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3)
2023(7871)
2022(6505)
2021(6485)
2020(5313)
2019(12393)
2018(12227)
2017(22966)
2016(12683)
2015(14018)
2014(13982)
2013(13714)
2012(12829)
2011(11783)
2010(11755)
2009(10831)
2008(10829)
2007(9216)
2006(8183)
2005(7727)
作者
(35062)
(29332)
(28974)
(28259)
(18791)
(14050)
(13405)
(11295)
(11128)
(10331)
(10326)
(9802)
(9618)
(9513)
(9459)
(9058)
(8740)
(8398)
(8298)
(8227)
(7656)
(7164)
(7095)
(6702)
(6614)
(6592)
(6542)
(6042)
(5978)
(5829)
学科
(53080)
经济(53010)
管理(29718)
(28653)
方法(22849)
(22805)
企业(22805)
数学(20768)
数学方法(20608)
中国(18431)
(14430)
(14285)
(12880)
(11856)
贸易(11851)
(11682)
(10888)
(10726)
银行(10710)
(10630)
(10630)
金融(10630)
(10430)
业经(10274)
体制(9200)
农业(7936)
地方(7611)
(7284)
(7243)
财务(7233)
机构
大学(181987)
学院(175917)
(84752)
经济(83458)
研究(72430)
管理(62073)
中国(55836)
理学(53173)
理学院(52468)
管理学(51731)
管理学院(51352)
科学(40499)
(39900)
(39600)
(37241)
研究所(33949)
财经(31280)
中心(30340)
(29149)
经济学(28981)
(28934)
北京(26026)
经济学院(25998)
(25886)
(24488)
(24229)
师范(23974)
财经大学(23708)
业大(23041)
农业(22861)
基金
项目(115404)
科学(92127)
基金(87556)
研究(84293)
(77815)
国家(77259)
科学基金(64793)
社会(56725)
社会科(53977)
社会科学(53964)
基金项目(44653)
自然(39925)
(39682)
教育(39196)
自然科(39065)
自然科学(39054)
自然科学基金(38454)
资助(36721)
(35802)
编号(30617)
(28534)
重点(26871)
成果(26821)
国家社会(25662)
中国(25417)
(24996)
教育部(24767)
(23927)
(23666)
课题(22486)
期刊
(90986)
经济(90986)
研究(61469)
中国(38248)
(29675)
学报(28481)
科学(26927)
(26456)
管理(24273)
大学(21958)
教育(21173)
学学(20450)
(20181)
金融(20181)
农业(17951)
财经(16775)
经济研究(16705)
(14661)
技术(12744)
(12663)
世界(12525)
问题(12483)
国际(11696)
业经(11208)
(11025)
现代(8074)
技术经济(8057)
统计(7958)
(7584)
经济问题(7479)
共检索到276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许弘毅  
从2015年被提出至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其模式日渐成熟,学界对此的讨论也在不断丰富。尽管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横向来看,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通过供给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刺激经济的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也曾进行了类似的实践。这些改革有成功有失败,更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日本的国情和发展路径与中国有较大的相似性,也曾进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许弘毅  
从2015年被提出至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其模式日渐成熟,学界对此的讨论也在不断丰富。尽管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横向来看,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通过供给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刺激经济的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也曾进行了类似的实践。这些改革有成功有失败,更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日本的国情和发展路径与中国有较大的相似性,也曾进行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沈铭辉  李天国  
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韩国政府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以求实现经济供需平衡。在早期供给侧改革探索中,韩国政府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政策思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协调均衡的产业发展,同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反对各种形式市场垄断。进入高收入时期,韩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治理与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公共机构改革等方面。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实施结构性税收政策,降低宏观税负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段雨晨  赵峰  
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基础,卡莱茨基系统地讨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的长短期动态及其决定因素问题。其投资理论和经济动态理论强调投资总量和结构在增长中的作用、投资的风险递增原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在面临多重制约因素下增长率和投资率的选择问题,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对卡莱茨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能够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内容,为在新时期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处理好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协调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要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的确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6年12月份,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17年将要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深层次的触及这次改革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往哪变革?这是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这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内容、路径和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尤其在我国农业资源有限和国际农业竞争压力下,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要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的确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6年12月份,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17年将要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深层次的触及这次改革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往哪变革?这是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这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内容、路径和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尤其在我国农业资源有限和国际农业竞争压力下,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用经济新常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度化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D函数指标,测度出1952—2016年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演变情况并进行了区域和国别比较,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且落后于高收入水平国家,供给侧因素比需求侧因素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马雁  杨延  刘恩专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面向着力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职业教育的现代体系结构、专业布局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师资培养培训、国际化进程、信息化教学,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供给与制度供给的方法与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陈贞吉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也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原创性贡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一、制度供给。第一,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行PPP模式。目前地方财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瓶颈。如果我们要增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话,首先应建立统一合理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回落,告别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正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此,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三驾马车"一脉相承,需要政府大有作为,做到统筹兼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