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3)
- 2023(10097)
- 2022(8542)
- 2021(8079)
- 2020(6557)
- 2019(14574)
- 2018(14565)
- 2017(27701)
- 2016(15394)
- 2015(16938)
- 2014(16913)
- 2013(16395)
- 2012(15384)
- 2011(13933)
- 2010(14420)
- 2009(13814)
- 2008(14080)
- 2007(13098)
- 2006(11967)
- 2005(11040)
- 学科
- 济(60684)
- 经济(60581)
- 业(54001)
- 农(49466)
- 管理(46889)
- 企(33347)
- 企业(33347)
- 农业(33048)
- 业经(21564)
- 制(19677)
- 方法(18716)
- 财(17558)
- 中国(15971)
- 数学(15471)
- 数学方法(15226)
- 体(14495)
- 环境(13157)
- 农业经济(12463)
- 发(12247)
- 地方(12137)
- 学(11575)
- 银(11263)
- 银行(11248)
- 体制(10849)
- 行(10784)
- 策(10606)
- 划(10444)
- 融(10288)
- 金融(10286)
- 发展(10181)
- 机构
- 学院(221629)
- 大学(219028)
- 济(91393)
- 经济(89399)
- 管理(84187)
- 研究(76190)
- 理学(71941)
- 理学院(71228)
- 管理学(70120)
- 管理学院(69727)
- 中国(61129)
- 农(55594)
- 京(46070)
- 科学(44293)
- 财(44272)
- 农业(42106)
- 所(38488)
- 业大(37423)
- 中心(36580)
- 江(35635)
- 研究所(34148)
- 财经(33587)
- 经(30315)
- 范(29557)
- 师范(29314)
- 北京(28419)
- 州(27782)
- 经济学(26546)
- 院(26361)
- 农业大学(26026)
- 基金
- 项目(141807)
- 科学(112080)
- 研究(109133)
- 基金(102853)
- 家(88644)
- 国家(87726)
- 科学基金(75110)
- 社会(70872)
- 社会科(66534)
- 社会科学(66514)
- 省(55859)
- 基金项目(54285)
- 教育(48374)
- 编号(46435)
- 划(45569)
- 自然(45435)
- 自然科(44318)
- 自然科学(44309)
- 自然科学基金(43529)
- 资助(40173)
- 成果(39031)
- 制(33502)
- 部(32485)
- 农(31603)
- 重点(31371)
- 发(31022)
- 课题(30806)
- 国家社会(29463)
- 创(29177)
- 性(28601)
- 期刊
- 济(115332)
- 经济(115332)
- 研究(65394)
- 农(62015)
- 中国(52437)
- 农业(41889)
- 财(34798)
- 学报(34606)
- 科学(32605)
- 管理(28333)
- 大学(28124)
- 学学(26597)
- 融(25793)
- 金融(25793)
- 教育(24414)
- 业经(24094)
- 业(19122)
- 技术(17594)
- 财经(16685)
- 问题(15936)
- 农村(15234)
- 村(15234)
- 农业经济(14960)
- 版(14358)
- 经(14293)
- 经济研究(14043)
- 世界(13380)
- 社会(11411)
- 现代(11270)
- 经济问题(11195)
共检索到350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本 农村环境 农户参与机制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磊 郑珊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本 农村环境 农户参与机制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艺青 黄森慰 黄可扬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治理意愿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莉娜
农户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其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外印度、韩国、日本和美国4国政府在提升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动力的具体做法,并比较了4国经验上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成功经验对中国提升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动力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农户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动力 经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乡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不能很好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通过对浙江里家村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学术理论的梳理,形成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的概念。该概念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体现"中和位育"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应回归乡村生活主体。只有发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环境治理路径,保护农村环境的同时也能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方式产生背后的社会逻辑,掌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目标实现的社会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琦 霍红梅 刘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农村环境治理需多元协同共治,更需基层组织有效参与。本文在探讨基层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厘清基层组织的内在结构和参与逻辑,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和公共理论,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探究基层组织治理农村环境的作用机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个角度解释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保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叶兰
传统的政府环境管理措施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失灵,促使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应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而现实是,用以弥补政府失灵的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却往往缺失。文章从环境资源权属、农业资源价格、农业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及环境税费五个方面来论述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缺失。
关键词:
市场机制 农村环境 环境保护 缺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俊东 吕军 刘杨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状况,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省份、地区以及文化程度的农户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总体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年龄及性别上表现得不明显;(2)农户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归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类,且不同省份、地区以及文化程度的农户对这五类问题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年龄及性别上表现得不明显。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农户 农村生态环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润羊
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在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得出对中国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有益启示: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有效监管新农村环境问题;构建高效的管理机构,形成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机制;应用复合型管控手段,因地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对策;运用多样化的市场型手段,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多元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萍 张宗毅
不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制约了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本文对日本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政策背景、技术标准体系、资金投入力度和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结果表明,日本长达70多年的农田宜机化改造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经验,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技术标准保障,以及政府持续不懈地投入和农户高度参与的工作机制。由此得出中国宜机化改造的政策启示:为推动宜机化改造,需要尽快出台国家农田建设法和系列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户积极性和参与度等。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宜机化 日本 农田整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马小苏 唐宁 李颢颖 周明茗 何焱洲
农户行为转变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驱动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农户行为作用的外在表现,厘清农户行为可为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平台。本文在剖析农户行为转变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响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从农户行为转变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响应入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以重庆市江津区恒和村作为实证,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不同农户行为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各异,大体为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户>传统农户;不同农户行为对系统运行响应结果的作用差异明显,生产大户行为主要影响乡村生产空间的利用效率,合作社农户行为对提升生产空间系统经济效益作用明显,传统农户行为对生产空间系统环境改善的贡献作用最小。并从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视角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合理引导农户技术和资本投入等建议,以实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协调与均衡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鞠洪良 孙钰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引进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明晰投融资主体及其环境事权,促成多样化的投融资方式,完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建立城市财政补偿农村环境机制,综合均等和非均等化财政方式,以及健全投融资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投融资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