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4)
- 2023(9516)
- 2022(8067)
- 2021(7865)
- 2020(6476)
- 2019(14504)
- 2018(14566)
- 2017(27614)
- 2016(16062)
- 2015(17984)
- 2014(18190)
- 2013(17475)
- 2012(16570)
- 2011(15312)
- 2010(15955)
- 2009(14744)
- 2008(14603)
- 2007(13645)
- 2006(12496)
- 2005(11181)
- 学科
- 济(57374)
- 经济(57295)
- 业(47167)
- 农(46533)
- 管理(36791)
- 农业(30812)
- 企(26059)
- 企业(26059)
- 业经(17617)
- 中国(17512)
- 方法(17040)
- 制(16249)
- 数学(14491)
- 数学方法(14192)
- 策(14064)
- 财(14012)
- 学(13867)
- 地方(13104)
- 体(12122)
- 银(11749)
- 银行(11713)
- 理论(11505)
- 及其(11348)
- 行(11337)
- 贸(10653)
- 贸易(10650)
- 发(10493)
- 融(10486)
- 金融(10478)
- 农业经济(10440)
- 机构
- 学院(226162)
- 大学(219730)
- 济(89507)
- 经济(87293)
- 研究(84615)
- 管理(80192)
- 理学(67628)
- 理学院(66849)
- 管理学(65507)
- 中国(65204)
- 管理学院(65106)
- 农(62275)
- 科学(52075)
- 农业(47952)
- 京(47681)
- 所(45198)
- 财(42136)
- 业大(40939)
- 研究所(40838)
- 江(38903)
- 中心(38690)
- 范(32365)
- 师范(32000)
- 财经(31462)
- 北京(29818)
- 州(29779)
- 院(29763)
- 省(29567)
- 农业大学(29062)
- 经(28434)
- 基金
- 项目(143097)
- 科学(110425)
- 研究(109750)
- 基金(98791)
- 家(86674)
- 国家(85761)
- 科学基金(70916)
- 社会(65266)
- 社会科(61124)
- 社会科学(61106)
- 省(59103)
- 教育(51138)
- 基金项目(51129)
- 划(48932)
- 编号(48440)
- 自然(44450)
- 自然科(43356)
- 自然科学(43339)
- 自然科学基金(42551)
- 成果(41404)
- 资助(40766)
- 课题(34844)
- 农(33881)
- 重点(32745)
- 发(32661)
- 部(31779)
- 创(29440)
- 性(29094)
- 年(28313)
- 创新(27424)
- 期刊
- 济(114408)
- 经济(114408)
- 研究(69140)
- 农(66199)
- 中国(56495)
- 农业(44533)
- 学报(38841)
- 教育(35438)
- 科学(34799)
- 财(30256)
- 大学(29721)
- 学学(28044)
- 融(27923)
- 金融(27923)
- 管理(27137)
- 业经(24340)
- 业(21332)
- 技术(20586)
- 问题(15589)
- 农村(14963)
- 村(14963)
- 经济研究(14868)
- 财经(14856)
- 农业经济(14407)
- 版(13926)
- 世界(13468)
- 经(12753)
- 业大(11951)
- 职业(11298)
- 经济问题(11197)
共检索到364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娟 周琼 曾玉荣
日本农业经营的最大问题是农业人口的老龄化、农业接班人不足和农地抛荒面积的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从农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者(体)培养、农业安定经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形成了家庭经营、法人化经营、村落营农及"认定农业者"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应的制度环境。本文从日本农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相结合的视角,介绍了自耕农、核心农户、法人化、村落营农及认定农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的演变历程,并分析了现阶段农业安定经营对策。日本农地制度改革是推进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农业经营者能力培养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安定经营对策是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中国特殊的国情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急剧衰落,留下生产力真空,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由于脱离中国国情,导致异化问题,非粮化问题,精英俘获问题,资源配置扭曲问题严重,并对真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挤出效应,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大力推进耕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地制度改革,使城乡生产要素更自由地流动,我们才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过渡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转化创造良好条件,并防止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过快衰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中国特殊的国情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急剧衰落,留下生产力真空,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由于脱离中国国情,导致异化问题,非粮化问题,精英俘获问题,资源配置扭曲问题严重,并对真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挤出效应,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大力推进耕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地制度改革,使城乡生产要素更自由地流动,我们才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过渡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转化创造良好条件,并防止传统农业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峰 刘菊 王海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也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农业大省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发展实践和成功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遵循规律、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服务指导是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成功特征,这对其他类似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政策设计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轶歆 霍学喜 孔荣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探寻政策演变与实践响应拟合程度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厘清政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位、要素供给和发展导向方面的变化;利用软件Citespace以文献计量分析法剖析主体培育的现实困境,识别、评价政策目标与实践响应偏差。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经历了发展摸索期和创新探究期两个阶段,政策供给呈现第一阶段要素匹配平衡和第二阶段要素匹配乏力的特点;两阶段内实践发展对政策演变追踪程度较高,实践反馈出主体培育多元化需求,并在主体发展路径讨论上有效补益于后续政策制定;在政策对主体实践矛盾性分析方面存在定位与定性不平衡、金融资源普适性与区域性不平衡以及经济诉求与治理诉求不平衡问题。本文深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与实践响应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下阶段性状态的研究,明确了宏观政策对培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期实践对政策倒逼的现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小勇 张巍巍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应予以矫正。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政府应恢复工商资本农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地位,积极培育在乡小农为新型农业职业农民,消减和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促进种养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带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芳 褚小华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本文以日本北海道实地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北海道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的发展模式,研究结论与建议对我国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日本 北海道 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组织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成浩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三农"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金融政策支持存在政府财政补贴扶持不足、金融支持机制设施不健全、融资产品和服务少、保险保障效果低、政策评估和监管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金融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完善信贷政策、增强财税扶持幅度、健全金融基础设施机制、创新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和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思冰
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说明中央对发展现代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15年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的意见》,该文件提出的三个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苏州现代农业上新台阶。文章在此背景下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苏州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天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1962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以《农地法》的法律形式而创设,经过后续不断修改完善和实践促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事组合法人、合名公司与合资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多种形态,并且明晰了法人要件、事业要件、成员要件、业务执行役员要件,再配之财政、金融、中介服务措施,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益。中国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其与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需要有机借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法律体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资格和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扶持、保障与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培育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此解决当前中国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力较低等现实困境,推进"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破解与可持续演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攀柱
日本林业经营主体主要有林家、森林组合和民间公司等组织,本文通过梳理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其扶植政策的展开过程,厘清了其政策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产生的效果以及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当前日本政府及专家学者对林业经营主体确立的不同观点,阐明了其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林业经营主体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林农、农民合作社、林业经营大户和工商企业扶植政策的借鉴点,以期有利于中国林业经营主体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冬 郑风田 彭军 内海真一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韩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为例,总结并思考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历程与经验,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转、政府扶持、社会化服务、新型农民建设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农协 家庭农场 国外经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方达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首先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并明确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重要目标,其本质是在更大范围内为资金进入农村土地经营领域提供渠道,解决农业经营资金短缺与效率不足问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制度支持。其次,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面临着"吃不下"的经营权、"分不清"的经营权和"拿不到"的经营权困境。最后指出要从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引入PPP模式等途径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