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6937)
- 2022(5407)
- 2021(5184)
- 2020(4226)
- 2019(9634)
- 2018(9400)
- 2017(15829)
- 2016(10302)
- 2015(11930)
- 2014(12256)
- 2013(11038)
- 2012(9892)
- 2011(8712)
- 2010(9160)
- 2009(8121)
- 2008(8518)
- 2007(7890)
- 2006(6998)
- 2005(6592)
- 学科
- 企(63027)
- 企业(63027)
- 业(55047)
- 管理(44289)
- 济(29055)
- 经济(28999)
- 教育(21968)
- 财(18414)
- 业经(16921)
- 理论(16527)
- 务(16314)
- 财务(16312)
- 财务管理(16307)
- 企业财务(15494)
- 方法(14303)
- 技术(13824)
- 中国(13150)
- 企业经济(11813)
- 教学(9761)
- 经营(9734)
- 策(9463)
- 和(9453)
- 划(9338)
- 技术管理(9271)
- 决策(8099)
- 经济理论(7434)
- 计划(7386)
- 制(7339)
- 数学(7144)
- 数学方法(7027)
- 机构
- 学院(136647)
- 大学(134966)
- 管理(49570)
- 济(44361)
- 经济(43183)
- 理学(41940)
- 研究(41479)
- 理学院(41412)
- 管理学(40781)
- 管理学院(40448)
- 教育(31064)
- 京(29817)
- 范(27715)
- 师范(27603)
- 中国(25457)
- 财(24244)
- 江(24135)
- 职业(22318)
- 师范大学(22270)
- 科学(21865)
- 技术(21273)
- 所(19816)
- 北京(19736)
- 财经(19008)
- 州(18531)
- 研究所(17524)
- 中心(17249)
- 经(17112)
- 职业技术(15471)
- 商学(15401)
- 基金
- 项目(79522)
- 研究(70140)
- 科学(65282)
- 基金(52681)
- 教育(43396)
- 家(42818)
- 国家(42073)
- 社会(41112)
- 社会科(38557)
- 社会科学(38545)
- 科学基金(37646)
- 省(35045)
- 编号(32515)
- 划(29964)
- 成果(28556)
- 基金项目(26846)
- 课题(26435)
- 年(22661)
- 自然(22173)
- 自然科(21738)
- 自然科学(21731)
- 自然科学基金(21412)
- 资助(20878)
- 项目编号(20822)
- 规划(20696)
- 创(19535)
- 部(19408)
- 性(19321)
- 重点(19162)
- 业(18785)
共检索到22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
日本的企业内职业教育是企业对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所进行的长期的教育训练。其内容除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技能训练外,还包括经营、办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为企业职工的品质教育等;进行教育的场所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派遣员工到大学或其他企业去接受教育,也被认为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邓锐
日本企业内职工的培训厦门大学邓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要求不断更新企业职工的知识,从而提高职工的司职能力。日本企业界有关人士曾经给“能力”下了这样的定义:“能力一司职能力一体力、适应性、知识、经验、性格、意愿”。通过企业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洁
当下,教师教育培训现实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培训缺乏对已有经验的重视与调动;第二,教师培训缺乏促进性批判;第三,教师合作学习机制相对困顿。美国学者麦基罗所提出的转化学习理论为国内教师教育培训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支撑。借鉴转化学习理论,国内教师教育培训则理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加强:首先,要充分重视与重构教师的已有经验;其次,要调动与促进教师批判性反思的提升;最后,要加强教师合作与交流学习机制的促进。
关键词:
转化学习 教师发展 教师教育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博 薛鹏 丁海萍
在技术革命加速、产业构造转型升级、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多样化、保证雇佣制度动摇等变革背景下,被世界公认的日本"企业模式"职业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日本政府以组织机构整备为基础、以扶持制度建设为引领、以促进企业内职业培训合作转型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借鉴日本经验,发展我国企业职业培训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工学结合等举措,推动发展企业本位的职业培训,提供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保障,构建雇佣融合型培训模式。
关键词:
日本 企业 职业培训 融合型 雇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单莹
从企业培训的视角出发,指出现行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职业教育参与企业培训的必要性和优势,说明了开展企业培训对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培训 职业教育 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勇旗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培训是传统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重要补充,阐述了校本培训在职教师资建设中的作用,呼吁中等职业学校要广泛开展校本培训,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本培训 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雅光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尽快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日本大规模地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集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为此企业把职工教育培训放在了与技术引进同样的位置,并把人才培养放在企业管理优先地位,将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这项工作中。如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要求公司员工要牢固确立“松下电器公司是创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器具”这样一种观念。许多企业提出,领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保国 乐禄祉
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梁保国乐禄祉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上,更主要地还表现在后天对生存环境的依赖上。每个人都处在其内心世界和外部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之中,受到内外部关系与规律的制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人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晓天
跨企业培训中心(berbetriebliches Berufsbildungszentrum,简称櫣BS)是具有鲜明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而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则是该模式中的一个典型。通过对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的剖析,系统的介绍其在运行机制、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托马斯·F.雷明顿 曲垠娇
面对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国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大量学术文献表明目前尚无一个可以使教育、培训和雇佣关系组织起来的理想模式,而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很普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寻求适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技术升级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俄罗斯一个联邦试点项目在地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探讨了该项目在企业、学校、地方与联邦政府机构之间可能创建新型合作关系的条件,结论认为双元制教育在地方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州政府的杰出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军梅 唐锋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世界闻名,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我国正面临"如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因、企业资格、企业培训条例、培训程序四个方面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展开论述,以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
德国 企业 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培训的教育学指称,是培养、训练,它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训练活动;或者说,培训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而不是一般监督、工作革新或经验,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引自陈天希)。英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马振华 张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规模发展迅速、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专业结构与学校布局逐步优化等良好发展势头。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新挑战,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为:职业教育教学机制脱离生产实际,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及实训设施滞后,管理不畅等。对此,在未来发展中,我国职业教育应努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职能,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发展机制及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入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孟景舟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新职业教育"等阶段,其吸引力呈现出"高-低-高-低"的轨迹。总体而言,历史上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是靠"奖励出身""、统一分配""、对口升学"等外生因素拉动的,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因此,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须让职业教育回归本体。
关键词:
职业教育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