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5)
2023(13152)
2022(11146)
2021(10179)
2020(8905)
2019(20530)
2018(20417)
2017(39452)
2016(21806)
2015(24734)
2014(24911)
2013(24563)
2012(22748)
2011(20200)
2010(20571)
2009(19356)
2008(19912)
2007(18220)
2006(15679)
2005(14289)
作者
(62954)
(52736)
(52387)
(49829)
(33670)
(25316)
(24088)
(20676)
(19620)
(19173)
(17824)
(17733)
(16876)
(16710)
(16228)
(16162)
(16141)
(15624)
(15381)
(15067)
(13162)
(12984)
(12856)
(12069)
(11945)
(11763)
(11751)
(11684)
(10637)
(10579)
学科
(97046)
经济(96937)
(91854)
(82543)
企业(82543)
管理(78310)
方法(46257)
数学(37217)
数学方法(36711)
(32803)
(30932)
业经(30055)
(25167)
财务(25128)
财务管理(25072)
企业财务(23720)
农业(22276)
中国(21588)
技术(18538)
(18447)
理论(18314)
地方(17481)
(17473)
(16164)
贸易(16153)
(15789)
(15629)
(15445)
(15369)
(13561)
机构
学院(318274)
大学(311678)
(129873)
经济(127130)
管理(126224)
理学(108110)
理学院(106999)
管理学(105114)
管理学院(104512)
研究(97576)
中国(77557)
(65769)
(62875)
科学(59688)
(54498)
(50898)
(50069)
财经(49337)
业大(46356)
中心(46232)
研究所(44722)
(44420)
农业(42871)
北京(41005)
(40334)
经济学(38835)
(38599)
师范(38242)
财经大学(35913)
经济学院(35279)
基金
项目(201677)
科学(158923)
研究(149102)
基金(145103)
(124562)
国家(123404)
科学基金(107538)
社会(93465)
社会科(88421)
社会科学(88394)
(81777)
基金项目(77049)
自然(70120)
教育(68972)
自然科(68497)
自然科学(68481)
自然科学基金(67281)
(66603)
编号(61964)
资助(59954)
成果(49146)
重点(44719)
(44279)
(44146)
(43084)
课题(42209)
(41734)
创新(40604)
科研(38877)
大学(38237)
期刊
(149679)
经济(149679)
研究(90148)
中国(61683)
(55946)
(50097)
管理(48929)
学报(44137)
科学(41951)
农业(33950)
大学(33605)
学学(31655)
技术(31337)
教育(30853)
(26950)
金融(26950)
业经(26597)
财经(24567)
经济研究(22424)
(21138)
(21031)
问题(19890)
技术经济(18941)
财会(18724)
统计(16761)
现代(16139)
(15653)
会计(15642)
商业(15396)
(15201)
共检索到476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田思路  秦伟  
日本近年来劳务派遣判例的主要争点是:用工企业是否具有雇主性质?派遣劳动者与用工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契约关系?对此,判例法理在默示劳动契约的构成,用工企业违法派遣的责任,劳务派遣中的社会接触关系,共同雇主理论在派遣中的应用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由争点带来的派遣劳动者要求用工企业支付损害赔偿并被裁判所认可的倾向也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一直是企业缓解缺员压力、降低人工成本、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用工方式。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修改,劳务派遣用工面临更为严格的法律环境。后劳务派遣时代,企业究竟该如何优化用工方式、降低劳动风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伟  廖慧珍  林瑶  
日本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沿革,与之伴随的是劳务派遣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探究劳务派遣规制与更加灵活雇用方式的关联性。首先,评述日本劳动关系传统模式的特点以及传统模式的衰落;其次,分析日本非正式雇佣的兴起;再次,评析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并回顾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沿革;最后,分析日本企业对法律规制的回应,探究日本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近期日本劳务派遣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智慧。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日本企业转而选择正式雇用,或者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荣  
本文以X公司为例,分别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工三个视角剖析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林  林卉  
本文以侵权法中的"共同雇主责任"理论为视角,通过考察德、美、日等国家对劳务派遣关系中"共同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制模式和途径,审视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雇主责任"分担规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全勇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最近这十几年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有效解决一些用工需求的同时,劳务派遣发展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发展定义、优势进行了阐述,对发展中遇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采取加强立法、吸收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签订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等对策,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同仙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从严规制的法律条文没能遏制其爆发性增长,形成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史表明劳务派遣是一种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要解决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除从制度层面把劳务派遣限定为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外,更要从体制层面上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疏导的方式使劳务派遣卸下其不应承担的重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务派遣业的非正常繁荣表明已经制定的有关严格规制的法律制度的失当,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认清劳务派遣的性质。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展现的劳务派遣性质可以厘清我国劳务派遣困局的真正原因: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劳务派遣的发展偏离了其性质所决定的路径。必须重新构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使其回到其性质所决定的正确路径上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坚  汪丽华  屠聂华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与运用。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推动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健康、和谐、科学地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广平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为,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方法,通过所构建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中国银行的案例,分析了政府规制与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之间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围绕劳务派遣用工问题之间的博弈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ESS),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规制行为主要取决于规制成本、规制收益以及该采取却未采取规制措施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而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则受到政府规制、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劳动者自身对雇主形象及品牌的关注和重视等因素影响。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更为公平、有效的劳务派遣用工市场,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可供政府及企业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长军  
煤矿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对煤矿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加用工灵活性、调节用工供求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些煤矿企业在非"三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不力,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对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科学界定煤矿企业接受劳务派遣工的标准,完善煤矿企业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加大劳务派遣的监察力度,规范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秩序,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焱白  
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形成一重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界定,以致在雇主责任分配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派遣工权益,应在劳务派遣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雇主责任分配制度,对雇主责任的主次划分和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帆  
本文结合劳务派遣的基本理论,对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雇主责任分配规则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规范我国劳务派遣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步雷  王健  
随着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变革,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补充性的用工形式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繁荣。《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开始受到严格控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规定了两年过渡期后,即2016年3月1日后,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用工单位正式用工数量的10%。本文以2014年至2016年的100个涉及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的案件判决为分析基础,梳理了新法颁布后劳务派遣制度在实践层面遭遇的突出不足以及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诉求特征,并探究了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良性转型的方向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