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8)
- 2023(4500)
- 2022(3800)
- 2021(3779)
- 2020(3033)
- 2019(7222)
- 2018(6935)
- 2017(13228)
- 2016(6978)
- 2015(8082)
- 2014(7828)
- 2013(8016)
- 2012(7576)
- 2011(7144)
- 2010(6921)
- 2009(6493)
- 2008(6275)
- 2007(5367)
- 2006(4686)
- 2005(4411)
- 学科
- 济(33592)
- 经济(33551)
- 方法(15600)
- 数学(14746)
- 数学方法(14677)
- 管理(14491)
- 业(13268)
- 中国(12630)
- 贸(9510)
- 贸易(9505)
- 易(9415)
- 企(8942)
- 企业(8942)
- 农(7661)
- 制(6189)
- 银(6117)
- 银行(6111)
- 财(6084)
- 融(6057)
- 金融(6057)
- 行(6004)
- 出(5732)
- 关系(5645)
- 业经(5143)
- 学(5088)
- 环境(5005)
- 发(4977)
- 农业(4851)
- 口(4556)
- 出口(4555)
- 机构
- 大学(105986)
- 学院(100409)
- 济(55794)
- 经济(55196)
- 研究(44133)
- 中国(35733)
- 管理(35575)
- 理学(30339)
- 理学院(29966)
- 管理学(29719)
- 管理学院(29511)
- 京(23405)
- 财(23096)
- 科学(22400)
- 所(22206)
- 研究所(20359)
- 经济学(20077)
- 财经(18909)
- 中心(18607)
- 经济学院(18156)
- 经(17718)
- 北京(15898)
- 院(15654)
- 财经大学(14459)
- 农(14034)
- 科学院(13459)
- 范(13370)
- 师范(13288)
- 研究中心(12652)
- 社会(12154)
- 基金
- 项目(65512)
- 科学(52723)
- 基金(51516)
- 研究(49089)
- 家(45487)
- 国家(45220)
- 科学基金(37609)
- 社会(34681)
- 社会科(33076)
- 社会科学(33072)
- 基金项目(25694)
- 资助(22216)
- 教育(21993)
- 自然(21757)
- 自然科(21307)
- 自然科学(21301)
- 自然科学基金(20982)
- 省(19610)
- 划(18743)
- 中国(18188)
- 部(17460)
- 编号(17067)
- 国家社会(16517)
- 教育部(15348)
- 重点(15082)
- 成果(14919)
- 发(14495)
- 人文(13636)
- 重大(13295)
- 社科(13281)
共检索到158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牟晓伟 张宇
日本曾经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储蓄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呈下降趋势。日本储蓄率的变动不但会影响本国经济,还将影响世界经济。通过储蓄理论与最新经济数据分析得出日本储蓄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因素、人口因素及社会保障因素。研究日本储蓄率变动对中国调整高储蓄率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储蓄率 人口结构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冉 蔡雯霞 张冲
本文在综合考虑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和预期寿命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二孩政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三个因素的三期代际交叠模型(OLG),分析得出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均与国民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寿命与国民储蓄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选取1980-2013年全球8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实证分析显示生育率对储蓄率的影响要大于老年抚养比。这表明开放二孩政策、适当地提高生育率对于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朝晖 何建武 蒋周文 王书伟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关键词:
高储蓄率 低转化率 非平衡增长 资本积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居民储蓄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储蓄倾向由原来单一的储蓄存款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兴办私人企业多种方式并重的方向发展,居民储蓄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讨论我国居民储蓄倾向的变化规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正琦 王理政
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发现我国国民储蓄率自2010年后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储蓄率下降是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后,本文测算了我国的最优储蓄率水平,得出结论,虽然我国的储蓄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上依然处于最优储蓄率的测算区间。最后,对储蓄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储蓄率的下降会显著降低投资率水平并增加金融风险,而且储蓄率的下降可能是一个长期且无法避免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民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 投资率 杠杆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天宇 贺婷
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反事实实验方法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模拟中国的储蓄率变动,然后运用反事实实验分别检验了1992~2007年期间人口增长率、资本回报率、折旧率、政府支出在GDP中的份额、TFP增长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FP增长率的变化是解释中国储蓄率变动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如果中国面临与美国一样高的资本初始存量和相同的TFP增长率,则中国在此期间与美国储蓄率的差异将会大大低于中美储蓄率的实际差异。所以,中美之间的储蓄率差异可能并不需要由中国的各种独特性因素来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张丹萍
本文从储蓄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推导出国民储蓄率的生产性因素分解公式,并从生产方面解释了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研究表明,国民储蓄率由消费者决定的储蓄供给与生产者决定的储蓄需求两者间的均衡关系决定,研究中国储蓄之谜需要考虑生产者行为的因素;人均资本水平、劳动力数量及资本折旧的变动是影响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国民储蓄率的决定具有内生性,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人口结构是导致中国长期存在高储蓄率现象的一个关键的客观性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中华
日本的“高储蓄两难”使经济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长期萧条,当前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与明显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日本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缓解我国所面临的“高储蓄两难”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储蓄两难 日本 汇率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微亮 姚余栋
国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有多重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率一般是指国民储蓄率。与储蓄率相关的三个概念是国民储蓄率、家庭储蓄率以及储蓄存款与GDP之比。国民储蓄率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剔除国民消费后的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由家庭和团体储蓄(家庭和团体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企业储蓄(企业的公积、利润留存以及计提的拨备折旧等)、政府储蓄(政府收入与支出之差)三者构成。其中国民储蓄率和家庭储蓄率均在实物交易意义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统计口径,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基本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宏
本文以1991—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91个经济体为样本,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人口结构变化方面,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的"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抵消甚至超过了老龄人口负担上升的负效应。未来,随着人口结构比较优势的衰减,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中国需要运用有效的政策组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人口结构 负担效应 寿命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必须有高储蓄率的支撑。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进程中有关国家储蓄率的时序数据和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发现储蓄率的提高是经济阶段演进的必然现象,是经济增长过程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高储蓄率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大好条件。
关键词:
高储蓄 储蓄率 经济增长 消费率 投资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平 林洋 景光正
基于1995—2014年全球8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一国政府干预对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显著提升了一国储蓄率,政府干预程度越大,储蓄率越高,在考虑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一国储蓄率的影响强度随着储蓄率分位数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动态面板回归进一步发现,一国政府干预与储蓄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中,政府干预对储蓄率的影响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国民储蓄率 金融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行健 刘鑫 杨碧云
基于65个国家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城市化对于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国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城市化可以通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及通货膨胀间接影响国民储蓄率。
关键词:
城市化 国民储蓄率 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永洪 王斐斐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真实储蓄率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政府经常性支出作为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解决了真实储蓄率与新国民财富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将外贸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从对外开放风险的角度克服真实储蓄率在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上的缺陷。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率的合理性和对外开放程度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对外贸风险的线性调整方式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