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0)
2023(13479)
2022(11372)
2021(10486)
2020(8964)
2019(20507)
2018(20160)
2017(39933)
2016(21856)
2015(24370)
2014(24435)
2013(24451)
2012(22855)
2011(20499)
2010(21065)
2009(20219)
2008(20510)
2007(19095)
2006(17020)
2005(15386)
作者
(62979)
(52852)
(52699)
(50194)
(33647)
(25170)
(24037)
(20595)
(19686)
(19045)
(17992)
(17591)
(16908)
(16658)
(16456)
(16222)
(16062)
(15519)
(15311)
(15227)
(13364)
(13069)
(12907)
(12147)
(11956)
(11941)
(11917)
(11654)
(10684)
(10645)
学科
(95236)
经济(95118)
(93646)
(75398)
企业(75398)
管理(72376)
(47777)
方法(40748)
数学(32301)
数学方法(31971)
农业(31535)
业经(31138)
(29827)
中国(24271)
(21161)
(20683)
财务(20653)
财务管理(20622)
企业财务(19492)
(19463)
(18562)
贸易(18556)
技术(18273)
(18067)
地方(17282)
(16533)
理论(15634)
(15347)
(15108)
(14988)
机构
学院(322938)
大学(315728)
(140512)
经济(137730)
管理(129312)
理学(110587)
理学院(109507)
管理学(108017)
管理学院(107411)
研究(105312)
中国(84535)
(65714)
(65365)
(65322)
科学(61450)
(53862)
(51724)
财经(51067)
农业(50513)
中心(49783)
业大(49107)
研究所(48188)
(46165)
经济学(41982)
北京(40901)
(40145)
(39834)
师范(39521)
经济学院(38011)
财经大学(36929)
基金
项目(203473)
科学(161548)
研究(153324)
基金(147809)
(126338)
国家(125063)
科学基金(108535)
社会(98717)
社会科(93247)
社会科学(93220)
(81116)
基金项目(77997)
教育(69043)
自然(68221)
自然科(66638)
自然科学(66618)
(66313)
自然科学基金(65482)
编号(64178)
资助(59835)
成果(51834)
(45820)
(45181)
重点(44814)
(44551)
(42994)
课题(42925)
创新(40929)
国家社会(40057)
(39753)
期刊
(166617)
经济(166617)
研究(93781)
(66693)
中国(63880)
(52766)
管理(48394)
农业(44749)
学报(43989)
科学(43745)
(35340)
金融(35340)
大学(34485)
学学(32845)
业经(32679)
教育(29279)
技术(28766)
财经(25220)
经济研究(24341)
(23955)
问题(22317)
(21746)
技术经济(18609)
世界(17691)
(16791)
现代(16525)
(15982)
商业(15892)
农村(15623)
(15623)
共检索到49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农业所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小,尽管如此,作为农业政策之一的农业劳动力政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演变过程的梳理,分3个阶段对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归纳总结出了3个阶段农业劳动力政策分别具有扩张性、减缩性、反复性的特点,同时借鉴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农业劳动力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保持农业劳动力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有序引导农业劳动力人口平稳流动以及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杰,赵韩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世纪之初 ,面对 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何成功地实现转移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在战后初期 ,也曾遇到过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但日本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 ,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一个传统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到了高度现代化的人口产业结构 ,日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许多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随着日本少子化、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被称作老龄化"重灾区"的日本农业行业,其劳动力人口已经呈现出超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但降低了日本农业的行业竞争力,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地分析了日本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前,中国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老龄化的困扰,尤其是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提前应对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使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峰  杨汭华  朱俊峰  曹靖  
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农外流动,这给墨西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给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立新  
本文认为,托达罗的两部门理论主要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间接性,尽管发展城市传统部门会对城市环境和市容造成某些不利影响,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我国存在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走多元化、浅层次、渐进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增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城镇弹性就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赵一夫  
台湾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直到现在,台湾农业劳动力结构仍然处于继续调整的过程中,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拟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的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及台湾农政部门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对大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茂霞  赵肖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银华  柯宓  曹斌  IM Jeongbin  
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多年来实行引进外籍农业劳动力政策。基于本区域发展现状和特点,这三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制定政策方面各有侧重。欧盟对于外籍农业劳动力工作许可的有效期限较短,注重外籍农业劳动力的权益保障和职业培训。美国赋予外籍农业劳动力弹性入境期限,引进过程体现雇主主导、政府监督配合的自下而上型特征。韩国向外籍农业劳动力提供的签证种类多样且具有互补性,且因农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引进过程呈现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特征。此外,相较于欧盟和美国,韩国在引进外籍农业劳动力数量方面配额特征明显,对申请条件规定得更为具体且明确。鉴于此,本文建议在农业“用工荒”警报拉响前做好引进外籍农业劳动力的政策制度设计,同时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统计监测体系有效辅助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并充分利用人文及地理优势条件实现农业劳动力优化配置,以缓解中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实现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鸿  郭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臣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枉和有效办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迪良,吴崇源,刘化标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引导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是我们面临着的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温州经济格局的实质就是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通过兴办家庭工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农业中的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上去,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近几年来的事实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功  郑敬刚  
对比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显示了城市群中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未能协调互动以及城市群中九个城市协调互动程度的差异,揭示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造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服务业发展,创新构建制度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加速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舫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与启示张舫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和地区,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二战前,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奴役下,经济发展一分缓慢,农业劳动力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坚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胡坚一、概述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趋势之一──配弟-克拉克趋势,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首先转入第二产业,从而导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珊珊  王东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快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