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62)
2023(21773)
2022(18441)
2021(17043)
2020(14244)
2019(32708)
2018(32351)
2017(62475)
2016(33763)
2015(37731)
2014(37394)
2013(37083)
2012(34338)
2011(30994)
2010(31357)
2009(29107)
2008(28862)
2007(25743)
2006(23040)
2005(21013)
作者
(97398)
(81034)
(80624)
(76707)
(51705)
(38774)
(36604)
(31530)
(30811)
(28927)
(27614)
(27447)
(25863)
(25793)
(25150)
(24869)
(24073)
(23642)
(23347)
(23283)
(20291)
(19856)
(19631)
(18641)
(18110)
(18045)
(18028)
(17847)
(16292)
(15888)
学科
(143816)
经济(143633)
(111544)
管理(107999)
(96658)
企业(96658)
方法(60118)
数学(48781)
数学方法(48149)
(42580)
(41493)
中国(39131)
业经(38548)
(31290)
地方(31275)
农业(28210)
(28141)
(27242)
(27216)
贸易(27195)
财务(27155)
财务管理(27106)
(26401)
企业财务(25726)
理论(25726)
(24299)
技术(24148)
(23882)
银行(23828)
(23459)
机构
学院(484051)
大学(483532)
(199989)
经济(195786)
管理(190135)
研究(165032)
理学(162711)
理学院(160887)
管理学(158183)
管理学院(157281)
中国(126667)
(104299)
科学(98535)
(95595)
(82867)
(78825)
财经(74792)
研究所(74571)
中心(74568)
(73610)
业大(69365)
(67911)
北京(66260)
(63544)
师范(62941)
农业(61293)
(60388)
经济学(59901)
(58962)
财经大学(55391)
基金
项目(318072)
科学(251577)
研究(234928)
基金(231138)
(200393)
国家(198666)
科学基金(171824)
社会(149110)
社会科(141416)
社会科学(141379)
(123876)
基金项目(121872)
自然(110690)
自然科(108149)
自然科学(108126)
教育(107759)
自然科学基金(106198)
(103564)
编号(95269)
资助(95160)
成果(77913)
重点(71347)
(70381)
(69884)
(66969)
课题(66213)
创新(62132)
国家社会(61296)
教育部(60692)
科研(60246)
期刊
(230554)
经济(230554)
研究(148536)
中国(97042)
管理(76039)
(75794)
(72830)
学报(71965)
科学(68290)
大学(55975)
教育(54275)
学学(52611)
农业(50029)
(47221)
金融(47221)
技术(43870)
业经(38520)
财经(37448)
经济研究(35757)
(32192)
问题(30094)
(28040)
技术经济(24713)
(23988)
现代(23317)
理论(22616)
世界(22589)
图书(22549)
商业(22149)
科技(22076)
共检索到73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兆国  乔亮  
在全球制造业面临产业变革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将为中国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系统地分析了2000—2013年日本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情况,并运用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分析日本未来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与升级的主要方向。结果显示,日本中等技术制成品国际竞争力较强,高技术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出现分化,电子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而中等技术制成品将是未来日本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与升级的主要方向,有望成为日本制造业发展重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发展规模及速度、出口能力、生产能力、吸引外资情况四个方面肯定了中国制造业,又从出口份额和结构、制造业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和品牌、制造业外商投资趋向四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之后在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中得出中国制造业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最后从相应的四个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吴艳  贺正楚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李凯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额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快速提升。到2007年,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距离。计量模型很好地(99.7%)解释了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的原因,研发投入、行业集中度、人均资本、劳动力效率和汇率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方向也与预期一致,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有不显著的和负面的直接影响,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更多体现为表面性或间接性而非直接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张帅  
基于"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生产率(PR)、贸易竞争力(RCA)、产业利润(ACR)四者间传导关联的统计分布特征,并从"过程传导"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生产率→贸易竞争力→产业利润"过程传导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产业发展驱动力过程传导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递减、时滞甚至断裂效应。有效地进一步培育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在于克服现有"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传导短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铁球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光辉  许林  郭文伟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别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厘定、本质特征、识别方法、测评体系、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进行评述。然后基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六个新视角,为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静  余乐芬  杨爽  
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造成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使用1991—2012年的数据样本来拟合相关变量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运用逐步回归、平稳、协整检验和异方差检验,最后得到长期均衡的回归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之间呈负相关。所以,由于制造业能源消耗结构问题,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短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长远来看,低碳经济的减排机制,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形成及提升。鉴于此,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制造业国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静  余乐芬  杨爽  
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造成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使用1991—2012年的数据样本来拟合相关变量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运用逐步回归、平稳、协整检验和异方差检验,最后得到长期均衡的回归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之间呈负相关。所以,由于制造业能源消耗结构问题,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短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长远来看,低碳经济的减排机制,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形成及提升。鉴于此,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从政府层面可提供低碳制度规范、改进低碳激励政策并加强国际低碳交流与合作;从企业层面需增强低碳经营观念、发展低碳技术创新、推行绿色低碳营销以及重视相关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