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5)
- 2023(4031)
- 2022(3319)
- 2021(3083)
- 2020(2559)
- 2019(5684)
- 2018(5748)
- 2017(11615)
- 2016(6242)
- 2015(6646)
- 2014(6639)
- 2013(6728)
- 2012(6073)
- 2011(5772)
- 2010(5878)
- 2009(5629)
- 2008(5500)
- 2007(5132)
- 2006(4769)
- 2005(4216)
- 学科
- 农(43271)
- 济(29256)
- 经济(29236)
- 农业(28769)
- 业(26684)
- 业经(11480)
- 管理(10726)
- 农业经济(9655)
- 制(8955)
- 村(8811)
- 农村(8807)
- 地方(7957)
- 发(7588)
- 方法(7379)
- 中国(6961)
- 数学(6928)
- 银(6923)
- 银行(6922)
- 数学方法(6893)
- 土地(6717)
- 行(6659)
- 发展(6581)
- 展(6579)
- 企(6531)
- 企业(6531)
- 劳(6522)
- 劳动(6522)
- 农业劳动(6262)
- 人口(6088)
- 收入(5989)
- 机构
- 学院(87706)
- 大学(81659)
- 济(41129)
- 经济(40447)
- 农(38657)
- 管理(35440)
- 理学(30828)
- 理学院(30614)
- 管理学(30251)
- 管理学院(30109)
- 研究(29855)
- 农业(29049)
- 中国(27245)
- 业大(20933)
- 农业大学(17261)
- 科学(17005)
- 京(16077)
- 中心(15780)
- 所(15368)
- 财(15023)
- 江(14128)
- 业(13946)
- 经济管理(13851)
- 研究所(13643)
- 发(11948)
- 财经(11606)
- 省(11566)
- 州(10977)
- 发展(10893)
- 经济学(10883)
- 基金
- 项目(57659)
- 研究(45718)
- 科学(45594)
- 基金(41404)
- 家(35045)
- 国家(34615)
- 社会(30384)
- 科学基金(29843)
- 社会科(28323)
- 社会科学(28317)
- 省(24772)
- 农(24502)
- 基金项目(22551)
- 编号(20526)
- 划(18663)
- 教育(18610)
- 自然(17142)
- 自然科(16716)
- 自然科学(16714)
- 自然科学基金(16411)
- 资助(15422)
- 成果(15384)
- 发(14555)
- 业(13217)
- 部(13140)
- 课题(12798)
- 制(12668)
- 发展(12450)
- 国家社会(12334)
- 展(12249)
共检索到13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日本农协制度是明治后期(1889—1914)从西欧引进的,但受当时德国信用合作社的影响更大。因此,可以说日本农协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经营信用业务。(注1)现在日本农协的信用业务布满全国农村以及城市郊区,其信用资本成为日本金融界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农协的信用业务也是整个农协经济的中流砥柱。下面从农协组织中的信用业务,农协经营中的信用业务,农家的资金运转中的农协信用业务三个方面来谈农协信用事业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杰 李佩哲 彭建仿
运用经典的剩余控制权理论,分析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风险防控的治理机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农协内部信用合作治理成功的表面原因在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设计保证了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及绩效的提升;深层次原因在于,日本农协内外部治理实现了投入与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匹配。即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支持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了投入与控制的相匹配,而基层农协信用合作通过社员的资格认定及权利确定、总会民主治理、完善具体的治理设计有效实施剩余控制权,并通过相匹配的社员剩余索取权分配,实现了信用合作的有效运作。该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三位一体"的信用合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胜勋 村上直树
北海道是日本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农协对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士幌农协是一个极为珍贵的成功案例,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士幌农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乃至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士幌农协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加工业务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士幌农协在太田宽一先生的领导下开始介入马铃薯淀粉加工,以后逐步扩展至马铃薯食品加工等。士幌农协农产品加工业务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在于:原料的确保、与民营食品公司的合作以及对会员的利润返还。
关键词:
农协 农产品加工 太田思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月英 陈家骥
伴随着日本农协的改革发展,农协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地方特色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以日本鸟取县的调查为依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鸟取中央农协东乡梨选果场为个案,对日本农协的组织体制改革、农协所举办的事业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日本 农协 农业 组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艾云航
作者根据对日本农村的考察,论述了日本农协的发展概况、特点,农协为农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农协与政府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强
农业协同组合(简称为“农协”)是日本农村中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它依靠会员间的“协同”(合作)来进行与农业经营和生活有关的各种事业,包括对农业经营的指导、农产品销售、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采购、信贷和保险、农产品加工、提供农户共同利用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卫生福利等。从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协同组织法》以来,农协在政府倡导和鼓励下,已遍布全国农村。形成了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其基本单位由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应恒 李强 耿献辉
日本农协在日本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是日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力量。但是随着国际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日本国内农业劳动力的老化,日本农协在当今社会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日本农协在规模、结构和运营机制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这些变化对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农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新动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钢军
本文全面论述了日本农协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措施,分析了日本农协与我国供销社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目标,提出了创新体制、重组网络、重塑功能的思路和重点。
关键词:
日本农协 考察 思考 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芳
简论日本农协之变革赵芳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日本农村生产和会员生活的组织者,也是日本政府在农村的主要社会支柱。它作为使分散经营的农业与大市场接轨的主要媒体,曾经对日本农业现代化发挥过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营环境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显刚 石敏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国庆
日本农协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曲国庆最近,应日本亚洲农业协同组合振兴机关邀请,对日本农协的发展情况、管理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考察,收获很大。本人认为,日本农协对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日本农协的发展情况日本农协是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仲民 奇峰 马军虎
根据中央关于重视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的精神,建议试点推行一个类似日本农协的多层次、多成份、外向型、股份制、联合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实体——中国农业社会股份合作服务社,简称中国农社或农社。 这是从未来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应采取“依附式小农场(如日本)”的角度提出的,即家庭小农场加社会化大服务,前者依附于后者,将农户经营的小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醒男
本文尝试运用当代政治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和工具,对日本农协的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论文通过对日本农协特点与本质的认识,指出某些反市场原理的因素促成了农协的产生与存续;虽然中日两国的农村和农业在若干方面存有相似,但并不能说明农协模式在我国具备推广的条件,许多制约因素的存在,决定了目前这仅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论模式。
关键词:
农协 合作经济组织 日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薛桂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