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4)
- 2023(11880)
- 2022(10232)
- 2021(9631)
- 2020(8093)
- 2019(18744)
- 2018(18910)
- 2017(34948)
- 2016(19829)
- 2015(22540)
- 2014(22677)
- 2013(21901)
- 2012(20638)
- 2011(18571)
- 2010(19129)
- 2009(17969)
- 2008(17866)
- 2007(16170)
- 2006(14375)
- 2005(13083)
- 学科
- 济(75751)
- 经济(75631)
- 管理(57518)
- 业(50007)
- 企(41823)
- 企业(41823)
- 方法(31770)
- 数学(27302)
- 数学方法(26717)
- 农(21289)
- 制(20165)
- 财(19908)
- 中国(19850)
- 学(18764)
- 地方(17851)
- 业经(16770)
- 理论(14640)
- 体(14022)
- 农业(13722)
- 银(12468)
- 融(12453)
- 金融(12444)
- 银行(12431)
- 教育(12052)
- 环境(12024)
- 行(11838)
- 贸(11783)
- 贸易(11774)
- 务(11709)
- 财务(11655)
- 机构
- 大学(285459)
- 学院(281451)
- 济(105010)
- 经济(102258)
- 管理(101342)
- 研究(100830)
- 理学(86500)
- 理学院(85282)
- 管理学(83121)
- 管理学院(82588)
- 中国(74614)
- 京(64870)
- 科学(64074)
- 所(52562)
- 财(51539)
- 农(51264)
- 研究所(47584)
- 中心(45645)
- 江(45136)
- 业大(44553)
- 北京(41276)
- 范(40461)
- 农业(40330)
- 师范(39993)
- 财经(39712)
- 院(36721)
- 经(35715)
- 州(35707)
- 省(32441)
- 师范大学(32223)
- 基金
- 项目(188244)
- 科学(146849)
- 研究(136137)
- 基金(134417)
- 家(118644)
- 国家(117629)
- 科学基金(99391)
- 社会(83827)
- 社会科(79026)
- 社会科学(79006)
- 省(74368)
- 基金项目(70919)
- 自然(65406)
- 教育(64675)
- 自然科(63864)
- 自然科学(63843)
- 划(63658)
- 自然科学基金(62634)
- 编号(55635)
- 资助(55540)
- 成果(47527)
- 重点(43300)
- 部(41193)
- 课题(40771)
- 发(40102)
- 创(38585)
- 制(36393)
- 创新(36106)
- 科研(35692)
- 计划(34860)
- 期刊
- 济(124577)
- 经济(124577)
- 研究(85404)
- 中国(65727)
- 学报(50279)
- 农(47481)
- 科学(44564)
- 财(41493)
- 教育(40655)
- 管理(38458)
- 大学(38060)
- 学学(35340)
- 农业(31938)
- 技术(25259)
- 融(24565)
- 金融(24565)
- 财经(19778)
- 业经(18772)
- 经济研究(17926)
- 经(16999)
- 业(16947)
- 问题(16119)
- 版(15705)
- 图书(14397)
- 业大(13717)
- 统计(13520)
- 科技(13236)
- 资源(12962)
- 现代(12786)
- 技术经济(12545)
共检索到43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沂琛 李王鸣
内生型社区更新是一种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模式,在日语中称为"まちづくり(machitsukuri)"。这类社区更新模式得以持续运作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区更新体制,即多个利益群体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本文以东京谷中地区社区更新过程为例,着重分析其社区更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并进一步剖析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技术支持、制度支撑以及资金保障。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现行体制下对我国社区更新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沂琛 李王鸣
内生型社区更新是一种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模式,在日语中称为"まちづくり(machitsukuri)"。这类社区更新模式得以持续运作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区更新体制,即多个利益群体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本文以东京谷中地区社区更新过程为例,着重分析其社区更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并进一步剖析体制形成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技术支持、制度支撑以及资金保障。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现行体制下对我国社区更新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莹 张安录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产业的聚集,经济的增长过程,而且还是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结构的调整过程。因此,推行城市的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实现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互动过程,探讨武汉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洁 王量量
通过对西安回坊城市遗产的保护更新进程(1997-2007)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城市更新中,借鉴社会学方法对遗产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社会网络分析,阐述了由政府积极推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研究机构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合作的互动参与式遗产保护开发模式与良性的决策平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城市遗产 城市更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有机更新视角探索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旅游驱动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有机更新理论,并以湖南省十八洞村为例,深入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基于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困境识别和乡村振兴内在发展需求辨识,提出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由物质空间更新、社会网络和谐、文化基因延续局部更新到整体更新的实践路径;②2013—2022年,十八洞村人居环境物质空间由产业单一、设施欠缺、环境污损向宜业、宜居、宜游转变;社会网络由关系网络断裂、社会秩序失衡向有机秩序传承、权力场域协调转变;文化基因由文化景观破碎、传承主体流失向聚落“双修”和文化“双创”转变;③十八洞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过程中,主体培育、动力激活、党建引领、政策保障、创新驱动机制协同,推动人居环境由单向局部更新转向多维整体更新,扎实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空间、社会、文化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国辉 杨红
中小一贯制教育是目前日本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日本重新思考"六三三"这一公共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的颇受瞩目的政策之一。通过设立中小一贯制学校、采用"四三二"学段开展九年义务教育、编制一贯制教育课程、建构相关推进体制等举措,东京都品川区成为较早开展中小一贯制教育且卓有成效的地区。中小一贯制教育的实施既是新自由主义教育观念指导下,基于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开展的地区自主性教育改革实践,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界的意向,以培养与现代社会产业构造变化相适应的人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晓蓉
导致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创新体制为什么要对近年来日本国际竞争力的不断下降负有重要责任 ?本文认为 ,日本创新体制在以工艺创新为主的渐进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日本目前在灵活生产方式、产业信息化和创造新产业方面所遭遇的严重困难 ,这种优势难以发挥。特别是 ,由于基础研究和大学体制等方面的落后 ,日本创新体制无法适应激进创新的要求 ,从而未能抓住跨越式科技发展的机遇。本文还通过日美比较和德美赶超英国经验的总结 ,扼要讨论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所提供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创新 渐进 科教兴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翔 曹广忠
以东京为例,首先简要回溯东京都市制度的演变历程,随后进一步探讨日本城市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中央政府与地方城市的关系及权限分配,指明当代日本城市政府在中央集权下“有限自治”、“多种自治模式混和”的特征,并在详细分析了东京城市自治体制的设置与职能基础上,讨论对我国城市管理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城市管理 地方自治 东京 中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国勇
1997年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及据此修订的1998年教师资格证书法出台以后,以培养具有使命感、擅长领域和个性的,能够较好应对教育现场课题的、有力量的教师为目的,日本教师教育课程开始了扩大选修课程、实践性课程、重视与教育现场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转换。本文试图通过对东京学艺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分析,考察日本教师教育课程的最新变化。
关键词:
日本教师教育课程 东京学艺大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建文
沿边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完善的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接壤国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各省区的沿边开放型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和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通过研究建立广西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例论述我国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
关键词:
广西 沿边地区 发展路径 政策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建伟 王青壮 陈晓婕
构建一个更能刻画保险公司现实运营状况的破产模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假设索赔额、盈余额和更新过程均是在随机模糊环境下,使得该模型不仅能反映事件的随机性,也能反映决策者的主观性;同时,假设保险公司赔偿时刻滞后与核赔事件发生时刻,建立了交替更新过程。基于以上两点假设,当索赔额和时间间隔均是服从指数分布时,建立了交替更新过程下的随机模糊破产模型,并给出了最终破产概率公式与最终破产机会均值公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刚
日本社会福利的制度化框架自1940—1950年代确立以来,其社会福利服务理念不断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1970年代地域福利的推进,建设福利社区的计划也在逐步实现。本文拟通过东京都调布市"生活支援照看网络"这一案例的研究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现状,并透过地域中具有连带关系的福利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福利国家 地域福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玉婷
日本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世界上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式。对日本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等要素进行研究和思考,以期为我国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钰彬 李斌
乡村振兴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城乡协作,但目前乡村建设仍是以“自上而下”为主,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当、村民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文章基于参与式行动研究,以传统村落L村为例,运用问卷、访谈及图绘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更新过程中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工作内容、参与方式及相互作用。文章指出,研究团队转变为更新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村民不是被动接受方案,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议者,研究团队与村民相互支持形成较均衡的协作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忠 孙嘉伟 梁李欣 段丁毓 党浩轩 王光军 文仕知
【目的】探索闽楠自然更新机制,促进闽楠自然更新经营与保护,为其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7月—2020年6月,在江西省安福县明月山林场闽楠自然更新群落按闽楠最大胸径、苗木生长和重要值将更新过程划分为Ⅰ、Ⅱ、Ⅲ、Ⅳ阶段,每个阶段分别设置3块20 m×20 m固定样地,调查每个阶段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年凋落物量、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分析每个阶段的土壤质量变化。【结果】1)在第Ⅰ、Ⅱ、Ⅲ、Ⅳ自然更新阶段中,闽楠的重要值分别为7.13%、12.54%、47.43%和63.34%,年凋落物量分别为3.401±0.060、3.882±0.745、4.338±0.779和4.165±0.122 t/hm~2,Ⅱ、Ⅲ、Ⅳ更新阶段分别比第Ⅰ阶段增加了14.14%、27.50%和22.46%,凋落物N含量随自然更新过程呈减少趋势,而P含量增加;2)土壤理化性质随更新阶段而变化,第Ⅰ、Ⅱ、Ⅲ、Ⅳ阶段土壤SOC含量分别为14.07、14.24、16.03和16.27 g/kg,全氮含量分别为1.556、1.818、1.841和1.856 g/kg,全磷含量分别为0.261、0.260、0.322和0.251 g/kg,每层SOC、全氮含量均随更新过程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pH值、容重呈减小趋势;3)闽楠第Ⅰ、Ⅱ、Ⅲ、Ⅳ更新阶段土壤养分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840、-0.696、1.506和0.974,表现为第Ⅲ阶段最高,其次是第Ⅳ阶段,第Ⅰ阶段最低,表明土壤质量提高,有利于闽楠生长发育。【结论】在闽楠自然更新过程中,群落年凋落物量及全氮、全磷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容重降低,土壤质量提高有利于闽楠的定居和扩展。到自然更新的第Ⅲ阶段,闽楠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在群落中成为优势种,重要值接近50%,闽楠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大于其他树种后,种内竞争压力远大于种间竞争,导致第Ⅳ阶段土壤质量低于第Ⅲ阶段,实现闽楠群落的“植物-土壤”反馈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