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3)
2023(6997)
2022(5619)
2021(5355)
2020(4448)
2019(9890)
2018(9868)
2017(18312)
2016(10392)
2015(11554)
2014(11398)
2013(11522)
2012(11044)
2011(10126)
2010(10428)
2009(9538)
2008(9445)
2007(9192)
2006(8390)
2005(7498)
作者
(32212)
(27668)
(26793)
(25529)
(16671)
(13308)
(11988)
(10653)
(10419)
(9715)
(9509)
(9040)
(8956)
(8661)
(8621)
(8305)
(8283)
(7968)
(7928)
(7705)
(7227)
(6941)
(6926)
(6578)
(6378)
(6272)
(6178)
(6132)
(5803)
(5679)
学科
(44956)
(40568)
经济(40449)
(31312)
农业(29846)
管理(20038)
业经(14165)
中国(12929)
(11011)
企业(11011)
方法(10704)
地方(10478)
农业经济(10178)
(9804)
(9392)
数学(9162)
(9102)
农村(9094)
(9040)
数学方法(9029)
发展(7817)
(7801)
土地(7784)
(7452)
及其(7420)
建设(7374)
(7303)
(7116)
(7075)
劳动(7074)
机构
学院(145426)
大学(142515)
研究(58526)
(57991)
经济(56551)
(54151)
管理(50570)
中国(44639)
理学(42266)
农业(41803)
理学院(41771)
管理学(40895)
管理学院(40677)
科学(37269)
业大(33062)
(32104)
(31728)
研究所(28635)
中心(27393)
农业大学(25527)
(25471)
(23945)
(23387)
(21382)
(20481)
(20460)
师范(20162)
北京(20133)
(19510)
科学院(19170)
基金
项目(95306)
科学(72244)
研究(70993)
基金(65003)
(59111)
国家(58433)
科学基金(46993)
社会(42232)
(39743)
社会科(39193)
社会科学(39180)
基金项目(34174)
(32945)
教育(31528)
编号(30900)
(30613)
自然(29924)
自然科(29121)
自然科学(29106)
自然科学基金(28568)
资助(25848)
成果(25441)
(22766)
重点(22206)
课题(22176)
(21060)
(19488)
(19365)
计划(18383)
(18193)
期刊
(80550)
经济(80550)
(60129)
研究(42750)
中国(42368)
农业(40950)
学报(29709)
科学(25569)
大学(22685)
教育(21529)
学学(21221)
(19649)
业经(18656)
(16489)
(16444)
金融(16444)
管理(15668)
农业经济(13572)
技术(13562)
农村(13440)
(13440)
问题(11139)
(10592)
世界(10359)
业大(10173)
农业大学(9119)
农村经济(8953)
经济研究(8626)
经济问题(8528)
财经(8072)
共检索到244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树君  
本文在对日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日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类型、主要特点和保障措施,并结合中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得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法律化和高效的管理体制以及较高的建设标准等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东  焦雷  毕昕  
文章在总结日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背景分析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1)日本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政府给予大量资金投入、主体分工明确、管理机制有效、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等特点。(2)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表现出政府重视程度不足、投资力度不大、产权不明、管理体制薄弱、技术人员缺乏、灌溉节水技术存在差异等问题。(3)根据日本的经验及中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加大补贴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吸收农民参与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加强灌溉节水技术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东  焦雷  毕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胡凌啸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我国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且缺乏优先序设计,尚未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的可持续性管护机制等问题。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主要做法包括:政府顶层设计形成长效机制;各部门通力协作并长期坚持;通过农民自主申请开展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和自治组织的积极性;政府和农民共同融资,并为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基于此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土地确权颁证,发挥农民自治作用;建设资金以政府为主导,辅以农民投资;建立政府农民双重管护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细云  文亚青  
基于陕西省43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是否是村干部、人均年纯收入、粮食补贴政策评价、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投资主体、近五年是否修筑新农田水利设施、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维护状况、变化情况、区域比较等;性别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俞雅乖  
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分析,从政府和市场角度阐释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表明,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体系是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可行路径;明确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市场运行机制是"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主要内涵。并从政府供给、多元参与及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刘振中  
1.调整分配结构,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积极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应当及时地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制定一套有的放矢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更加平衡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从而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力行  
美国最近成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反映了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美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精神,展示了"公—私合作伙伴"(PPP)融资模式的创新成果。中国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战略地位,加大农村金融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力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姬晓辉  汪健莹  
基础设施的供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但是基础设施如何供给才是有效率的,才能保证社会的需要,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本文分析了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以及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这两种供给模式,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的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融资渠道狭窄、政府部门过度垄断以及融资体制缺乏明确的分类改革目标,最后给出我国基础设施供给模式的政策建议。如对综合性项目逐层区分经济属性、引入民间资本、搭建多类和多层次投融资平台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中的激励机制,促进我国基础设施供给模式逐步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恒林  
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盐都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自2011年首次超过亿元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亿元、2.9亿元和3.2亿元,巨额投入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对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波涛  
国家数据局提出将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数据基础设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基础设施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背景与价值,提出我国情报学界应当深化学科创新、加快实践探索、强化政策发声,促进情报学进一步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罗仁福  
作为提高农村生产率重要环节之一的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然而,因为数据等因素的限制,真正有关农村基层灌溉水利资金和基层水利现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该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两套抽样调查数据,在对农村灌溉的公共投资基本条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灌排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分布、投资资金来源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灌溉项目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的第二大投资项目,富裕省份以村自己投资为主,而贫困省份以上级投资为主,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最后,文章剖析了产生地区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总之,为了继续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贯彻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对真正落实到农村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克强  王春明  俞虹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中国正处于"四化"协调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随着产权体制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的进一步深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投资结构和管理体制也不断优化。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还存在质量和效率不高,项目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嘉雯  孙杰  
粮食生产离不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支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会导致农户粮食生产陷入“效率损失”陷阱之中。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以秦岭—淮河为界,将全国划为南方、北方和秦岭—淮河3个区域,构建缺口测度模型和EBM模型,分别测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和粮食生产效率损失,并基于Tobi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南方<北方<秦岭—淮河的空间特征;(2)南方和秦岭-淮河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损失,而北方区域主要源于规模效率损失;(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损失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收入和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纯技术效率损失存在显著负向影响;(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效应存在功能区差异。对此,应实行功能区策略,即在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创新”路径、在非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不掉队”路径,并与提升农业经营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协调配合,以提升中国粮食生产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