有逻辑严密的规划制定框架;通过规划制定程序、多级目标、统计调查资料、模型预测保证规划质量;以可操作的政策手段、预算编制方针、PDCA管理保证规划实施等,这些经验均可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柳士双  
自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提出以来,区域创新体系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重要区域发展工具,在各国贯彻实施。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在实践推动下日益扩展和完善,并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文通过对近5年来的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概括,总结了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克罗吉  顾庆良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位居我国前列,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特点,以期给我国其他地区建设创新型省市提供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