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3)
2023(2659)
2022(2133)
2021(2036)
2020(1540)
2019(3730)
2018(3381)
2017(7170)
2016(3922)
2015(4356)
2014(4361)
2013(4288)
2012(3953)
2011(3528)
2010(3595)
2009(3380)
2008(3374)
2007(3187)
2006(2867)
2005(2780)
作者
(10545)
(8920)
(8800)
(8483)
(5652)
(4177)
(4022)
(3456)
(3348)
(3159)
(3122)
(2994)
(2799)
(2789)
(2781)
(2746)
(2704)
(2603)
(2603)
(2333)
(2226)
(2144)
(2133)
(2091)
(2019)
(2008)
(1947)
(1763)
(1755)
(1717)
学科
(18049)
经济(18030)
(12538)
管理(10523)
(8741)
企业(8741)
方法(8585)
数学(7922)
数学方法(7899)
中国(5988)
(5921)
(4916)
劳动(4899)
(4733)
(4311)
金融(4311)
农业(4207)
(3991)
(3658)
市场(3655)
贸易(3653)
(3537)
(3530)
银行(3530)
(3449)
业经(3358)
(3183)
财务(3180)
财务管理(3174)
企业财务(3112)
机构
大学(59567)
学院(57591)
(29967)
经济(29537)
管理(22368)
研究(21210)
理学(18895)
理学院(18739)
管理学(18581)
管理学院(18454)
中国(17699)
(14671)
(12163)
财经(11896)
(11024)
经济学(10584)
(10499)
经济学院(9536)
中心(9340)
科学(9189)
财经大学(9188)
研究所(9071)
(8250)
北京(7968)
(7619)
(7542)
金融(7530)
(7496)
商学(6737)
(6727)
基金
项目(34823)
科学(28422)
基金(27395)
研究(26534)
(23222)
国家(23038)
科学基金(20261)
社会(18670)
社会科(17757)
社会科学(17752)
基金项目(13878)
教育(12238)
自然(12169)
资助(11941)
自然科(11927)
自然科学(11923)
自然科学基金(11755)
(11433)
(10167)
编号(9691)
(8997)
国家社会(8267)
教育部(8236)
成果(8228)
人文(7698)
重点(7616)
(7544)
(7234)
(7199)
中国(7150)
期刊
(34105)
经济(34105)
研究(20139)
中国(12814)
(11284)
(9958)
金融(9958)
管理(9069)
(7337)
财经(7161)
科学(6831)
学报(6580)
(6163)
大学(5672)
经济研究(5418)
学学(5364)
农业(4949)
世界(4832)
教育(4492)
业经(4480)
问题(4347)
(4182)
国际(4070)
技术(3801)
现代(3564)
理论(3518)
(3009)
实践(2964)
(2964)
技术经济(2798)
共检索到94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近年来,有关劳务派遣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实际上,劳务派遣是劳动力市场灵活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并且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但是,劳务派遣也同样会给劳动力市场未来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一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形成隐患。日本是较早推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在调整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制劳务派遣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日本爱媛大学法文学部教授长井伟训先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正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比重极大增加,工作任期普遍缩短,劳动力流动率提高,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机会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极大地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安全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制度和政策调整,来适应不断增强的就业灵活性。本文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的角度,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艳芳  
一、充分发挥税收的支持作用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只有17%,还远低于欧盟国家,可以考虑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适当增加部分税收收入。更重要的是,税收可以通过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对促进就业发挥调节杠杆的重要作用。构建中国灵活保障的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保障性,而保障性的根本是大力发展经济,发展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祝平  
在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方面,上海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始终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当前劳动用工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总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开展系统评估和总结,适当调整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加强调研,研究外国人就业的劳动人事法律适用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成刚  祝慧琳  
本文尝试梳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既不同于传统正规就业,也不同于传统的非正规就业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新型灵活就业模式仍处于快速变化中。本文总结了三种相对稳定,且初具发展规模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电商平台就业模式、分享经济就业模式和创业式就业模式。三种新型灵活就业模式正逐步改变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局面,对现有经济社会的运行以及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艳芳  
丹麦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就业模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雏形由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构成。1993年,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实施后,形成了"金三角"模式,即由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以丹麦、荷兰为代表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出现,"灵活安全性"理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成为欧洲就业战略的一个核心目标。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灵活性方面包括就业、工作、功能、工资和外部化等五个维度;在安全性方面包括工作、就业、收入和组合等四个维度。灵活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战略,强调以周全的方式同时增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态,它以实现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绩效为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二毛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德君  
内部劳动力市场作为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其优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不断深化,日本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更加明显,因此由外部劳动力市场替代的改革呼声甚高,并且正在发生变化。本文认为,正确理解和评价日本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兴衰,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研究和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就业体制改革与重新建构问题,对中国培育和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观察《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不应忽视《劳动合同法》本身是在沿袭既有立法思路的基础上回应现实问题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法》的"刚性"在不断地博弈中已被不断稀释,具有了相当的"弹性"。孤立、静态地观察《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客观、理性看待《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因素对中国1999~2009年间31个省市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模型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生产率渠道和成本渠道影响地区FDI流入的假设。其次,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和GMM方法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总体上提高了地区FDI流入,并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促进了FDI流入。此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以递减的速率提高地区FDI流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阳  
文章分析了丹麦与荷兰两国差异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经验启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建设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作为,以及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改革与就业、发展与分配、灵活与保护等三个挑战,认为转型期我国有必要借鉴欧洲国家经验,运用各种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政策致力于以下三项顶层战略设计,即顺应全球化趋势、提升国家竞争力,弥合制度性分野、增强社会凝聚力,发展合作式机制、培育环境适应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从1988年起,日本再次进入了劳动力不足的时代,这次劳动力不足将继续发展,且结构性特点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企业雇佣行为和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因素。日本政府和企业为此所采取的对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但它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需及时解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艳芳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创造了"就业奇迹",在我国失业率严峻的情况下,探索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灵活保障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选取欧盟13个国家(丹麦、荷兰、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德国、比利时)2001-2008年共1248个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对就业保护政策的严厉程度、平均总失业保险替代率、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占GDP比例、工会密度、劳动税收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每个方面具体对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