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0)
- 2023(9109)
- 2022(7405)
- 2021(7259)
- 2020(5761)
- 2019(13300)
- 2018(12960)
- 2017(24705)
- 2016(13443)
- 2015(15157)
- 2014(14699)
- 2013(14887)
- 2012(14170)
- 2011(13148)
- 2010(13186)
- 2009(12421)
- 2008(12210)
- 2007(10943)
- 2006(9858)
- 2005(8896)
- 学科
- 济(63127)
- 经济(63059)
- 农(49596)
- 业(39403)
- 农业(33040)
- 管理(25955)
- 方法(22201)
- 中国(20702)
- 数学(20274)
- 数学方法(20125)
- 业经(18256)
- 企(16894)
- 企业(16894)
- 贸(13546)
- 贸易(13539)
- 易(13347)
- 制(13102)
- 农业经济(12459)
- 发(12364)
- 地方(11616)
- 财(11463)
- 学(10993)
- 发展(10356)
- 展(10341)
- 银(9881)
- 银行(9858)
- 体(9763)
- 行(9652)
- 融(9508)
- 金融(9506)
- 机构
- 大学(198050)
- 学院(197702)
- 济(94489)
- 经济(93118)
- 研究(77692)
- 管理(72019)
- 理学(62476)
- 理学院(61749)
- 中国(61237)
- 管理学(60884)
- 管理学院(60524)
- 农(53753)
- 科学(44150)
- 京(41999)
- 农业(40863)
- 所(39832)
- 财(38628)
- 研究所(36347)
- 中心(34516)
- 业大(33967)
- 财经(30966)
- 经济学(30487)
- 经(28699)
- 江(28369)
- 经济学院(27578)
- 范(27403)
- 师范(27211)
- 北京(26642)
- 院(26343)
- 科学院(25082)
- 基金
- 项目(131717)
- 科学(105087)
- 研究(99536)
- 基金(99103)
- 家(87119)
- 国家(86329)
- 科学基金(72403)
- 社会(67361)
- 社会科(63444)
- 社会科学(63431)
- 基金项目(51860)
- 省(47942)
- 教育(43208)
- 自然(42985)
- 自然科(42000)
- 自然科学(41984)
- 自然科学基金(41284)
- 划(41007)
- 资助(39551)
- 编号(39360)
- 成果(32935)
- 部(31878)
- 农(31586)
- 发(30363)
- 国家社会(29834)
- 重点(29662)
- 中国(27962)
- 教育部(27038)
- 创(26855)
- 课题(26594)
- 期刊
- 济(110256)
- 经济(110256)
- 研究(60793)
- 农(60465)
- 中国(44159)
- 农业(41557)
- 学报(32333)
- 科学(31934)
- 大学(25951)
- 财(25472)
- 学学(24720)
- 融(22539)
- 金融(22539)
- 业经(22206)
- 管理(21601)
- 业(19251)
- 教育(17317)
- 问题(16000)
- 世界(15983)
- 经济研究(15768)
- 财经(15444)
- 农业经济(14710)
- 农村(14294)
- 村(14294)
- 技术(13447)
- 经(13415)
- 版(12378)
- 贸(12337)
- 国际(11383)
- 经济问题(11187)
共检索到304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坚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胡坚一、概述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趋势之一──配弟-克拉克趋势,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首先转入第二产业,从而导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珊珊 王东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快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爱华
英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以及不同时期的对策,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讨,提出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
英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令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基本规律。中国在近20年来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中国在人口供给规模、市场发育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他们会有所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清民 黄娟
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成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工业化的进程、农业自身的发展、政府行为、劳动者素质等角度,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经验总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杰,赵韩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世纪之初 ,面对 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何成功地实现转移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在战后初期 ,也曾遇到过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但日本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 ,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一个传统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到了高度现代化的人口产业结构 ,日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许多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农业劳动力转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安强 贾兵强 姜峥
“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归纳概括出其主要的动因,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科教兴村” 和谐社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王朝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模式。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划分为发达地区的区域内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转移和跨区域转移等三种模式。分析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中得到启示,为浙江及其他地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模式 “三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恒波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我国农村的小康建设中至关重要。英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 ,其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在综合评述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英国 农村 劳动力 转移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姝 韩学平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与中国同属于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现状相似。印度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凝滞状态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类型、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中国新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康新梅 吴碧波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必须面临的难题。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印度政府通过综合运用立法、开发职业培训计划等对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现象依然凸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态势。印度与中国同属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相似,因此,中国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可以充分借鉴印度的经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英
本文分析了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和日本的情况做了简单比较,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1)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处理好农业税减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3)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4)加强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日本 启示 农村剩余劳动力 政府 职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臣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枉和有效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克继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并通过研究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从农业内部和外部来拓展就业空间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日本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