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4)
2023(8356)
2022(6726)
2021(6122)
2020(5203)
2019(11416)
2018(11139)
2017(21534)
2016(11486)
2015(12785)
2014(12539)
2013(12249)
2012(11195)
2011(9415)
2010(9840)
2009(9389)
2008(9703)
2007(8946)
2006(7840)
2005(7427)
作者
(31109)
(25903)
(25872)
(23951)
(16670)
(12213)
(11779)
(9786)
(9556)
(9310)
(8744)
(8708)
(8396)
(8071)
(7997)
(7735)
(7482)
(7477)
(7332)
(7124)
(6410)
(6316)
(6194)
(6051)
(5923)
(5751)
(5671)
(5581)
(5191)
(4962)
学科
(70199)
(66774)
企业(66774)
(49980)
经济(49897)
管理(49797)
业经(24909)
(21431)
(20355)
方法(19407)
(17243)
财务(17238)
财务管理(17227)
企业财务(16287)
农业(15543)
技术(15036)
(12499)
企业经济(12048)
数学(11834)
数学方法(11751)
(11697)
(11602)
中国(11554)
(11180)
理论(10946)
经营(10800)
(10497)
技术管理(10065)
税收(9833)
(9796)
机构
学院(166829)
大学(161026)
(71866)
经济(70681)
管理(68862)
理学(58519)
理学院(57990)
管理学(57437)
管理学院(57098)
研究(49915)
中国(40794)
(36744)
(33237)
财经(28519)
科学(27011)
(26482)
(26321)
(25860)
(24410)
中心(22452)
研究所(21451)
业大(21081)
经济学(21049)
北京(20901)
商学(20842)
财经大学(20779)
商学院(20676)
(20588)
农业(20530)
(19573)
基金
项目(102301)
科学(82469)
研究(80546)
基金(74601)
(63398)
国家(62356)
科学基金(55124)
社会(53242)
社会科(50402)
社会科学(50385)
(41047)
基金项目(39147)
教育(35617)
自然(33142)
编号(32978)
(32534)
自然科(32397)
自然科学(32388)
自然科学基金(31925)
(28939)
资助(28922)
成果(26791)
(25395)
(22728)
(22576)
创新(22533)
重点(22196)
(22096)
国家社会(21841)
课题(21792)
期刊
(88460)
经济(88460)
研究(52167)
(32522)
中国(32268)
管理(31343)
(26895)
科学(20463)
学报(19703)
农业(18963)
教育(17481)
业经(16660)
大学(16343)
技术(15963)
学学(15473)
(14948)
金融(14948)
财经(14560)
(13020)
经济研究(12973)
(12709)
问题(11007)
世界(10735)
技术经济(10422)
财会(10407)
现代(10406)
(9348)
(9092)
国际(8695)
商业(8673)
共检索到26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营的家族化、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利观、"和为贵"的人际关系等;对我国的启示: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秉承"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等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武东  
本文以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对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希望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崇利  彭正龙  
儒家思想渊远流长,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鲜明的管理特征和强大管理功能对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儒家思想的管理特征和管理功能出发,研究如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来构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毕楠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江户时代早期,经历了二战后的"美国化改造",日本企业在实践中结合了美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自身的儒家基因,进入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中日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中儒家基因的比较,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着重分析了日本经营者团体在其社会责任推动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企业重拾古老而朴素的儒学传统,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友根  
市场经济要求伦理道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协调作用,以抑制人在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中所造成的人的价值迷失与社会的秩序失衡。儒家伦理突出了对人自身的关注及对人类共同体的终极关怀,更强调人本主义、普遍和谐、责任意识等等。这些观念内化为企业的伦理意识,影响到企业家精神、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培育,这是儒家伦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理由。现代企业可把儒家伦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柏青,金训敏,郝长海  
儒家思想从公元285年传入日本,到德川幕府时期才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治时代又把儒家伦理定为国民必须遵守的道德,为日本建立现代化国家增强了凝聚力。二战后,日本在大力向西方学习、进行民主改革过程中,儒家思想仍在继续发生影响。儒家思想使日本走上了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把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仅仅归功于儒家思想是不够的。儒家思想也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甚至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兆罡  陈松林  
文章以宗族制度和儒家伦理为两条主线索,系统阐释了徽商的创业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企业经营者的启示,即宗族聚群互帮互助的抱团观念,敢于并善于冒险、不屈不挠和拼搏进取的骆驼精神,通过地缘、血缘、利缘和姻缘积累官府人脉资源的和商特点,从经营理念到经营行为都体现诚信仁义的儒商风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裕正  
本文试图利用中国儒家哲学思想找出一套符合中国体质,适用国内中小企业练习的内功,并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范例,运用儒家哲学思想为指导,建立以人为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完善、优化,将企业文化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溪繁  
文章以儒家性情论对企业情感管理的启示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儒家性情论、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学会以情动人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情感管理效率,为企业日后良好发展做铺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乐忠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深入研究儒学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双面影响,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儒学置于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大环境中,着眼于历史演化和中外比较,全面探讨儒学和企业文化渊源关系,将儒学浓重的人情观念予以扬弃,使之“硬化”;将儒学从封建伦理道德唯上是从的禁锢中解救出来,加以“泛化”,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构建人本主义现代企业文化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湘  周荣森  
一、背景分析伴随着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历程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过去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发生的深刻变化。1978年改革开始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兵   蒋悦  
新儒家思想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人本审计文化构建起着重要作用。新儒家思想和人本审计文化密切相关,将新儒家思想应用于人本审计文化构建中,微观层面目标是培育人本文化,夯实个体素质基石;中观层面目标是弘扬和合文化,保障企业价值增长;宏观层面目标是传承家国文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新儒家思想应用于人本审计文化的实施路径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人本审计思想引领,发挥新儒家思想自强不息的激励功能;推进人本审计制度建设,完善新儒家思想克己复礼的约束功能;注重人本审计行为改善,优化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协调功能;探索人本审计创新发展,实现新儒家思想返本开新的创造功能,以期构建科学、创新的人本审计文化,实现文化促审、文化强审,推动人本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辛明洲  骆良彬  
一、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指出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非正式制度本质上是基于文化驱动的一系列隐性契约,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分解为基于法律层面的制度和基于道德层面的制度,前者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予以强制规范,规定企业以及员工必须履行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