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3)
2023(5436)
2022(4613)
2021(4295)
2020(3482)
2019(7869)
2018(7510)
2017(14890)
2016(7863)
2015(8792)
2014(8767)
2013(8468)
2012(7904)
2011(7322)
2010(7582)
2009(6755)
2008(6735)
2007(6299)
2006(5773)
2005(5278)
作者
(22383)
(18891)
(18540)
(17468)
(12039)
(9076)
(8595)
(7217)
(6956)
(6575)
(6398)
(6316)
(6143)
(6035)
(5997)
(5775)
(5628)
(5425)
(5399)
(5149)
(4750)
(4608)
(4603)
(4264)
(4232)
(4223)
(4162)
(4028)
(3773)
(3675)
学科
(38997)
经济(38962)
(23439)
管理(22103)
(19700)
企业(19700)
地方(12414)
方法(10854)
(10531)
中国(10216)
数学(8970)
数学方法(8853)
业经(8223)
地方经济(8192)
(7473)
农业(7061)
(6407)
贸易(6400)
(6160)
(6133)
(6089)
(5849)
(5791)
金融(5790)
(5748)
关系(5746)
(5725)
技术(5700)
(5562)
(5445)
机构
学院(114766)
大学(114071)
(49994)
经济(48923)
管理(44083)
研究(43438)
理学(37683)
理学院(37187)
管理学(36698)
管理学院(36436)
中国(30937)
科学(24620)
(24217)
(21831)
(21264)
研究所(19848)
中心(18714)
(17759)
(17183)
财经(17006)
(16888)
师范(16788)
(15858)
(15376)
北京(15297)
经济学(14578)
业大(14362)
(14266)
师范大学(13527)
农业(13088)
基金
项目(75687)
科学(61099)
研究(58200)
基金(54991)
(48607)
国家(47752)
科学基金(40513)
社会(37782)
社会科(35838)
社会科学(35827)
(29655)
基金项目(28527)
教育(26730)
(25290)
自然(24683)
自然科(24095)
自然科学(24089)
编号(23918)
自然科学基金(23665)
资助(21989)
成果(19895)
(18241)
重点(17616)
课题(17286)
(17123)
(16055)
国家社会(15705)
发展(15164)
创新(14967)
(14922)
期刊
(60629)
经济(60629)
研究(35134)
中国(23636)
管理(17750)
(16863)
科学(15998)
教育(15015)
(14689)
学报(14648)
农业(11471)
大学(11366)
(10757)
金融(10757)
学学(10508)
技术(10077)
业经(9919)
经济研究(8705)
财经(8139)
问题(7758)
国际(7332)
世界(7107)
(7094)
(7049)
(6882)
论坛(6882)
现代(6430)
(6380)
图书(5568)
资源(5540)
共检索到179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金波  
日本区域合作战略的方向性调整是日本经济大国地位下降的逻辑发展,是国内公共选择力量博弈和国家重新定位的结果,也是日本地缘战略调整的一种延伸。随着东亚地区秩序和亚太区域合作格局的变化,日本面临着区域一体化路径的抉择。在可预见的将来,TPP将会成为日本区域合作战略的优先目标。加入TPP不仅可以强化日美间日益增长的经济联系,还可以为日本参与全球事务提供新的地缘政治基础。确保东亚地区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依然是日本推动区域合作进程的首要目标,继续恰当地运用同美国、欧盟和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来推进日本的国家利益符合日本的地缘战略需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崔健  廉晓梅  胡仁霞  姜梅华  吴昊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地区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同时也是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区域开发合作的重点地区。然而,受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一段时期,东北亚区域合作既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原有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一些因素也在不断强化。为此,非常有必要对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战略走向展开前瞻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和路径。2014年4月5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召开"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专题研讨会,部分长期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并且近期承担相关国家、教育部以及吉林省相关研究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对与会专家发表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整理,并经各位专家的修改和确认,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的学术研究,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黎峰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市场多元化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存在传统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新兴市场替代能力相对有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尚未形成等问题。着眼于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安全,中国应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定和巩固“向东开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和提升“向西开放”;依托国内链主企业和市场潜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王凤玲,于潇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周边环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边疆地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周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十分复杂。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但亚太地区安全格局还处于调整时期,特别是美国的介入导致中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顾家騟  刘理才  
中国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在两国地方合作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中俄"两西"区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富集,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该区域合作当前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应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多途径、多方式地推进务实合作,尽快修建中俄喀纳斯直通公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金融审计课题组  
本文探讨了我国国家金融审计的重新定位问题。从长远来看 ,我国国家金融审计应定位于 :对有关政府金融管理机构的再监督 ,即对他们行使法定职能的管理绩效审计。从国家审计本质、金融监督和发挥金融审计职能以及金融监督环境等方面来看 ,我国开展金融管理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也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金融管理绩效审计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效推进实施金融管理绩效审计需要加强法律、监管和质量等三项基础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林  
区域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型,其转型无不受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动和技术促进的影响,区域产业转型正好反映了国家产业转型的点阵关系。文章对我国区域产业转型的动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对我国区域产业转型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许菲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饱受打击并进入新的解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从产业链转移的视角看,疫情冲击下的"逆全球化"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创造了机遇。伴随东亚国家在防疫及各领域合作加强,区域性短距离供应链有所完善,东亚成为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日本推动经济安全策略调整,旨在提振国民经济、优化海外产业链、主导区域一体化进程。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由相对被动转向更加主动,并突出塑造力建设。不过,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本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分歧加大、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掣肘等因素,制约着日本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向及进度。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朱玉荣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转轨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转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整体战略安排,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因而转轨国家应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组织安排,首先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其次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友好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逐步调整了其传统的不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政策,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日趋积极,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即EPA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明显的排斥中国的倾向。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政治因素特别是日本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着明显的地缘政治战略特征。对于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我国的倾向,我国政府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总体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时,不仅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更要高度重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目前,中国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分工格局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亟须开拓新兴市场,同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技术和能源的需求加大,开拓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钦云  
中国与海湾国家经济上呈现强烈的互补关系,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贸易美元"和海湾国家的"石油美元"都在寻找价值投资。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吸引海湾国家石油美元投资,不失为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对海湾国家投资,帮助其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符合其战略利益需要,而投资于其石油相关产业也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本文分析了双方金融合作的现实背景及合作的意义,基于我国与海湾国家金融合作的区域和行业考量,结合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背景,给出了双方金融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