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5)
- 2023(12918)
- 2022(10297)
- 2021(9722)
- 2020(8026)
- 2019(18436)
- 2018(17818)
- 2017(35518)
- 2016(18733)
- 2015(20923)
- 2014(20795)
- 2013(20073)
- 2012(17540)
- 2011(15257)
- 2010(14878)
- 2009(13688)
- 2008(13271)
- 2007(11371)
- 2006(9740)
- 2005(8635)
- 学科
- 济(79744)
- 经济(79669)
- 管理(61025)
- 业(60276)
- 企(52244)
- 企业(52244)
- 方法(39877)
- 数学(35440)
- 数学方法(35044)
- 财(24576)
- 农(20808)
- 中国(20776)
- 业经(18172)
- 务(18070)
- 财务(18028)
- 财务管理(17996)
- 企业财务(17335)
- 制(14898)
- 农业(13481)
- 贸(13212)
- 贸易(13203)
- 地方(13094)
- 易(12732)
- 学(12412)
- 融(12140)
- 金融(12139)
- 理论(12028)
- 技术(11662)
- 体(11589)
- 银(11443)
- 机构
- 大学(261477)
- 学院(259825)
- 济(111923)
- 经济(110001)
- 管理(108394)
- 理学(95155)
- 理学院(94314)
- 管理学(92738)
- 管理学院(92260)
- 研究(78833)
- 中国(61297)
- 财(52481)
- 京(51698)
- 科学(43642)
- 财经(43264)
- 经(39683)
- 中心(37403)
- 所(36472)
- 江(35815)
- 经济学(35634)
- 农(34874)
- 业大(34508)
- 研究所(32908)
- 财经大学(32842)
- 经济学院(32216)
- 北京(31334)
- 范(31275)
- 师范(30977)
- 商学(30159)
- 商学院(29881)
- 基金
- 项目(180400)
- 科学(145896)
- 基金(136362)
- 研究(132930)
- 家(117030)
- 国家(116086)
- 科学基金(103055)
- 社会(89385)
- 社会科(84886)
- 社会科学(84867)
- 基金项目(72209)
- 省(68265)
- 自然(65947)
- 自然科(64526)
- 自然科学(64513)
- 自然科学基金(63387)
- 教育(62204)
- 划(57318)
- 资助(54590)
- 编号(52283)
- 部(41505)
- 成果(40975)
- 重点(40028)
- 创(38300)
- 国家社会(38081)
- 发(37260)
- 教育部(37042)
- 人文(36306)
- 创新(35738)
- 科研(34824)
- 期刊
- 济(115292)
- 经济(115292)
- 研究(72563)
- 财(43255)
- 中国(42880)
- 管理(41059)
- 学报(34754)
- 科学(34604)
- 农(31236)
- 大学(28363)
- 学学(26939)
- 融(25191)
- 金融(25191)
- 技术(22454)
- 教育(22300)
- 财经(22233)
- 农业(21240)
- 经(19000)
- 业经(18989)
- 经济研究(18811)
- 问题(15555)
- 财会(12679)
- 现代(12647)
- 技术经济(12428)
- 理论(12413)
- 商业(12299)
- 贸(12141)
- 统计(11873)
- 版(11689)
- 业(11468)
共检索到36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博
对于正在演进的日本公司治理,可从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效率实现条件以及二者博弈关系角度来解释其变革动因与作用机制,说明两类资本应用体制变革的不同效果以及多元化治理类型的形成。研究得出,市场化融资与改进的终身雇佣相融合的企业适应了两类资本发挥效率的条件,并形成相对稳固的均衡。这一公司治理类型在保留组织协调优势的同时,更强化了市场竞争优势,显示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绩效,有可能成为未来变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显荣
日本原有的公司治理模式是高效率的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弊端初显端倪。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日本对其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正在从“日本式的资本主义”转向“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日本企业的治理现状和进一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日本 公司治理 制度变迁 外部监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鹤光太郎 毛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海燕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中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司资本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商法的修改和2005年的公司法的制定,不断地放宽不必要的限制。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从法定资本制改为授权资本制;从最低资本额为1000万日元(有限公司为300万日元)到废止最低资本金制度,"1日元创业"成为现实;对现物出资限制的放宽;公司取得和保留自有股份从"原则上禁止,例外允许"发展成为任何时候可以自由地多次取得本公司股份。
关键词:
公司资本 现物出资 最低资本额 自有股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金锁
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债务代理问题和股权代理问题以及二者的交互影响关系。政府管制是商业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替代,是治理商业银行债务代理问题的一项制度安排。但是,政府管制替代不了商业银行私人股东的股权治理,不能减轻商业银行的股权代理问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路径依赖,存在政府管制过剩问题。本研究结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 政府管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金锁
政府管制是商业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替代,是治理商业银行债务代理问题的一项制度安排。但是,政府管制替代不了商业银行私人股东的股权治理,不能减轻商业银行的股权代理问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路径依赖,存在政府管制过剩问题。本研究结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债务代理 政府管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徐兴
由于外部治理机制的弱化,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内部化特征,一系列内部治理机制和内部化的外部治理机制构成了战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而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集团主义文化产生了极强的规制作用,使战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展现出强烈而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集团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化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占恒 李万利
不同于以往基于制度监管或内部治理视角的研究,本文从市场化治理视角探讨了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效应。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ble Probit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卖空机制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违规倾向,提升了违规稽查概率,且缩短了违规稽查时间。同时,标的公司违规发生年份的融券力度明显增加,这表明卖空者确实具有信息优势且对违规行为更为敏感。机制检验揭示,卖空机制通过治理效率和信息效率两条路径对违规行为发挥双重治理作用,即卖空机制强化了内部治理中大股东和独立董事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干预,从而抑制了事前违规倾向;同时也增加了资本市场中的分析师关注及违规负面信息传播效率,进而提升了事后违规稽查概率。本文还发现,卖空机制的违规治理效果受到违规监管环境(法制监管、内部控制和行业违规)和标的公司个体特征(公司成长性、市值规模和股价波动性)的调节作用影响。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公司违规 市场化监督 双重治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艺璇
借鉴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将空间资本界定为附着于空间关系之上并具有某种利益倾向的一系列资源和权力,包括空间经济资本、空间社会资本和空间文化资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空间资本理论模型解释居住区隔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不同于既有空间区隔研究的结构论取向,作为一种外显化的居住秩序,空间资本差异会使居民基于身体的空间体验而形成不同的形象性认识,这种形象性认识作为居民感性认知的前提,在其空间获得感和空间被剥夺感的情感序列中生产出居住空间的排斥与区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伟平 秦凤凤
市场化改革是否降低了资本错配的程度,进而提高了资本配置的效率?本文采用我国35个行业的数据,度量了2000~2012年不同行业的市场化水平与资本错配指数,并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我国各行业都存在严重的资本错配,并表现为资本拥挤和资本稀缺两种情形,市场化进程显著改善了资本错配的情形,进一步优化了资本配置。此外,促进产权制度改革会降低资本错配的程度,融资成本、行业规模也对资本错配有显著的影响,但在资本错配情形不同的行业影响也不同,提高融资成本、扩大行业规模对改善资本拥挤的情形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资本配置效率 行业 要素错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杨敏利
文章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170家国有上市公司2007年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度对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终极控股股东存在超额控制时,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经理层持股比例、高层管理者平均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存在超额控制时,执行董事比例、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史有春 耿修林 张永健
本文根据描述变量对行为变量影响的本质原因和有关学者提出的模型,提炼出主要由客观需要、目标价值观、信号价值观和消费资源构成的关键描述变量,认为如果关键描述变量对人口统计因素等基本描述变量与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就可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和细分,以用于解释和预测行为变量,由此可解决营销者不知如何在复杂的描述变量中选择最有用的变量进行市场细分的困惑,降低市场分析和决策成本。为了验证关键描述变量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以及新的市场细分范式是否容易操作,本研究选择了私家车和笔记本电脑两种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键描述变量具有中介作用,新的市场细分范式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毅 高玥 吴晶晶
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供应链金融、会计稳健性与融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会计稳健性根据其性质划分为非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进一步研究不同会计稳健性下,供应链金融对融资效率的影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程度越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越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越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越高;与条件稳健性相比,非条件稳健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供应链金融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基于此结论,针对企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金鑫 王逸
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的会计稳健性在公司融资活动中的经济后果,近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四种计量模型度量样本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实证发现稳健性的提高总体上有助于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更进一步,将会计稳健性区分为事前的非条件稳健和事后的条件稳健,对比回归后发现——内生于会计制度的非条件稳健性的提高,比条件稳健性这种事后稳健能更好地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其效果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为显著。此外,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首次得到了条件稳健性是对公司融资约束的事后反应的实证依据。以上结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融资约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秋菊 李丹蒙
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连续现金分红对利润平滑动机的影响,分析了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连续现金分红对公司的利润平滑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连续现金分红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应计盈余管理实现利润平滑,其效果在地方政府控股的国有公司中也更为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连续现金分红对利润平滑动机的正向影响较弱。
关键词:
连续现金分红 利润平滑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