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37)
- 2023(22122)
- 2022(18897)
- 2021(17426)
- 2020(15017)
- 2019(34299)
- 2018(34019)
- 2017(65301)
- 2016(35765)
- 2015(40314)
- 2014(40217)
- 2013(39956)
- 2012(36881)
- 2011(33373)
- 2010(33360)
- 2009(31197)
- 2008(31344)
- 2007(28320)
- 2006(24857)
- 2005(22478)
- 学科
- 济(147340)
- 经济(147149)
- 业(116286)
- 管理(113189)
- 企(101009)
- 企业(101009)
- 方法(67602)
- 数学(55799)
- 数学方法(55059)
- 财(44042)
- 农(42398)
- 业经(38864)
- 中国(36523)
- 学(31903)
- 制(31645)
- 贸(30769)
- 贸易(30754)
- 易(29849)
- 务(29644)
- 财务(29550)
- 财务管理(29493)
- 农业(28690)
- 企业财务(27990)
- 地方(27949)
- 理论(26383)
- 技术(26070)
- 和(24444)
- 银(22889)
- 银行(22806)
- 体(22329)
- 机构
- 学院(521384)
- 大学(521230)
- 济(209630)
- 经济(205102)
- 管理(201175)
- 研究(176449)
- 理学(172855)
- 理学院(170916)
- 管理学(167753)
- 管理学院(166815)
- 中国(132471)
- 京(111745)
- 科学(110868)
- 财(98866)
- 农(94356)
- 所(91247)
- 研究所(82700)
- 业大(81106)
- 中心(79905)
- 江(79626)
- 财经(78191)
- 农业(74480)
- 经(70883)
- 北京(70379)
- 范(66094)
- 师范(65281)
- 院(64008)
- 州(63295)
- 经济学(63004)
- 财经大学(57807)
- 基金
- 项目(347131)
- 科学(271340)
- 基金(251084)
- 研究(248785)
- 家(220755)
- 国家(218915)
- 科学基金(186611)
- 社会(155213)
- 社会科(147114)
- 社会科学(147073)
- 省(136649)
- 基金项目(132266)
- 自然(123544)
- 自然科(120657)
- 自然科学(120617)
- 自然科学基金(118462)
- 划(114741)
- 教育(114351)
- 资助(104755)
- 编号(100512)
- 成果(81820)
- 重点(78377)
- 部(76026)
- 发(73835)
- 创(72646)
- 课题(69773)
- 创新(67624)
- 科研(67135)
- 教育部(64487)
- 大学(64332)
- 期刊
- 济(233616)
- 经济(233616)
- 研究(150707)
- 中国(100375)
- 学报(87918)
- 农(86007)
- 财(79731)
- 科学(78870)
- 管理(77376)
- 大学(66097)
- 学学(62577)
- 农业(58795)
- 教育(53584)
- 技术(47201)
- 融(45272)
- 金融(45272)
- 财经(39023)
- 业经(38741)
- 经济研究(36596)
- 经(33556)
- 业(32978)
- 问题(31012)
- 技术经济(27065)
- 贸(26459)
- 版(26037)
- 科技(24833)
- 图书(24418)
- 统计(24261)
- 现代(23918)
- 理论(23640)
共检索到77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华
以二战后日本制造业的产品上市额与对外贸易额数据为基础,用E-VIEWS软件分别计算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其内部主要产业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相关系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日本制造业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相关系数在产业间存在差异,特定产业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负相关是产业转型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
日本 支柱产业 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进一步鼓励高技术产业集聚,完成调整经济结构任务的有效举措;对中西部一般制造业密集的省份,通过短期内持续鼓励一般制造业的集聚与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最终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创造条件,是长期内实现调结构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淑颖
文章基于2016年版WI OD数据库利用WWZ法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贸易结构进行研究。首先对中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双边贸易总值进行分解,然后计算比较了全球主要国家的GVC地位指数,最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贸易地理方向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口径高估了中国对美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贸易顺差规模,美国的获利能力远高于中国;中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的GVC地位处于低端,远低于日美,短时间内难以赶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居高不下,而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较低。最后提出中国需提升创新能力,攀升全球价值链制高点;适度向日韩及部分欧洲国家进行进(出)口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华
本文以1960-2010年日本制造业生产及对外贸易的数据,通过VAR模型,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方法,分两个阶段对日本进出口结构变化以及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化频繁的1960-1988年,日本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很小;而产业结构日趋稳定的1988-2010年,日本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大,这一结论验证了日本产业结构转变的自主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洁 贡芷蕾 张继良
本文在建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DEA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2010年、2016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从区域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对这两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2010年、2016年全国的效率均值从0.757上升至0.759,6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呈现缓慢的上升势头;从区域效率来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总体效率均值在两年里均呈现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递减;从Malmquist指数来看,2010—2016年我国的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99.6%,表明2010年、2016年我国的效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技术进步指数只有70.8%,全要素生产率也只有70.5%,表明这6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主要是受技术水平的制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数据检验、Granger检验(行业和部门两个层面)等计量方法就1987-2007年制造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长期内表现明显,但是短期效应却非常小;进口贸易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先导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亮 惠树鹏
文章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在短期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我国传统制造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在长期内这种互促作用不明显,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国祥 沈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卫星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卫星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汪芳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联关系,认为湖北省以信息及软件业和电子通信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今后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加快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产业关联 产业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蔚
现有研究对于政府对制造业补贴能否提高制造业绩效存有争议。通过理论分析可知研发投入是提高制造业绩效的有效途径,而且相比于一般制造业,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提高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但如果一味增加研发投入可能挤占其他部门资金,因此研究认为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且对于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对一般制造业。并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以上研究结论。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补贴,而且应该重点补贴高技术产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博
要素市场改革要求合理化要素价格,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与产业效率。本文通过2002-2015年相关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行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严重阻碍产业创新要素投入,而政策性扭曲对不同的R&D要素投入产生分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现阶段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与效率的产业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R&D投入 高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