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5)
2023(18676)
2022(16177)
2021(15297)
2020(12960)
2019(30221)
2018(30088)
2017(57226)
2016(31276)
2015(35601)
2014(35715)
2013(35015)
2012(32359)
2011(29034)
2010(29419)
2009(26970)
2008(26461)
2007(23509)
2006(20279)
2005(17720)
作者
(88873)
(74037)
(73551)
(70322)
(47108)
(35635)
(33886)
(29163)
(27988)
(26454)
(25097)
(24727)
(23408)
(23354)
(23017)
(22647)
(22635)
(22023)
(21351)
(21166)
(18328)
(18205)
(18022)
(16973)
(16680)
(16638)
(16489)
(16341)
(14986)
(14757)
学科
(122067)
经济(121932)
管理(89859)
(85359)
(71704)
企业(71704)
方法(58110)
数学(50202)
数学方法(49500)
中国(32929)
(32276)
(31419)
(26771)
业经(26572)
地方(24842)
(23011)
贸易(22995)
技术(22959)
理论(22946)
(22313)
(21578)
农业(21545)
(19708)
(19690)
财务(19601)
财务管理(19556)
(18831)
金融(18827)
(18555)
银行(18501)
机构
大学(439867)
学院(435246)
管理(171605)
(170340)
经济(166436)
理学(148358)
理学院(146688)
研究(144122)
管理学(143850)
管理学院(143061)
中国(107182)
(93808)
科学(90184)
(77612)
(72223)
(70012)
中心(66349)
研究所(65838)
业大(65396)
(64726)
财经(61841)
(59770)
北京(59492)
师范(59217)
(56135)
农业(54869)
(52552)
(52545)
经济学(50218)
技术(48007)
基金
项目(295569)
科学(231337)
研究(217012)
基金(211567)
(183674)
国家(182101)
科学基金(156399)
社会(133776)
社会科(126633)
社会科学(126597)
(117119)
基金项目(112298)
教育(102486)
自然(102350)
自然科(99968)
自然科学(99939)
(98322)
自然科学基金(98095)
编号(89679)
资助(87337)
成果(73608)
重点(66042)
(64979)
(63357)
课题(62533)
(62284)
创新(58630)
大学(56659)
科研(56486)
教育部(55721)
期刊
(184351)
经济(184351)
研究(127690)
中国(88079)
学报(69222)
管理(62903)
(62809)
科学(62768)
(60337)
教育(60231)
大学(53220)
学学(48717)
农业(43706)
技术(41563)
(35749)
金融(35749)
业经(29792)
财经(29280)
经济研究(28982)
图书(25320)
(24998)
(24446)
问题(23716)
科技(22053)
技术经济(21861)
(20676)
理论(20328)
统计(19651)
(19440)
现代(19269)
共检索到64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海江   楼世洲  
为强化科技创新前瞻布局,突破国际科研竞争式微困境,2007年,日本政府启动“世界顶级国际研究中心项目”,旨在依托一流大学创建世界前沿科学中心。在顶层设计上,日本擘画研究中心建设基本框架,建立项目四重评估机制,制定项目“管办评分离”组织架构。在底层逻辑上,研究中心构建矩阵式管理体制,健全面向国际的人才“引聘育留”制度体系,依托优势学科交叉催生新兴交叉科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协作机制。日本创建世界前沿科学中心呈现出四大特征:瞄准国际前沿交叉科学领域,强调优势特色与需求牵引相结合;秉持质量优先,全程质量管理内嵌“戴明环式”质量把控;形成强矩阵式治理架构,凸显组织性和协同性;关注科研社会影响,重视拓展科研成果外溢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历史的责任与实践的偏差徐祖广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界的一座丰碑,她的创建需要多少艰苦创业的辛酸,需要多少代校长、教授和员工的协作努力。因此,这座丰碑从奠基到落成将有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从50年代新中国高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秀治  何倩  
基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制定和实施了"卓越潜力大学"计划和"创新大学"计划,对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申请条件、评选程序及经费分配等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尽管这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印度现有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张伟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股潮流,各国或地区相继出台政策来增强大学的研究实力,提升学校的国际排名。"政府主导"、"择优建设"、"立足学科"、"注重评估"、"引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普遍采取的创建政策,这些政策为我国推进"双一流"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措施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长青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流人才的培养地,是一流科研成果的诞生地,是一流科技产业的孵化地,是一流对外文化教育与科技交流的聚集地和辐射地。浙江大学正采取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教学新体系、科研新体系、生态校园新体系、社会服务新体系和师资新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惠  张梦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法国也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并摆脱自身发展困境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实施了重大改革,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法国模式。本文以索邦大学为典型案例,阐述该校实施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基于"卓越大学计划"的治理模式、职业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世界一流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战略实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从大学的特质、大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大学权力体制三方面勾勒了世界上一流大学生成的机制。并以此为据,讨论了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理念、历史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以及在体制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希元  赵骥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院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关系和巨大作用,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生院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聂映玉  王斌  于依琼  
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沿科学中心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的治理理念、组织模式和管理体系,对其与我国共建的3所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前沿科学中心的科研评审机制、经费支持机制以及科研软环境建设是科研人员最关注的方面。借鉴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经验,建议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前沿科学研究平台中,注重依托实体化组织模式引进顶尖人才参与建设,提供稳定的科研支撑保障并拓宽科研资助来源,强化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营造协同创新的软环境,并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江崇廓  张启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惠  刘宝存  
2010年法国政府推出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是在法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政策内容涵盖法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任务、项目征集与标准、项目遴选与评审以及经费分配等关键要素。该政策具有引领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的现代化转型、推进立足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带动科技项目及其平行工程的协作发展并实现了一流机构与尖端学科间的强强联合等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戚务念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理念不外乎两种:一是依附论(接轨论);一是本土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都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智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新视角,打破当今西方一统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从而实现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和谐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应从构建一流的符合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培育中国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导向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文晶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化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作者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建华  
"985工程"实施18年来,中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很快。国务院出台的"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对大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北京大学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根据办学规律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把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激发出来,使北大真正成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和"产生影响国家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学术殿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