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9)
2023(7134)
2022(6006)
2021(5394)
2020(4154)
2019(9522)
2018(9236)
2017(18099)
2016(9631)
2015(10711)
2014(10915)
2013(10928)
2012(10667)
2011(9856)
2010(10124)
2009(9320)
2008(9376)
2007(8735)
2006(7992)
2005(7848)
作者
(28989)
(23982)
(23814)
(22480)
(15551)
(11501)
(11006)
(9256)
(9185)
(8726)
(8238)
(8140)
(7801)
(7675)
(7665)
(7461)
(7103)
(7022)
(6898)
(6678)
(6186)
(5895)
(5843)
(5618)
(5439)
(5427)
(5333)
(5325)
(4977)
(4642)
学科
(48570)
经济(48520)
(24724)
管理(24062)
(18128)
企业(18128)
中国(17098)
地方(17005)
(13704)
方法(13217)
(11852)
金融(11852)
业经(11540)
数学(11310)
数学方法(11243)
(10833)
银行(10821)
(10539)
地方经济(9641)
(9576)
(9328)
(9318)
农业(9260)
(8501)
贸易(8488)
(8098)
(7519)
环境(7436)
发展(6949)
(6926)
机构
学院(142760)
大学(141682)
(63837)
经济(62486)
研究(56729)
管理(50511)
中国(46318)
理学(41013)
理学院(40488)
管理学(39967)
管理学院(39680)
(31848)
(31592)
科学(31139)
(29662)
研究所(26090)
中心(25255)
财经(23533)
(23262)
(23229)
北京(21458)
(21243)
(20815)
师范(20633)
(20196)
经济学(19789)
(19306)
农业(17790)
经济学院(17552)
财经大学(17294)
基金
项目(82534)
科学(64987)
研究(64283)
基金(57986)
(49552)
国家(49062)
科学基金(41522)
社会(40776)
社会科(38728)
社会科学(38718)
(32479)
基金项目(29679)
教育(28677)
(27318)
编号(26422)
(24437)
自然(24367)
资助(24088)
自然科(23755)
自然科学(23752)
自然科学基金(23326)
成果(22640)
发展(20256)
(19900)
课题(19555)
重点(18779)
(18360)
(17168)
(16706)
国家社会(16499)
期刊
(83704)
经济(83704)
研究(51771)
中国(36311)
(24286)
金融(24286)
(23422)
(23323)
管理(21453)
教育(18958)
科学(18304)
学报(18063)
农业(16024)
业经(14317)
大学(14110)
经济研究(13216)
学学(12995)
财经(12304)
技术(12255)
(10568)
问题(10439)
世界(9184)
(8848)
国际(8788)
(8753)
现代(7899)
商业(7675)
理论(7430)
(7289)
论坛(7289)
共检索到24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春锋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就已成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压力以及推动日元国际化,日本政府一方面放宽非居民在日本国内市场上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即武士债券的发行限制,加快国内日元资金的国际输出;另一方面,放宽了在欧洲债券市场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即欧洲日元债券的限制,鼓励发展日元离岸债券市场。然而,由于日本国内债券市场改革滞后,欧洲日元债券"反客为主",不仅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文殊  申世军  
通胀指数债券目前已在多个国家推出。美国自1997年推出通胀保护债券(简称TIPS)以来,快速发展成为最大的通胀指数债券市场。本文全面分析了1997年以来美国通胀指数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从投资人、发行人以及政府部门的角度分别分析了通胀保护债券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通胀压力高企、通胀预期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美国通胀保护债券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协调监管,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捷  汤莹玮  
高收益债券在美国发展最为成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和亚洲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刚刚起步。本文分析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根据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镜秀  何亮  周林  
高收益债券指评级在投资级以下的债券,与投资级债券相比,该类债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及较大的信用风险。美国、欧洲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对解决本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具有重要贡献。文章总结了海外高收益债券市场的概况及发展历史,并根据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来探讨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彬  张友先  汪川  
自1997年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为主、场内交易(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从总量看,我国债券规模还比较小,同时,受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束缚,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并在发行、交易、托管等环节上存在分割。在诸多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中,债券市场的多重监管和托管结算系统的分割是本质性的阻碍因素。本文旨在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托管结算体制及其发展经验,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欧明刚  
东亚危机过后,东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债券市场作为解决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债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措施,使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东亚主要经济体特别是马来西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来看,债券市场发展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总体规划、统一监管体制、更新监管理念和完善市场基础设施。这些对于在东亚经济体中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鑫  龚仰树  
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结构相同,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分为场外和场内两个市场,且后者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本文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场内市场也曾经有过活跃的债券交易,而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逐渐导致了流动性向场外转移,形成了新的市场均衡。虽然我国的债券市场受行政干预形成市场分割,但目前也处于相同的均衡状态。文章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个层面的市场建设对未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迪  
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债券市场之一,丰富债券品种是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应当如何对现有债券品种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提高我国债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阳  李莉  木村正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殊  申世军  
通胀指数债券目前已在多个国家推出。美国自1997年推出TIPS以来,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胀指数债券市场。本文全面分析了1997年以来美国通胀指数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征,从投资人、发行人以及政府部门的角度分别分析了通胀指数债券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通胀压力高企、通胀预期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推出通胀指数债券的必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昌杰  
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激励交易、市场约束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投资者能够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博取较高收益,成为美国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融资工具。中国应借鉴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促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发展,具体措施如下:扩大投资者群体,促进债券交易和流动性;重视信息披露,强化违约惩戒机制;鼓励多种违约状态下的债券条款设计;提高投资者的违约风险意识,完善债券评级体系;发展多种债券违约保护工具;建立与完善债券的违约处理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然  
绿色债券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了多方面的益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作用。影响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因素为绿色溢价和绿色债券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影响绿色债券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投资回报率和发行人行业。发达国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发展绿色主权债市场、绿色ABS市场以及绿色资产购买计划。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中外绿色定义存在差异、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参与动力不足等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债券市场参与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制定标准化的绿色贷款合同,推动发展转型债券和绿色主权债,以及促进绿色债券双向开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旭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到期债券偿付压力明显增大,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评级下调大幅增加。当前违约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违约主体开始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提前兑付、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另类违约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约背后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杠杆率过高、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最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