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0)
- 2023(9672)
- 2022(7862)
- 2021(7278)
- 2020(6295)
- 2019(14678)
- 2018(14546)
- 2017(27775)
- 2016(14669)
- 2015(16687)
- 2014(16517)
- 2013(16625)
- 2012(15145)
- 2011(14049)
- 2010(14722)
- 2009(13941)
- 2008(13731)
- 2007(12481)
- 2006(11683)
- 2005(10737)
- 学科
- 济(83778)
- 经济(83727)
- 管理(49625)
- 业(39115)
- 企(34689)
- 企业(34689)
- 方法(30876)
- 数学(26689)
- 数学方法(26136)
- 地方(19153)
- 中国(18134)
- 学(17256)
- 财(15514)
- 业经(15317)
- 农(14396)
- 地方经济(13196)
- 理论(13104)
- 制(12461)
- 和(11874)
- 策(10670)
- 划(10133)
- 环境(10035)
- 银(9963)
- 银行(9948)
- 农业(9755)
- 融(9645)
- 金融(9644)
- 务(9479)
- 资源(9463)
- 行(9444)
- 机构
- 大学(218089)
- 学院(215567)
- 济(95688)
- 经济(93593)
- 管理(85371)
- 研究(75591)
- 理学(70825)
- 理学院(70027)
- 管理学(68656)
- 管理学院(68195)
- 中国(59433)
- 京(47217)
- 科学(44230)
- 财(44048)
- 所(38641)
- 研究所(34663)
- 江(34561)
- 中心(33880)
- 财经(33465)
- 北京(30376)
- 经(30195)
- 农(30150)
- 经济学(29576)
- 范(28800)
- 师范(28578)
- 业大(27583)
- 州(27412)
- 院(26632)
- 经济学院(25982)
- 财经大学(24580)
- 基金
- 项目(133678)
- 科学(104962)
- 研究(97844)
- 基金(96598)
- 家(83724)
- 国家(83104)
- 科学基金(71454)
- 社会(62917)
- 社会科(59786)
- 社会科学(59766)
- 省(51821)
- 基金项目(49285)
- 教育(45514)
- 自然(45287)
- 自然科(44148)
- 自然科学(44136)
- 自然科学基金(43298)
- 划(42903)
- 资助(41375)
- 编号(39121)
- 成果(32559)
- 重点(30065)
- 发(29223)
- 部(29198)
- 课题(27601)
- 创(26848)
- 国家社会(26405)
- 教育部(25335)
- 创新(25201)
- 科研(24921)
- 期刊
- 济(117746)
- 经济(117746)
- 研究(68433)
- 中国(48428)
- 管理(37864)
- 财(36131)
- 学报(30842)
- 科学(29722)
- 农(26559)
- 教育(24177)
- 大学(23481)
- 技术(22422)
- 学学(21418)
- 融(20027)
- 金融(20027)
- 经济研究(19124)
- 财经(17803)
- 农业(17703)
- 业经(15790)
- 经(15578)
- 问题(13950)
- 统计(13889)
- 图书(13695)
- 技术经济(13294)
- 策(12290)
- 业(11870)
- 决策(11213)
- 现代(10719)
- 世界(10594)
- 资源(10567)
共检索到351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维东 张莉艳 郭舒
一、引言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化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市场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因素的影响,各国企业为了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竞相采用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绩效。这也促使了世界各国管理模式向效率较高的模式借鉴与移植,呈现出一定的趋同倾向。一个典型的管理模式趋同现象是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高闯,2009)。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珍琴
国际上有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东方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西方模式。文章通过对美国、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管理规划、招募甄选、激励机组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的启示是:实现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化、人力资源培养分层化、人力资本激励立体化、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终身雇佣制 模式比较 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玉波 陈万明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两个典型代表,各有其显著的特点和适用的环境。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这两种模式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说来,两种模式出现了交融的趋势。本文对美国、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交融趋势。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 交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珍琴
国际上有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东方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西方模式。文章通过对美国、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管理规划、招募甄选、激励机组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的启示是:实现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化、人力资源培养分层化、人力资本激励立体化、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终身雇佣制 模式比较 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企业成长 知识创新 主导逻辑 创新成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王冠鸿
日本二战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利用不到30年的时间从百废待兴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成为全球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从日本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总结其正规教育、企业管理和政府干预等方面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发现日本通过完善职业技能教育、改善健康水平,极大提高了其人力资源质量,保障了其经济发展的潜质。本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对日本19602015年的经济增长、教育和健康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源积累造成的
关键词:
日本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增长 教育 健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建
内部劳动市场被认为是企业或组织管理劳动配置和定价的规则和程序。为打开新古典经济学视野中的企业这个"黑箱",内部劳动市场理论强调工作的特定化、在职培训和工作场所的习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作为一种研究框架,内部劳动市场分析重视理解和证实工作阶梯、薪酬等级、内部晋升、资历承认、跳槽率控制等制度和实践,并认为它们是特定条件下追求效率的行为。
关键词:
内部劳动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学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熙鎔 李朋波 梁晗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纷纷出现了一股共享经济热潮,其中尤以Airbnb、Uber为典型代表,对整个社会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总结了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四项特征:松散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全球库、市场化结算体系、依托移动互联网。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共享经济典范Airbnb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从甄选与招募、上岗与培训、考核与绩效、保障与激励四大方面加以总结和概括,为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永贵 姜莎莎
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体系,在分析新业态共享经济特点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基于共享经济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实现,初步构建了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以其为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业态 共享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宁宁
战略人力资源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结论,但相应的实证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只能解释某一个层面人力资源与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此,提供一种思路,来整合实证中获得的已有结论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证研究中的已有基本关系,文章从因果关系解释特征来分析不同实证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不同研究在分析两者因果关系时隐藏的层次和范围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因果关系的解释角度。文章将从因果关系解释的维度分为内部/外部维度,短期/长期维度,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来分析不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战略人力资源 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胜杰
一、网络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 新型组织模式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延伸,信息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基础,企业的跨国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区域化、集团化为全球化准备着综合条件。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组织以新的形式参与社会经济分工与竞争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变革,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企业产品不断被推陈出新,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更新与便捷更是大大缩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莉艳 高闯
比较管理理论为研究中国式管理,提炼中国管理模式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在比较时缺乏一套有效的衡量标准,导致对企业动态因素的处理不充分,无法展开全面的比较。将诺斯提出的“适应性效率”概念引入比较管理中,论证了“适应性效率”更适合作为比较不同情境中企业管理模式的评价标准,试图通过相关理论解释来弥补比较管理研究的不足,也为进一步解读中国式管理,提炼中国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适应性效率 管理模式 比较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平换 张微
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将IT基础设施、软件技术与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融为一体,是企业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它将更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 互联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春宇
`对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而言,不存在普适、静态、单一的最优管理模式,存在的只有与旅游地演化过程匹配与否的动态适应性管理模式。这一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转变机械、静态、面向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以动态、演化思维范式来审视旅游地管理模式产生、演化与变迁过程,通过深入考察旅游地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所在和行为方式,结合旅游地演化规律和它所处的内外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来确定旅游地特定阶段管理模式的关系与结构类型。有鉴于此,本文从动态博弈演化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旅游地适应性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框架,并以旅游地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为目标构建了概念模型,从正面评价与反面动态监测两方面具...
关键词:
旅游地 适应性管理 博弈主体 演化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心基 岳中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