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8)
- 2023(5124)
- 2022(4401)
- 2021(4304)
- 2020(3613)
- 2019(8665)
- 2018(8773)
- 2017(16298)
- 2016(9420)
- 2015(10377)
- 2014(10219)
- 2013(9941)
- 2012(9318)
- 2011(8245)
- 2010(8435)
- 2009(8050)
- 2008(8273)
- 2007(7369)
- 2006(6851)
- 2005(6371)
- 学科
- 济(31358)
- 经济(31283)
- 管理(28402)
- 业(28161)
- 企(26118)
- 企业(26118)
- 财(15987)
- 方法(13145)
- 制(12330)
- 数学(11280)
- 数学方法(11145)
- 务(11112)
- 财务(11107)
- 财务管理(11079)
- 企业财务(10746)
- 体(9396)
- 中国(8767)
- 体制(8311)
- 农(8132)
- 业经(8012)
- 学(6994)
- 融(6818)
- 金融(6818)
- 银(6478)
- 银行(6446)
- 行(6174)
- 理论(5469)
- 农业(5322)
- 策(5206)
- 公司(5186)
- 机构
- 大学(127663)
- 学院(124064)
- 济(50019)
- 研究(49792)
- 经济(48909)
- 管理(43570)
- 中国(38791)
- 理学(36410)
- 理学院(35989)
- 管理学(35408)
- 管理学院(35178)
- 科学(29345)
- 财(28749)
- 京(28409)
- 所(27111)
- 农(25135)
- 研究所(24142)
- 中心(21343)
- 财经(20969)
- 江(20205)
- 农业(19953)
- 经(19234)
- 北京(18738)
- 业大(18701)
- 院(18185)
- 范(16233)
- 省(16092)
- 师范(15955)
- 财经大学(15829)
- 州(15344)
- 基金
- 项目(76766)
- 科学(58864)
- 基金(55049)
- 研究(54655)
- 家(50126)
- 国家(49697)
- 科学基金(40645)
- 社会(33034)
- 社会科(31131)
- 社会科学(31120)
- 省(28400)
- 基金项目(28237)
- 自然(27293)
- 自然科(26613)
- 自然科学(26595)
- 教育(26196)
- 自然科学基金(26158)
- 划(25726)
- 资助(23739)
- 编号(21238)
- 成果(19423)
- 重点(18291)
- 部(18275)
- 发(16106)
- 课题(15905)
- 创(15881)
- 教育部(15316)
- 性(15262)
- 科研(15138)
- 创新(14919)
共检索到20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远
2014年日本《公司法》改革主要是在以下两项主旨下进行的:第一,吸引外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公司治理水平;第二,解决实务问题,对2005年日本《公司法》的立法短缺进行补全。针对第一项改革主旨,日本立法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推进独立董事制度的适用。此措施由于只在独立董事的数量要求这一形式意义上进行了改革,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出于促进我国政策实行、改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等原因,这两项改革主旨也应适用于我国新时代的《公司法》改革。我国立法者应在坚持这两项改革主旨的同时,吸取日本《公司法》改革在实施后所反映出的失败经验,注意从实质上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注意区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解决此区分的立法缺失给实务带来的种种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山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改革后,日本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降低、董事会效率的提升、监事会独立性的增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仍呈现出原有模式的持续和改革并存的状态。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诸多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韩卫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对我国公司法有重大的意义,其吸收了日本公司法中一些比较先进的制度,如一人公司、授权资本制等。将修订后公司法的部分内容与日本公司法进行比较,以期对新公司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
新公司法 日本公司法 公司类型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一民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实施《公司法》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罗一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核心问题在于建立一种能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而这种企业制度的基础又在于企业的产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有政策的引导,更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钟永恒 王辉 宋姗姗 何慧丽 宋秋义 朱森
目前脑计划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科技竞争的重点领域。日本脑计划启动时间较早,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可为中国脑计划的实施和优化提供经验借鉴。解析日本脑计划的发起过程、保障措施、管理结构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等,发现日本脑计划是在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提出,政府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经费支持,由领域内号召力和影响力较高的机构统领和协调实施,人才国际化始终作为团队建设和人才政策的重要标准,同时政策体系上既有兼顾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有专项的人才支持政策和脑库建设保护法律等全方位保障其顺利实施。借鉴日本经验,未来中国脑计划的实施战略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团队建设的国际化、资金保障的稳定性、科研伦理管理的规范化、参与机构的协调性等作为主要优化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明
本文从经营机制创新的角度入手,重点考察了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之后,JR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的主要变化与效果,指出其成功经验在于:合理的民营化战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公众舆论的强有力支持以及适当的政治、经济条件。日本国铁民营化改革对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启示是:(1)大规模的公企业民营化需要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2)民营化是从根本上摆脱公企业经营危机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3)巨型公企业的民营化应当是周密计划、慎重决策、立法保障、果断推进的;(4)短期课题与长期课题,企业责任与政府责任应当分开;(5)公正的对策规划和强有力的民营化推进机构是不可缺少的;(6)要引导民营化后的新企业尽快走向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显荣
日本原有的公司治理模式是高效率的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弊端初显端倪。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日本对其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正在从“日本式的资本主义”转向“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日本企业的治理现状和进一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日本 公司治理 制度变迁 外部监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叶军
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5年10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施行。根据《公司法》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公司法》,除非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因此,新《公司法》的实施必将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本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俊琳 胡旭皓
商业判断规则是美国法院对董事注意义务审查的一项重要准则,其内容是任何人要质疑董事的决策需推翻这样一个假定:董事在知悉的基础上,基于善意并相信是为公司的最大利益而做出的决策,否则法官会尊重董事的决策。商业判断规则的产生为公司的董事和他们的行为提供了在商业决策中回避风险的安全港。与之相比,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董事勤勉义务的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可以借鉴商业判断规则对其进行完善。
关键词:
商业判断规则 注意义务 勤勉义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天舒
借助比较法的思路,对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董事诚信义务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2)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公司法的立法体系可以英美法语境中的董事诚信义务为模本构建相应的法律条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闫蕊芳
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体现着深刻的时代性与逻辑必然性,与党对公司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引领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党的主要领导人深入思考并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索出了一系列与公司法律制度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不仅为公司法律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且促使公司法律制度取得不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公司法律制度将迈向理论创新与本土化创新的发展潮流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姚刚
我国1993年公司法已经在制度方面显露出重大缺陷,随着传统的股东有限责任、资本多数决等原则受到挑战,公司法的现代化改革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东亚公司法改革历次解决的许多问题,正是目前我国内地面临的问题,其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为了制定和实施好一部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公司法,我国公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保护公司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公信力以及强化法律保护效率。本文提出了若干改革思考,供我国立法机构、监管机构参考。
关键词:
公司法改革 东亚经验 立法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翘楚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风险的日渐凸显,如何促进企业经营的ESG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容忽视的潮流与课题。与ESG所倡导的“环境、社会与治理”责任不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争论与竞争,最终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中轴,形成了一系列的责任追究与监督机制制度。回溯日本战后的公司治理制度发展,其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股东利益至上主义到ESG嵌入的股东利益至上的转变过程,可以为我国ESG浪潮下的公司目的讨论提供有益启示。日本在营利性社会企业与双轮驱动的软法治理上,充分展现了其对舶来制度进行本土调适的过程与方法。我国有必要结合本土特点,探究是否可通过股东长期利益判断、企业负外部性责任等工具将ESG责任融入现代公司法理论之中,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二分法式分类是否会阻碍真正以社会责任为目的成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如何活用软法治理引导企业及驱动投资者开展ESG信息披露与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龙华
自1991年以来,印度进行了银行业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营管理绩效显著。作为与中国一样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和转轨市场经济体,印度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印度 中国 国有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 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均伟 徐兆宏
由于独立的法律人格与有限责任,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在法律上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经济上却又相互密切联系。这样,在关于跨国公司的法律责任问题上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法律责任与它们的经济联系相分离。因此,如何规制跨国公司行为,以及如何保护与跨国公司有关联的权益人合法权益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跨国经营 国际法制 风险规避 域外管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