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5)
2023(15311)
2022(12858)
2021(11542)
2020(10010)
2019(22644)
2018(22341)
2017(42995)
2016(23776)
2015(26394)
2014(26267)
2013(26221)
2012(24016)
2011(21674)
2010(21846)
2009(20815)
2008(21174)
2007(19386)
2006(17008)
2005(15424)
作者
(71897)
(60479)
(60376)
(57044)
(38188)
(28985)
(27382)
(23617)
(22518)
(21426)
(20591)
(20061)
(19239)
(19181)
(18921)
(18635)
(18335)
(17950)
(17423)
(17274)
(15386)
(14758)
(14757)
(13612)
(13611)
(13572)
(13457)
(13367)
(12131)
(12078)
学科
(99972)
经济(99820)
(95561)
管理(86617)
(85069)
企业(85069)
方法(46005)
数学(37050)
数学方法(36755)
(35188)
(32538)
业经(31088)
(24661)
财务(24630)
财务管理(24587)
(24487)
企业财务(23339)
中国(22781)
农业(22653)
技术(19632)
(18677)
贸易(18672)
(18165)
(17897)
(17686)
(17596)
(17563)
理论(16566)
(16547)
地方(16133)
机构
学院(351999)
大学(349556)
(146441)
经济(143608)
管理(138063)
理学(119156)
理学院(117919)
管理学(116231)
管理学院(115580)
研究(115058)
中国(88803)
(72573)
科学(71489)
(70714)
(70519)
(60014)
业大(57210)
农业(56119)
财经(55633)
(54607)
研究所(54223)
中心(52890)
(50395)
北京(44795)
经济学(44347)
(42095)
财经大学(40908)
(40657)
(40607)
经济学院(40306)
基金
项目(231808)
科学(182215)
基金(169444)
研究(164035)
(149233)
国家(147920)
科学基金(126640)
社会(105658)
社会科(100184)
社会科学(100151)
(92251)
基金项目(90514)
自然(83551)
自然科(81639)
自然科学(81609)
自然科学基金(80267)
(76790)
教育(74654)
资助(68143)
编号(64460)
重点(52322)
成果(51303)
(51299)
(51180)
(49331)
(48954)
创新(47206)
(45477)
科研(45156)
课题(44360)
期刊
(164395)
经济(164395)
研究(97999)
中国(66774)
(65243)
(60034)
学报(59570)
管理(53617)
科学(53605)
大学(44428)
农业(43843)
学学(42604)
(31808)
金融(31808)
技术(29418)
业经(28602)
教育(28363)
财经(28324)
(25950)
经济研究(25400)
(24302)
问题(21868)
技术经济(19420)
(18270)
财会(17660)
(17236)
现代(16933)
商业(16896)
科技(16685)
世界(16310)
共检索到519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宏伟  王晨旭  
日本制造业产品以其制作精良和显著的节能特点使其在全球范围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本文利用1990~2009年日本制造业13个大类部门(包含52个细分产业)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Morishima替代弹性计算以及能源强度分解,分析了要素替代、贸易和技术水平对日本制造业部门能源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相比技术变动、贸易和产业份额变动,要素替代在制造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过程中显示出更为关键的作用,非信息技术资本对能源投入的替代导致日本制造业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第二,考虑到技术变动在能源利用中的作用,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属于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非能源节约型;第三,贸易和产业份额变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山松  谭清美  
要素使用结构是效率变动的起始点,以工业为对象的研究不可忽略不同行业间要素配置结构的区别。本文选取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方法测算了1995~2008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探索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并随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不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源效率最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次之,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低。三大类型制造业能效提高仍有50%以上的空间,"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政策导向应由目前的以行政区域为对象分解节能降耗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丰  胡继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清春  孔令群  安泽扬  
本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建立制造业部门能源消耗碳排放模型,将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分解为产出规模、部门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四个方面因素。以能源强度为标准把制造业划分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和非能源密集型行业两类。结果发现:①从逐年效应来看,产出规模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是碳排放较强的抑制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两个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产出规模增长抵消了能源强度对碳减排的贡献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以1996年为基期,至2011年,除能源消耗强度的累积效应为负值外,其余三种因素的累积效应均为正值。②相较于非能源密集型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数目虽少,对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更大,但非能源密集型行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了能源结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03-2010年制造业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停滞的阶梯形变化特征,行业间能源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分层聚类分析将制造业大体归纳为6类能源效率水平,重工业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效率高,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能源消费少且能源效率低。能源结构显著影响能源效率,增加煤炭消费量对能源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增加电力、石油的消费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从制造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和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若娟  王班班  
本文采用综合能源消费与增加值真实值的比值作为能源强度的指标,针对中国制造业1994~2009年间能源强度的变动,运用LMDI分解法对其主要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技术效应是这段时期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度达到80%以上。并且,对于大部分制造业行业来说,技术效应是造成行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因。同时,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通过采用分行业价格指数对各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结果表明,制造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更大,并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兵  
对中国六省市制造业的数据分析表明,不同企业的人均资本不同,对外投资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制造业人均资本高的省市的对外投资具有技术寻求型的投资特征,制造业人均资本较低的省市的对外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型的投资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綦良群  崔月莹  王金石  
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是由服务价值投入阶段、服务价值吸收阶段、服务价值产出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以此为基础,提取先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度、资本分配结构、政府政策环境、服务经济水平、行业进口服务贸易开放度对先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存在影响,劳动生产率、政府政策环境、服务经济水平、行业出口服务贸易开放度、能源消耗量对产出服务化水平存在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宗永建  阎恬冬  
自2008年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致力于拯救美国制造业。在连任竞选中他更是公开承诺"将把就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在2013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奥巴马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并提出一揽子刺激制造业增长计划。在奥巴马新政的激励下,包括汽车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亮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论在规模还是总量上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制造业企业也积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2002-2013年57个东道国国别经济统计数据所建立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差异等多角度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双边汇率水平、两国地理距离,以及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等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而东道国税率水平及通货膨胀率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亮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论在规模还是总量上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制造业企业也积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2002-2013年57个东道国国别经济统计数据所建立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差异等多角度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双边汇率水平、两国地理距离,以及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等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力为  孙玮  王要武  
用面板数据模型计算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其行业影响因素的结果表明:行业外商固定资产净值与资本配置效率正相关;产业垄断程度尤其是外资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因此,在充分发挥外资有效配置资金作用的同时应防止外商对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的垄断,同时政府应适时发布资本市场相关信息,避免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影响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巍  杨帅  
文章首先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度量了样本期间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再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成本、技术进步和价格关联性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期和前一期劳动力成本对当期工业品价格的弹性表现出差异性,当期为正而前期为负;当期和前一期技术进步对当期工业品价格都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当期作用更明显;前一期工业品价格对当期工业品价格的弹性小于1,表现出收敛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翔  
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方法,将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纳入考察,并筛选出8个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重要因素;进而,对筛选出的重要因素使用偏效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特定制造业行业收入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人均利润、利润率、企业平均收入、单位固定资产实现利润、企业单位数对数负值,以及国企总产值与行业总产值之比是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8个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张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内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而劳动力的素质与效率、制造业发展水平、国内经济状况与对外开放程度等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吸引和承接发达国家的跨国外包均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