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2572)
2022(10000)
2021(9169)
2020(7546)
2019(16763)
2018(16652)
2017(32993)
2016(17826)
2015(19672)
2014(19608)
2013(19189)
2012(17371)
2011(15380)
2010(15893)
2009(15215)
2008(15305)
2007(14114)
2006(12885)
2005(11831)
作者
(48467)
(40718)
(40353)
(38272)
(26066)
(19253)
(18297)
(15644)
(15443)
(14697)
(13835)
(13422)
(13181)
(12891)
(12626)
(12316)
(11993)
(11871)
(11779)
(11696)
(10237)
(10099)
(9904)
(9478)
(9297)
(9170)
(9137)
(8930)
(8192)
(8078)
学科
(87729)
(76992)
经济(76889)
(70219)
企业(70219)
管理(63156)
(46452)
农业(30931)
业经(30241)
方法(28388)
(26243)
中国(21722)
数学(20708)
数学方法(20522)
(18821)
(18629)
财务(18600)
财务管理(18580)
(18451)
企业财务(17606)
技术(16707)
地方(14644)
(14381)
贸易(14372)
(14305)
(14032)
(13752)
(13254)
理论(13122)
(12330)
机构
学院(256711)
大学(246911)
(115143)
经济(113040)
管理(105470)
理学(90085)
理学院(89333)
管理学(88246)
管理学院(87774)
研究(82141)
中国(68439)
(54326)
(52590)
(50486)
科学(44793)
财经(41889)
(41613)
(40299)
农业(39588)
中心(39350)
(38006)
业大(37761)
研究所(35687)
经济学(33767)
(32133)
北京(31235)
经济管理(30731)
(30517)
经济学院(30490)
师范(30319)
基金
项目(161532)
科学(130353)
研究(125873)
基金(118455)
(99906)
国家(98802)
科学基金(87546)
社会(83540)
社会科(78912)
社会科学(78894)
(64724)
基金项目(62269)
教育(55723)
自然(53154)
编号(52737)
自然科(51988)
自然科学(51979)
(51500)
自然科学基金(51123)
资助(46804)
成果(42122)
(37060)
(36739)
(36585)
(36383)
课题(35162)
重点(35110)
国家社会(34269)
(33952)
(33276)
期刊
(141603)
经济(141603)
研究(77214)
(56544)
中国(52454)
(43582)
管理(41689)
农业(37958)
科学(32569)
(32130)
金融(32130)
学报(30573)
业经(29840)
大学(25624)
学学(24425)
技术(23280)
教育(23246)
财经(20754)
经济研究(20468)
(19810)
问题(18917)
(17925)
世界(15688)
农村(15057)
(15057)
技术经济(14777)
农业经济(14514)
现代(14279)
(13248)
商业(12930)
共检索到399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洲  高强  
日本建设世界农业强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离不开系列农业政策的扶持。通过梳理可知,日本政府主要从两条路径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共同利用的农机购买提供补贴,并为农户购机提供融资,在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达到较高机械化水平后购机补贴逐步退出,现阶段只在少数地区和环节保留,最终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的支持政策。二是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机械紧急开发事业,积极推动产学研推一体化,通过规范种植标准和促进零部件通用化等方式,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装备基础。通过消费端和供给端两类政策的引导与支持,逐步形成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中国应该借鉴日本建立多元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体系、动态调整购置补贴范围及比例、积极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机具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补齐农机装备短板等有效做法,进一步优化现行农机支持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易中懿  曹光乔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其和  方娜  廖兴红  田姗  
农机户处于整个农机化价值链的终端,是实现农机化的主体,其对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最有发言权。因此,了解农机户对终端政策的评价是农机化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00余农机户进行入户访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满意度线性回归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农机用户对终端政策满意比例很高,但满意强度一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莉  张宗毅  
本文从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机贷款贴息政策、培训措施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扶持政策,并对照比较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虽然当前我国粮食产出结构性过剩,但是在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与应对未来消费需求增加的宏观情境下,更需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下滑。农业机械化作为粮食产出的关键影响因子,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都忽略了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出之间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全部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县级层面"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方法,衡量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弹性为1.28。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含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应成为保障粮食产能的一项重要政策抓手,这就需要攻克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着力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继续推进与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孔祥智  周振  路玉彬  
在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细碎化,单户农户无力购买农机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下,农机手供给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购买服务"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率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与配套服务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继续推动薄弱地区农机化建设,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配套服务机制,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莉  张宗毅  
本文从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机贷款贴息政策、培训措施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扶持政策,并对照比较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明栋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农业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但因家庭经营的局限,客观上造成了对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机具总量虽有较大发展,但养机户根据利之大小确定机之所往,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导致机为农服务很困难。据某村调查,所有购机户购机目的并不在于直接服务农业,而是以投向非农产业为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启高  
通过对日本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和技术开发方向的分析,认为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注意新型农业机械应用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开发方向有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丽娟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考察了以美国、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经验,为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