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8)
2023(12065)
2022(9594)
2021(9067)
2020(7507)
2019(17083)
2018(17365)
2017(33584)
2016(18585)
2015(20923)
2014(21077)
2013(20329)
2012(18264)
2011(16488)
2010(17054)
2009(16089)
2008(15833)
2007(14346)
2006(12886)
2005(11851)
作者
(52185)
(44321)
(43495)
(41694)
(27639)
(20913)
(19812)
(17148)
(16629)
(15471)
(15081)
(14813)
(14124)
(13996)
(13696)
(13342)
(12955)
(12843)
(12551)
(12547)
(11144)
(10899)
(10732)
(10244)
(9940)
(9898)
(9866)
(9664)
(8955)
(8562)
学科
(76557)
经济(76446)
(58554)
管理(50958)
(47041)
(37643)
企业(37643)
农业(31232)
方法(29562)
数学(26231)
数学方法(25667)
业经(22670)
中国(21140)
(20060)
(18380)
(14662)
地方(14250)
(13649)
(13241)
(13022)
银行(13003)
(12569)
贸易(12561)
(12481)
(12280)
(12117)
金融(12115)
(11954)
理论(11317)
技术(11066)
机构
学院(262546)
大学(258739)
(109351)
经济(107074)
管理(100573)
研究(88962)
理学(86512)
理学院(85630)
管理学(83868)
管理学院(83410)
中国(70240)
(60330)
(54559)
科学(53322)
(50414)
农业(46004)
(45126)
业大(43961)
中心(41804)
(41311)
研究所(40553)
财经(38832)
(35204)
(33897)
北京(33876)
师范(33593)
经济学(32567)
(32017)
(31445)
经济学院(29200)
基金
项目(173359)
科学(137005)
研究(129218)
基金(125456)
(109136)
国家(108176)
科学基金(92779)
社会(82833)
社会科(78163)
社会科学(78145)
(68990)
基金项目(65889)
教育(59053)
自然(58550)
自然科(57160)
自然科学(57149)
(56914)
自然科学基金(56113)
编号(54155)
资助(50895)
成果(43740)
重点(39026)
(38811)
(37972)
课题(37127)
(37010)
(35877)
国家社会(34293)
创新(33616)
(33613)
期刊
(128999)
经济(128999)
研究(76130)
(63699)
中国(58649)
农业(42835)
学报(39704)
科学(38475)
(38314)
管理(35480)
大学(31883)
学学(30228)
教育(29070)
(28751)
金融(28751)
业经(26333)
技术(23669)
(21219)
财经(18814)
经济研究(18101)
问题(17980)
(16074)
农村(15029)
(15029)
(14524)
农业经济(14413)
世界(14395)
现代(12909)
技术经济(12824)
统计(12635)
共检索到40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刘轶  
日本的农地规模化制度主要包括放松土地占有限制、解除农地租赁限制、允许公司法人进入农业、实行土地流转激励政策、培养安定高效的农业经营体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户均土地面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机制良好、规模化经营体增加等。但也有不达预期之处,如设定的农户经营土地规模没有达到、农户兼业化严重、农民老龄化突出等。鉴于此,我国应借鉴日本农地规模化经验,采取促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霞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培植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建立健全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其农地规模化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应借鉴日本这一发展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晓莎  
美国自建国以来,农地生产规模经历了扩张、限制及再扩张的过程,除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了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的凸显而使得农地规模受到限制以外,美国农地生产规模都是在持续的扩大。本文将美国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影响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自由放任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强化干预阶段和再次重视市场自由化阶段。研究发现:美国农地规模的演变历史是一部美国政府不断渗透、干预农业的历史,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了美国自建国以来至今,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来思考中国农地规模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政  
全面理解农地开发规模化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以片面扩大农地耕种面积为增收目标的外扩规模型,或以单纯提高小块土地面积上生产要素追加量的内增规模型开发的观念是极端重要的。通过对美国农地开发规模化的实证研究,认为美国农地开发是立足国内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克服资源约束,将以机械技术为特点的农地外扩规模开发与生物良种技术为标志的内含规模开发很好结合的成功典范,这无疑对我国当前农村如何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实施适度的农地开发规模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户家庭在经营规模上的内在潜能、增加农户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对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对策进行分析 ,并结合作者在日本松本市进行的专业农户的访问资料 ,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一国农业实现专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即使对于人多地少的国家也不应该放弃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努力。同时指出 ,根据日本的经验 ,我国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必须扶植中介组织 ,促进土地流转 ;通过培育各类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 ,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王乐  赵敏娟  罗丹  
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既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地流转机制创新及其效率增进的客观要求。论文在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农地经营权资本化驱动农地规模化的内在机理,从模式诞生背景、模式主要特征、模式实践效果等层面,对比分析了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农村"土地银行"等为代表的几种农地经营权资本化运作模式的特点,提出通过培育农地经营权资本化的有利环境,来克服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速农地规模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张媞  
日本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农业发展状况使其必须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日本实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包括:发展自立经营农户、同时倡导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流转、实行具有偏向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体等,我国借鉴日本的经验可采取如下农地规模化措施: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变动农地规模化政策;重点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打消农户的失地疑虑;围绕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实行激励土地流转的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交易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士云  江激宇  栾敬东  兰星天  方迪  
本文运用1900—2010年美国数据和1930—2010年日本的数据,分析了美国、日本的农场数量、农户数量、耕地规模和农业政策的变化过程。美国、日本的农场/农户数量都经历了从快速减少到缓慢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过程,两国几乎都用了3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农场数量的快速减少及其规模化过程。两国农业最主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和农户,而在日本兼业农户占农户数量的主体地位。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美国和日本政府运用农业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并采取了信贷支持、价格补贴、土地流转等促进政策,鼓励和诱导家庭农场规模适度扩大。中国农业快速规模化的进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及政府积极政策影响下可能只需要20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玲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发展实际困境的现实所需,也是我国农业紧跟世界发展形势、提升农业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作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文章以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为例,全面探讨了对我国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玲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发展实际困境的现实所需,也是我国农业紧跟世界发展形势、提升农业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作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文章以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为例,全面探讨了对我国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借鉴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