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6)
- 2023(10485)
- 2022(8234)
- 2021(7576)
- 2020(6348)
- 2019(14147)
- 2018(14056)
- 2017(26892)
- 2016(14341)
- 2015(16222)
- 2014(16108)
- 2013(15889)
- 2012(14239)
- 2011(12640)
- 2010(12573)
- 2009(12042)
- 2008(12225)
- 2007(10914)
- 2006(9646)
- 2005(9339)
- 学科
- 业(74069)
- 济(71759)
- 经济(71676)
- 企(69147)
- 企业(69147)
- 管理(57300)
- 方法(29264)
- 业经(27323)
- 财(23580)
- 农(23243)
- 数学(21594)
- 数学方法(21528)
- 中国(21175)
- 务(18220)
- 财务(18204)
- 财务管理(18193)
- 企业财务(17223)
- 农业(16906)
- 技术(15929)
- 制(14590)
- 策(14473)
- 贸(13933)
- 贸易(13923)
- 划(13683)
- 易(13644)
- 和(12881)
- 体(12366)
- 企业经济(11978)
- 理论(11528)
- 经营(11361)
- 机构
- 学院(211973)
- 大学(207606)
- 济(102360)
- 经济(101008)
- 管理(85612)
- 理学(72984)
- 理学院(72342)
- 管理学(71693)
- 研究(71500)
- 管理学院(71285)
- 中国(59339)
- 财(46169)
- 京(43821)
- 科学(38094)
- 财经(36798)
- 所(35302)
- 经(33697)
- 农(32851)
- 经济学(32389)
- 研究所(31617)
- 江(31292)
- 中心(31050)
- 经济学院(29273)
- 北京(27998)
- 财经大学(27120)
- 业大(26409)
- 商学(25799)
- 农业(25655)
- 商学院(25561)
- 院(25371)
- 基金
- 项目(132970)
- 科学(108078)
- 研究(101213)
- 基金(100383)
- 家(85777)
- 国家(85010)
- 科学基金(74913)
- 社会(69316)
- 社会科(65884)
- 社会科学(65870)
- 基金项目(52321)
- 省(49829)
- 自然(45290)
- 教育(44581)
- 自然科(44345)
- 自然科学(44336)
- 自然科学基金(43672)
- 划(40894)
- 资助(40217)
- 编号(38964)
- 业(32962)
- 部(30947)
- 创(30915)
- 成果(30679)
- 国家社会(30110)
- 发(29715)
- 重点(29602)
- 创新(28045)
- 中国(27327)
- 制(27246)
- 期刊
- 济(118290)
- 经济(118290)
- 研究(66600)
- 中国(41046)
- 财(38852)
- 管理(37969)
- 农(32205)
- 科学(27928)
- 学报(25088)
- 农业(22601)
- 融(21237)
- 金融(21237)
- 大学(20534)
- 经济研究(19910)
- 业经(19886)
- 技术(19831)
- 学学(19498)
- 财经(19416)
- 经(16992)
- 教育(16183)
- 问题(15583)
- 业(15404)
- 世界(14903)
- 贸(14306)
- 技术经济(13585)
- 国际(13003)
- 现代(12205)
- 财会(10504)
- 商业(10324)
- 经济管理(9973)
共检索到32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钓鱼岛风波"的激荡与升级不仅将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推入谷底,而且将两国的经贸关系打入冰冻地带。作为钓鱼岛主权纷争事件直接推动且对未来预期并不乐观所诱致的市场显著结果——日本企业撤离中国的脚步牵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而在关注的背后,人们思考更多的问题是,日本企业真的愿意舍弃苦心经营数十年而且依然潜力深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耀斌 潘斌
在关于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存在争议的纳税筹划做法。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先增资扩股、使原股东股权稀释,再进行股权转让,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目的的税收筹划做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增资扩股 股权转让 个人所得税 纳税筹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我觉得大概应该从1992年算起。第一部《劳动法》是1994年颁布的,中国的工时制度也是自1994年开始,法定工时从每周48小时快速地降到了44小时,又从44小时降到了40小时。1998年我在美国考察时,发现美国正在庆祝和反思他们人力资源管理100年的历史。我的体会是,在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央速发展,从1994年《劳动法》到2008年《劳动合同法》,从签订劳动合同、招工人、发工资、管理考勤,到大学招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清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业绩突出,形成独具新加坡特色的为众多国家所认可的淡马锡模式。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能够将淡马锡模式中国化,将淡马锡模式中的董事会建设运用到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找到具有中国国有企业特色的董事会治理结构体系,形成优秀的高标准董事会成员结构体系,就能促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下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管控作用。
关键词:
淡马锡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 董事会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碧瑶 牛春燕
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企业重组多半会给重组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局面。文章通过介绍企业合并的概念,追溯中国企业合并的发展,并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两大集团为例,两者在农业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互补性较强,分析合并将带来的明显协同效应,增强国际竞争力来对抗世界同行业的巨头,以及为国内其他化工企业带来方向的和指引。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国际竞争力 战略布局 化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旦
文章在明确国企去机关化改革的本质、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基础上,指出去机关化改革面临的问题障碍,探索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为系统性地改变国企机关化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去机关化 深化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忠民
企业的战略规划、重要部署及对外沟通行为的不当,都有可能引发伪社会责任现象。为此应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提前考虑到企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地对企业预警防治预案进行修改。2010-2015年,《南方周末》通过专家评审、微信公号投票等方式连续发布了年度"中国漂绿榜",上榜的不乏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而上榜的理由有公然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红丹
以扎根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整合相关文献,探讨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通过三级编码构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模型,共得到12个子范畴以及对应的外源性压力、内生性压力、舞弊容忍度3个主范畴。此外,结果也发现3个主范畴的作用路径不尽相同,其中,外源性压力是外部动因,内生性压力是内部动因,舞弊容忍度是情景动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并给出了治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张俊生 李伟阳
尽管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普遍现象,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足够重视,目前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对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内涵、假设、动因、危害、曝光和治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别从动机层面和言行分离层面对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伪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在动机、行动、沟通和绩效等四个构面上的差异及其相互联系;揭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三个方面假设,即对人性假设、企业与社会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矛盾认知;构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动因的深思熟虑(PORE)模型,从压力、机会、借口和曝光等四个维度剖析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指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可能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红丹 刘玉柱
当社会缺少完善的监督和曝光环境时,伪社会责任行为被揭露的可能性以及被惩罚的概率极小。正因如此,企业才会利用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伪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牟取自身私利。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指的是企业不以履行社会责任为真正动机而假装表现出社会责任或"对社会负责"行为的过程,主要表现有:伪道德行为、以公益捐赠为旗号的营销、企业商业作秀、"漂绿"(企业以传播虚假绿色信息为手段获得的具有环保责任感的绿色形象而非实施真正的绿色环保措施)、虚假慈
关键词:
企业伪社会责任 道德推脱 企业诚信教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锁箭 毛剑梅
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有两种: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而言,前者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被动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在产品出口活动中,由于中间代理机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跨出国门的“成本”,同时也屏蔽了企业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的体验。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方式在对企业跨出国门必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要素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企业能够直接体验国际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积累在国际市场求得生存发展的技巧与经验。当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以产品出口的被动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立峰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关键词:
战略并购 走出去 制造业国际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蒋颖 张新华 卢强 叶永青 石红霞
以"走出去"发展战略为引导,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始积极对外投资,但这一过程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税务风险。针对在境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税务风险,本文提出了"走出去"企业的全球税务管理的基本思路:了解并合理使用所得税抵免制度避免双重征税;通过投资架构和交易安排降低企业整体税负;通过建立有效的税务管理体系控制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昀妍 柳春 施炳展 张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新型助推力量。基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能性、次数和规模,并且主要体现在绿地投资上。机制检验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投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有出口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本水平更高的企业中更强,同时,此促进效应在重污染行业、高新技术行业、外部融资依赖行业以及企业所属制度环境更好的地区中更加显著。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投资于制度环境更好的国家或地区,保障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基于上述结果,政府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和人才引进政策,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助推作用。此外,还要考虑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差异,进而有效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兵 丁明明
随着配额的取消,中国化纤企业将更加直接地面对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首先了解自己的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地做出经营决策。本文将战略分析方法引入对化纤产业的分析,并提出战略选择。
关键词:
无配额时代 化纤 竞争战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