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3)
2023(10676)
2022(8257)
2021(7354)
2020(6207)
2019(13405)
2018(13586)
2017(26377)
2016(14257)
2015(15857)
2014(15909)
2013(15534)
2012(13750)
2011(12056)
2010(12402)
2009(11831)
2008(12102)
2007(11273)
2006(10219)
2005(9493)
作者
(40297)
(34101)
(33848)
(31837)
(21536)
(16328)
(15270)
(13254)
(12877)
(12014)
(11679)
(11381)
(11000)
(10764)
(10509)
(10158)
(9988)
(9956)
(9864)
(9682)
(8568)
(8535)
(8361)
(7974)
(7740)
(7612)
(7587)
(7535)
(6831)
(6751)
学科
(80151)
(63662)
企业(63662)
(63272)
经济(63182)
管理(51504)
(44858)
农业(29866)
业经(28457)
方法(23145)
(21285)
中国(17512)
(16379)
财务(16362)
财务管理(16350)
数学(15711)
数学方法(15627)
企业财务(15465)
技术(15340)
(14814)
(14105)
(12604)
(11887)
(11633)
理论(11476)
(10981)
地方(10940)
企业经济(10521)
(10513)
贸易(10506)
机构
学院(210395)
大学(200525)
(91617)
经济(90025)
管理(85580)
理学(73371)
理学院(72759)
管理学(71857)
管理学院(71496)
研究(66716)
中国(55166)
(50613)
(41100)
(41020)
科学(38957)
农业(38288)
业大(34771)
(34479)
(33641)
财经(32244)
中心(31561)
研究所(30185)
(29236)
经济学(26446)
(26317)
经济管理(26066)
北京(24928)
(24608)
师范(24406)
经济学院(23990)
基金
项目(135084)
科学(108745)
研究(102605)
基金(98943)
(84786)
国家(83840)
科学基金(73770)
社会(68138)
社会科(64183)
社会科学(64167)
(55443)
基金项目(53212)
自然(45765)
自然科(44752)
自然科学(44745)
教育(44508)
自然科学基金(44003)
(43698)
编号(42805)
资助(37594)
(34640)
成果(32600)
(31127)
(31124)
(29827)
重点(29813)
(29629)
创新(28177)
国家社会(28061)
(28047)
期刊
(115078)
经济(115078)
研究(59343)
(54971)
中国(42128)
农业(36926)
(33520)
管理(33398)
科学(30104)
学报(28718)
业经(26751)
大学(23314)
学学(22548)
(22120)
金融(22120)
技术(19567)
(19371)
教育(16545)
经济研究(15786)
财经(15763)
问题(15732)
农村(14030)
(14030)
农业经济(13830)
(13630)
世界(13052)
技术经济(12680)
现代(12116)
(11426)
商业(11143)
共检索到32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秀清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的发展,大多都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他们在进入现代农业之前,都先后发生过一系列变革和过渡。由于各国所处的条件不同,采取的形式也就各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美国农业发展是沿着“美国式”道路发展起来的,德国走的是“普鲁士式”道路,英国则是“古典式”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农民和农村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短板"。日本是从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等收入国家、而后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典型经济体。吸收和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与推动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伴随经济发展,日本农业在国民产值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日本始终将农业置于国家战略安全高度,走适合本国农业特点的道路。日本农户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种的培育,从源头上打造精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罗静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是程度最深,差距最大、缓解最慢。本文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就是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小型机械运用为方式、生物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完整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顾益康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命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按照"四化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快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准确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准确定位和科学内涵是探索其实现路径的重要前提。作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查振祥  
本文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经济资源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再分配过程,是工业化在农业中引起的连锁反映和农业对工业化的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三组经济资源的对流运动:(1)农业机械装备与就业人口的对流运动。(2)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手段与商品农产品的对流运动。(3)资金的对流运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都体现了这个本质特征。我国的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这种经济资源的对流运动还处在初期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待于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本身的能动作用,并根据工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长江  袁克忠  
本文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产业经济后果,并提出了6点逻辑性结论或称之为农业现代化设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王冰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地强调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劳 动力的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而必须从产业整体角度去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天和  张郅政  黄述义  陈和明  
苏南(指苏、锡、常三市,下同)是我国农村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和较为发达的农业,相互联系互为促进共同推动了苏南农村现代化的发展。90年代如何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阻滞现代生产要素的采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意味着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需要突破传统农地规模经营思路,探寻中国道路。农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开拓出新空间。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即由专业化的服务供应商为小农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的生产要素支持或者托管服务,可弥补小农户的禀赋局限,促使其以迂回投资的方式采纳现代高效的生产要素。这是不同于美国与日本“资本型农业”的“第三条道路”。由社会化而引入的现代生产要素、企业家能力与组织方式,可视为“大国小农”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要性变革。文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的专栏文章做了简要介绍,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要性变革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荣德  吴耀良  唐金虎  胡耀昌  
本文主要在总结回顾试验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阻滞现代生产要素的采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意味着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需要突破传统农地规模经营思路,探寻中国道路。农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开拓出新空间。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即由专业化的服务供应商为小农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的生产要素支持或者托管服务,可弥补小农户的禀赋局限,促使其以迂回投资的方式采纳现代高效的生产要素。这是不同于美国与日本“资本型农业”的“第三条道路”。由社会化而引入的现代生产要素、企业家能力与组织方式,可视为“大国小农”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要性变革。文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的专栏文章做了简要介绍,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要性变革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