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3)
- 2023(17603)
- 2022(15239)
- 2021(14046)
- 2020(11890)
- 2019(27168)
- 2018(26893)
- 2017(52170)
- 2016(27761)
- 2015(31076)
- 2014(30625)
- 2013(30070)
- 2012(27562)
- 2011(24751)
- 2010(24793)
- 2009(22671)
- 2008(21672)
- 2007(18991)
- 2006(16687)
- 2005(14543)
- 学科
- 济(125656)
- 经济(125529)
- 管理(84302)
- 业(79747)
- 企(66616)
- 企业(66616)
- 方法(53170)
- 数学(46124)
- 数学方法(45537)
- 农(31968)
- 中国(29980)
- 财(28228)
- 地方(26715)
- 业经(26475)
- 学(25014)
- 技术(21562)
- 贸(21077)
- 贸易(21064)
- 农业(20732)
- 易(20375)
- 制(20154)
- 理论(19601)
- 和(17925)
- 环境(17488)
- 务(17471)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66)
- 银(16648)
- 银行(16601)
- 企业财务(16409)
- 机构
- 大学(390760)
- 学院(389761)
- 济(165400)
- 经济(162072)
- 管理(157515)
- 理学(136873)
- 理学院(135400)
- 管理学(133022)
- 管理学院(132314)
- 研究(129326)
- 中国(95593)
- 京(81695)
- 科学(77295)
- 财(73334)
- 所(63272)
- 财经(58997)
- 中心(58629)
- 农(58327)
- 研究所(57465)
- 江(56135)
- 业大(55775)
- 经(53699)
- 北京(51294)
- 范(50697)
- 师范(50272)
- 经济学(50217)
- 院(47171)
- 州(45289)
- 农业(45277)
- 经济学院(44933)
- 基金
- 项目(266811)
- 科学(211519)
- 研究(196817)
- 基金(194626)
- 家(168261)
- 国家(166847)
- 科学基金(145176)
- 社会(126231)
- 社会科(119679)
- 社会科学(119648)
- 省(104109)
- 基金项目(103111)
- 自然(93499)
- 自然科(91406)
- 自然科学(91386)
- 教育(90655)
- 自然科学基金(89770)
- 划(86678)
- 资助(79736)
- 编号(79537)
- 成果(63454)
- 部(59097)
- 重点(59037)
- 创(58220)
- 发(56921)
- 课题(54287)
- 创新(53787)
- 国家社会(51914)
- 教育部(51409)
- 科研(50647)
- 期刊
- 济(182917)
- 经济(182917)
- 研究(117272)
- 中国(72007)
- 管理(59897)
- 学报(56847)
- 财(55956)
- 科学(54056)
- 农(52681)
- 大学(44246)
- 教育(42464)
- 学学(41634)
- 农业(36486)
- 技术(36320)
- 融(31664)
- 金融(31664)
- 经济研究(30238)
- 业经(29396)
- 财经(28999)
- 经(24943)
- 问题(23201)
- 技术经济(21163)
- 图书(19154)
- 科技(19099)
- 业(18980)
- 理论(18348)
- 统计(18078)
- 商业(18012)
- 现代(17935)
- 贸(16927)
共检索到572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健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依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日本学者从需求的角度对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作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补充与发展,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依赖需求,产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需求与产品创新相互促进并从根本上推动着经济增长。同时,日本学者也在实证方面研究了产品创新与需求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了需求对最终消费品创新的影响以及中间投入品的创新对产品创新和需求的影响。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日本政府也在科学技术政策、经济增长战略、产业结构政策等方面出现了相应的政策变化。
关键词:
日本 需求角度 产品创新 经济增长 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永礼
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因此二者的关系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同时增长的奇怪现象。这与经典的"奥肯定律"相悖。对于此现象,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一定的解释,而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工资增长率这一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工资增长率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帮俊
本文通过对历年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引入协整分析和Granger-causalitg检验,论证了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但仍面临过剩压力、成本上升、内需增长不足等问题。内生增长理论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根本力量,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亦表明,中国的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消化过剩、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向内生型良性增长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品创新 内生增长 VECM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影响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张向前
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科技人才在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偏低,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核心科技人才流失是其主要原因。提出增加创新投入、为理工类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控制人才流失等建议提高科技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人才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洁
从区域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省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和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影响依次为中部区域最明显,西部区域次之,东部区域最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陆扬
基于需求视角,利用广西2002—2017年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广西资源消耗、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广西存在"资源福音",但城市规模的扩大抑制了资源消耗。进一步考察广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发现均呈倒"U"型关系。为驱动广西经济新增长,需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合理勘探与开发新资源并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
资源消耗 城市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巍 夏海利
本文将帕累托收入分布、等级偏好以及与创新产品效用不可分的同质产品引入创新驱动增长模型,研究了居民收入差距经由需求引致创新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完整地刻画了需求引致创新机制,其中帕累托收入分布的形状参数直接决定了创新产品的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数值模拟发现:鉴于较大的收入差距,市场规模效应对需求引致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更加均等的收入分布有助于经济体跨入更高的增长轨道;对于既定的收入分布,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将经由需求引致创新机制对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产生影响;基尼系数与社会效用呈非线性递减关系,过大的收入差距会造成严重的福利损失。本文为扩大内需、实现消费和产业“双升级”以及构建“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国华
从企业家产品创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企业家人数、企业家研发的生产力系数、中间产品的数量、中间产品的产出弹性等呈正向变动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6~2010年间,企业家精神和产品创新的内生动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产品创新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亚宁 杨开忠 顾芸
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本差异缩小而创新增长差异扩大的谜题,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增长理论,从"成本—空间"视角对传统创新理论进行时空整合拓展,构建了分析创新成本和空间分割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内生创新增长理论。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成本的区际趋同,空间分割成了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关键因素;(2)降低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技术空间分割程度以及扩大市场规模有利于促进创新增长;(3)对于创新落后区而言,打破空间分割、扩大市场规模是缩小与创新领先区创新增长差异的有效手段;(4)基于省级层面数据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高技术产业创新增长实证分析,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均有效验证了理论命题。最后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平衡充分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龚广祥 麦愈强
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可能影响地方政府资源配置偏好,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利用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层加码"行为本身、"层层加码"逐级放大后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使用带有硬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都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而使用带有软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和"为增长而干预"的土地出让策略,导致资源错配从而抑制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城市级别、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技术创新 资源错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廖桂铭 顾乃华 胡哲力
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下,如何通过经济增长目标系统管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地区创新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结合全国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城市创新指数,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地方政府目标承诺情况。在高目标承诺下,经济增长目标调整有利于提升地区创新水平;而低目标承诺将使得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三元框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目标非理性上调、在地区内相对排位较高且地方政府追逐“层层加码”时,低目标承诺下的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高目标承诺下经济增长目标调整的创新效应受到相对挤出。因此,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根据“稳增长”目标进行经济增长目标适调微调,更应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符合地方经济资源禀赋,消除经济发展短期导向,稳定辖区内企业创新预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海波 翁雪琴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对如何提升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