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9)
2023(2944)
2022(2417)
2021(2387)
2020(1976)
2019(4350)
2018(4387)
2017(8986)
2016(4966)
2015(5386)
2014(5375)
2013(5531)
2012(5103)
2011(4808)
2010(4916)
2009(4700)
2008(4699)
2007(4534)
2006(4208)
2005(3734)
作者
(13978)
(12538)
(11880)
(11322)
(7332)
(5974)
(5313)
(4797)
(4587)
(4244)
(4194)
(3925)
(3800)
(3739)
(3698)
(3675)
(3518)
(3494)
(3403)
(3263)
(3204)
(3167)
(3059)
(3015)
(2840)
(2835)
(2802)
(2563)
(2542)
(2536)
学科
(43079)
农业(28649)
(24824)
经济(24806)
(24690)
业经(11293)
农业经济(9539)
(8793)
农村(8789)
(6916)
土地(6847)
(6623)
管理(6613)
(6476)
劳动(6476)
农业劳动(6266)
发展(6096)
(6095)
(6076)
人口(5965)
收入(5777)
动力(5748)
劳动力(5710)
农业人口(5665)
方法(5644)
分配(5480)
地方(5456)
中国(5432)
建设(5333)
方针(5282)
机构
学院(74365)
大学(68327)
(37968)
(35510)
经济(34943)
管理(29575)
农业(28502)
研究(26129)
理学(25675)
理学院(25504)
管理学(25219)
管理学院(25103)
中国(22161)
业大(19796)
农业大学(16989)
科学(15034)
(13876)
(13671)
(13619)
中心(13133)
经济管理(12622)
研究所(12427)
(12373)
(12206)
(10965)
(10750)
发展(9860)
(9845)
科学院(9660)
财经(9381)
基金
项目(47159)
研究(37970)
科学(36935)
基金(33447)
(28555)
国家(28139)
社会(24658)
(24210)
科学基金(23725)
社会科(22857)
社会科学(22850)
(20343)
基金项目(18296)
编号(17701)
(15028)
教育(15000)
自然(13511)
成果(13172)
自然科(13132)
自然科学(13130)
自然科学基金(12900)
资助(12350)
(12013)
(11980)
(10999)
(10865)
农业(10841)
课题(10530)
(10470)
(10241)
期刊
(50347)
经济(50347)
(46349)
农业(31296)
研究(19537)
中国(17635)
业经(16358)
(13663)
农业经济(13052)
农村(12813)
(12813)
学报(11621)
科学(11618)
(11213)
金融(11213)
大学(9908)
学学(9767)
农村经济(8558)
问题(8122)
世界(7699)
(7116)
经济问题(6991)
(6302)
管理(5963)
社会(5924)
技术(5715)
社会科(5586)
社会科学(5586)
业大(5124)
农业大学(4905)
共检索到117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芳  
日本农业经营法人化及其意义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赵芳日本农业经过战后的农地改革以及60年代初农业基本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如今农业继承人不足、农户经营脆弱、耕作粗放等问题日趋严重。在农业生产环境激烈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新农业发展方向是个重大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关子  
日本村落营农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日本农业生产的主体之一。村落营农组织源于日本村落协调劳动的传统,由战后兴起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转化而来。在日本推行自立经营的努力受到挫折之后,村落营农组织为日本政府所重视,在政策推动下其也表现出了法人化趋势。本文在分析村落营农组织及其法人的经济与社会功效后,认为其在不触动土地产权的情况下推进了农地的有效利用,并成为维持农村基层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载体,其经验值得中国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芳  褚小华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本文以日本北海道实地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北海道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的发展模式,研究结论与建议对我国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平方  杨秀玉  
经营规模小、零散分布的"自作小农"组织代表着日本农业经营组织①的绝大多数,但21世纪以来,日本农业在适应国际与国内经营环境变化过程中,承担着农业生产总产值绝大部分份额、具有独自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开始成长。本文通过剖析日本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成长及其具有的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婕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迫切要求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本文以人少地多型的美国和人多地少型的日本为例,从农业经营规模、生产经营制度、社会化服务3个方面对比分析其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特征,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方式的经验,结合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素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与综合化水平;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等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婕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迫切要求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本文以人少地多型的美国和人多地少型的日本为例,从农业经营规模、生产经营制度、社会化服务3个方面对比分析其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特征,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方式的经验,结合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素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与综合化水平;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等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强  赵海  
近年来,日本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家庭经营体不断减少、组织经营体比重增加、农业法人经营初具规模、农业生产联合组织加快组建。在此基础之上,日本初步构建了一个结构明确、功能互补、动态调整的农业经营体系。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以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韩笑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农产品进口份额较大和食物供给率处于持续下降水平的国家。为了强化农业实力与提高农业竞争力,日本各时期农业政策中有关培育"农业承担主体"政策也在不断适应国内外农业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立农业经营"、"核心农户"到"高效率、稳定农业经营体"政策培育方向的转化。特别是1992年"新政策"提出培育"高效率、稳定农业经营体"的政策方向,揭示着日本农业政策重心转向"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日本各时期农业政策中有关"农业承担主体"政策内容及其变化的阐述,剖析日本农业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确认日本农业经营的新展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家骥  杨国玉  武小惠  
农业经营大户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指农村中自筹资金能力较强、产业选择和产品定位符合市场需求、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能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和销售渠道较稳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大户包括家庭经营制的个体大户、雇工经营制的农场大户、合作(合伙)经营制的组织大户和公司经营制的企业大户四种类型。农业经营大户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种经营方式体现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娟  周琼  曾玉荣  
日本农业经营的最大问题是农业人口的老龄化、农业接班人不足和农地抛荒面积的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从农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者(体)培养、农业安定经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形成了家庭经营、法人化经营、村落营农及"认定农业者"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应的制度环境。本文从日本农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相结合的视角,介绍了自耕农、核心农户、法人化、村落营农及认定农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的演变历程,并分析了现阶段农业安定经营对策。日本农地制度改革是推进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农业经营者能力培养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安定经营对策是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清水徹朗  乔禾  
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以来,通过召开产业竞争力会议及规制改革会议等推行了一系列重视市场经济的政策,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同时也在日本复兴战略中提出了成长战略的具体政策。农业方面提出了"进攻型农林水产业"的计划,此外设立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改革粮食制度、改革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与农业委员会等措施也在快速推进中。本文将简要分析安倍晋三政权的农业政策,旨在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日本农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天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1962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以《农地法》的法律形式而创设,经过后续不断修改完善和实践促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事组合法人、合名公司与合资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多种形态,并且明晰了法人要件、事业要件、成员要件、业务执行役员要件,再配之财政、金融、中介服务措施,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益。中国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其与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需要有机借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法律体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资格和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扶持、保障与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培育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此解决当前中国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力较低等现实困境,推进"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破解与可持续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