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1)
- 2023(6811)
- 2022(5608)
- 2021(5678)
- 2020(4756)
- 2019(11574)
- 2018(11818)
- 2017(22954)
- 2016(12793)
- 2015(14251)
- 2014(14338)
- 2013(13432)
- 2012(12044)
- 2011(10809)
- 2010(11348)
- 2009(10676)
- 2008(10832)
- 2007(9331)
- 2006(8548)
- 2005(7800)
- 学科
- 济(47966)
- 经济(47891)
- 管理(38811)
- 业(37145)
- 企(34442)
- 企业(34442)
- 方法(24701)
- 数学(21946)
- 数学方法(21398)
- 财(17291)
- 制(13612)
- 务(12206)
- 财务(12169)
- 财务管理(12141)
- 农(11742)
- 企业财务(11704)
- 中国(11341)
- 业经(11020)
- 体(10692)
- 理论(9708)
- 学(9378)
- 体制(9079)
- 融(7940)
- 金融(7938)
- 银(7834)
- 银行(7818)
- 行(7465)
- 农业(7112)
- 和(7089)
- 划(6873)
- 机构
- 大学(175001)
- 学院(173206)
- 管理(67387)
- 济(66878)
- 经济(65448)
- 研究(58346)
- 理学(58175)
- 理学院(57543)
- 管理学(56207)
- 管理学院(55890)
- 中国(45250)
- 京(37250)
- 财(35481)
- 科学(34675)
- 所(29829)
- 财经(27198)
- 研究所(26849)
- 江(25974)
- 农(25824)
- 中心(25638)
- 经(24769)
- 北京(23839)
- 范(23839)
- 师范(23624)
- 业大(23370)
- 院(21031)
- 州(20563)
- 财经大学(20437)
- 农业(19986)
- 经济学(19725)
- 基金
- 项目(111059)
- 科学(87780)
- 研究(81569)
- 基金(80655)
- 家(70407)
- 国家(69844)
- 科学基金(60035)
- 社会(50719)
- 社会科(47986)
- 社会科学(47971)
- 省(42561)
- 基金项目(41837)
- 教育(40113)
- 自然(39624)
- 自然科(38752)
- 自然科学(38741)
- 自然科学基金(38045)
- 划(36763)
- 资助(34148)
- 编号(33351)
- 成果(28830)
- 重点(25500)
- 部(25385)
- 课题(23624)
- 创(23100)
- 发(22279)
- 教育部(22124)
- 创新(21600)
- 大学(21226)
- 科研(21191)
共检索到263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山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改革后,日本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降低、董事会效率的提升、监事会独立性的增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仍呈现出原有模式的持续和改革并存的状态。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诸多启发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远
2014年日本《公司法》改革主要是在以下两项主旨下进行的:第一,吸引外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公司治理水平;第二,解决实务问题,对2005年日本《公司法》的立法短缺进行补全。针对第一项改革主旨,日本立法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推进独立董事制度的适用。此措施由于只在独立董事的数量要求这一形式意义上进行了改革,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出于促进我国政策实行、改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等原因,这两项改革主旨也应适用于我国新时代的《公司法》改革。我国立法者应在坚持这两项改革主旨的同时,吸取日本《公司法》改革在实施后所反映出的失败经验,注意从实质上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注意区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解决此区分的立法缺失给实务带来的种种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蓉
日本的主办银行治理模式对日本经济赶超欧美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过去作为集团内部效率监督者的银行,其重要性和有效性都下降了,这就造成了股东利益保护的严重真空。因此,促使日本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体系 主办银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淑平
一、日本公司财务结构的演变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财务基础主要是公司的财务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日本的主银行控制主要是通过这两方面得以实现的。一方面主银行持有公司的一定股权,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同时,又作为公司债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李瑞龙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进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社区概念、特征及其与灾害风险治理关系的梳理和概述,针对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灾害风险治理理念、组织结构、机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在以上几方面的经验与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灾害风险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社区 灾害风险 模式 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李瑞龙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进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对社区概念、特征及其与灾害风险治理关系的梳理和概述,针对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灾害风险治理理念、组织结构、机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日本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在以上几方面的经验与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灾害风险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社区 灾害风险 模式 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青木昌彦 高新军
本文试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解释日本公司的运作及其成就,所研究的问题是:“日本的”内部运作与协作模式,以及与所谓的日本终身雇佣制之间有逻辑联系吗?银行定向资金同日本公司的内部结构有重大关系吗?如果是这样,银行对公司的管理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翘楚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风险的日渐凸显,如何促进企业经营的ESG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容忽视的潮流与课题。与ESG所倡导的“环境、社会与治理”责任不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争论与竞争,最终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中轴,形成了一系列的责任追究与监督机制制度。回溯日本战后的公司治理制度发展,其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股东利益至上主义到ESG嵌入的股东利益至上的转变过程,可以为我国ESG浪潮下的公司目的讨论提供有益启示。日本在营利性社会企业与双轮驱动的软法治理上,充分展现了其对舶来制度进行本土调适的过程与方法。我国有必要结合本土特点,探究是否可通过股东长期利益判断、企业负外部性责任等工具将ESG责任融入现代公司法理论之中,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二分法式分类是否会阻碍真正以社会责任为目的成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如何活用软法治理引导企业及驱动投资者开展ESG信息披露与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锦生
本文在分析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有效性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种治理模式要取得良好的治理效率应满足的条件,并结合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新《公司法》、《证券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通过进一步优化所有权结构、大力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调控模式、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治理模式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新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在对当今世界各国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吸收一批具有相当治理能力的大股东的参与,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家族式治理仍然是现阶段公司治理的主导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模式 大股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关心
由于各国融资制度、股权结构与要素市场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且这三种治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我国公司治理主导目标模式的选择,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吻合公司治理模式国际趋同的演变趋势,定位于"基于多方监控主体并存的、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融资结构 国际趋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冬媛
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同时期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路径及理念,其过程包括基于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及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进行的转变;基于尊重公司自身的治理决定权以及治理环境宽松化的政策制度导向,监督机构从一元化向二元化进行的转变;基于顺应公司治理趋同化的大潮流以及提高日本公司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地位,监督理念从借鉴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这些模式演变过程对我国公司法制在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以及尊重公司自主决定权等方面的建设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监事会 董事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冬媛
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同时期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路径及理念,其过程包括基于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及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进行的转变;基于尊重公司自身的治理决定权以及治理环境宽松化的政策制度导向,监督机构从一元化向二元化进行的转变;基于顺应公司治理趋同化的大潮流以及提高日本公司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地位,监督理念从借鉴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这些模式演变过程对我国公司法制在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以及尊重公司自主决定权等方面的建设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监事会 董事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玉督 朱乾龙 曹婧
美国从1828年兴建第一条铁路,距今已有180多年。期间,从自由竞争时代的快速繁荣,到严格管制时期的惨淡经营,再到放松管制后的重获新生,美国铁路业可谓历经风雨。通过对美国铁路改革的考察,总结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铁路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凡 张本照
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改革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