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
2023(901)
2022(776)
2021(873)
2020(769)
2019(1663)
2018(1741)
2017(2729)
2016(2144)
2015(2629)
2014(2588)
2013(2146)
2012(2025)
2011(2036)
2010(2011)
2009(1648)
2008(1574)
2007(1519)
2006(1413)
2005(1234)
作者
(4093)
(3521)
(3516)
(3433)
(2197)
(1793)
(1648)
(1343)
(1328)
(1325)
(1174)
(1165)
(1147)
(1140)
(1139)
(1083)
(1025)
(1010)
(1005)
(997)
(952)
(907)
(854)
(845)
(835)
(810)
(809)
(770)
(747)
(726)
学科
教育(4683)
中国(2757)
教学(2531)
管理(2457)
政治(2163)
思想(2138)
思想政治(2112)
政治教育(2112)
治教(2112)
德育(2109)
(2083)
经济(2081)
理论(1916)
学校(1654)
研究(1454)
学法(1308)
教学法(1308)
高等(1286)
工作(1198)
(1144)
高等教育(1012)
学理(811)
学理论(811)
(792)
(768)
企业(768)
(759)
(678)
地方(640)
图书(632)
机构
大学(25445)
学院(19011)
研究(9056)
教育(6596)
(5802)
(5599)
师范(5580)
(5211)
经济(4999)
管理(4829)
(4731)
科学(4731)
中国(4704)
师范大学(4515)
北京(4080)
研究所(3966)
理学(3931)
理学院(3816)
(3594)
管理学(3587)
(3576)
管理学院(3541)
中心(3185)
(2857)
研究院(2816)
(2710)
(2701)
业大(2675)
图书(2659)
书馆(2606)
基金
项目(11212)
研究(10968)
科学(8514)
教育(7317)
基金(6122)
成果(5803)
社会(5649)
社会科(5209)
社会科学(5207)
大学(5137)
编号(5097)
(5062)
课题(4819)
(4629)
(4602)
国家(4548)
(4296)
科学基金(3573)
研究成果(3436)
规划(3342)
项目编号(3187)
基金项目(3034)
(2999)
(2999)
(2942)
高校(2920)
(2919)
重点(2797)
教育部(2658)
(2646)
期刊
教育(14939)
研究(11541)
中国(10030)
(7536)
经济(7536)
高等(3973)
大学(3969)
学报(3401)
高等教育(3367)
图书(3325)
(3048)
书馆(2618)
图书馆(2618)
农业(2553)
职业(2312)
管理(2099)
(2061)
成人(2058)
成人教育(2058)
科学(2058)
学学(1980)
(1921)
教研(1758)
高教(1758)
(1664)
论坛(1664)
现代(1635)
世界(1461)
技术(1361)
会计(1353)
共检索到4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家声  
日本五所大学概况彭家声东京大学【编者按】1993年年底,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亚洲高等教育研讨会”上,大会秘书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千名与会代表作了一项名为“亚洲最佳10所大学”的调查,评选结果,日本有五所大学榜上有名。这五所大学是:东京大学(1)...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贵  赵建民  
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成功大学之经验,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五所信息化建设较有成效的大学的个案研究后发现:有着重视和切实支持信息化的校领导、集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IT主管与多元化结构的IT队伍、国家财政的支持、信息化体制的创新发展,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妥协与变革智慧,即"人、财、体制、策略"四大关键因素的发挥是我国大学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主要经验。论文进一步指出,我国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更多依靠"人"的因素,信息化体制不规范、不稳定是制约其深入发展的根源。因而,我国大学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迫切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道玉  
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一所大学办得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校长的领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称职的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其决策之正确是办好大学的关键。要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治校的职业校长,还应掌握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建锋  
大学章程文化个性可以界定为大学章程在制定与执行中所表征的制度文化特质,狭义上涵盖了民族文化传统、学术文化传统与院校文化传统。以此理论框架分析英、德、法三部大学章程的文本,可发现不同国家的大学章程表现出各自的民族教育特色、学术传统特色与院校历史文化特色诸方面的文化个性,并蕴含自由教育、学术自由和核心竞争力三方面的文化共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吕红艳  
博士生创新能力是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数十位资深博士生导师的调查表明: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体可归结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含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人格、学术能力与造诣、学术指导,博士生自身的学业基础、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创新性意识与思维等;后者则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淘汰机制、培养年限、资助制度、学术氛围等几个关键维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歆杰  王树民  陆文娟  
本文是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教学组在建设精品课项目过程中出访美国3所大学就相关课程进行教学考察的报告。报告中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大学中5门与《电路原理》相关课程的教学要素,并对MIT的《电路与电子》课程的讲授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值得本课程及相关课程借鉴的教学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希  
大学体育是大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在我国正在经历的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体育体制深刻变革的引发和推动下,人们对大学体育的性质、目的、任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着新的思考。与此同时,人们也根据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对大学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成龙  李文  
从世界范围看,线上教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教育趋势之一。以阿尔伯塔大学、多伦多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三所大学为例,重点剖析三所大学的线上教学实践,以及线上教学给大学学习空间、教学过程、教育评价和教育组织保障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试图为当下中国高校线上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向龙  胡小平  高波  
高校图书馆一向被喻为高校的心脏,在高校中处于核心地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是学术资源中心,同时也是学术支持中心。高校图书馆应该认清自己的核心价值,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支持。文章对美国10所著名大学图书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研究,对各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目标、评估主体、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评估效益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据新浪科技2月20日消息,"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于本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大学共同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具体承担协调工作,招标项目总投资82609万元人民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凤娟  王乐  
美国大学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的决策决定着大学的运作。其大学章程规定了董事会的构成,及其下设各个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内部董事会的权责有所区别,也有相同之处。一般而言,董事会是高校的法人代表,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宏观协调。而董事会的方针政策则由校长负责落实。董事会和校长互相配合协作,确保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耘通  
大学章程被视为大学"宪法"而具有最高效力,围绕章程展开的大学治理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种后赋权利,学术权利亟需在章程及其他具体规章制度中得以保护。本文通过实证考察六所大学的章程,剖析章程中关于学术权利规定的不足,并以章程为框架构建合理的学术权利保障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班晓娜  贾帅帅  
本文通过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查发现,就业性别差异明显存在,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就业歧视,其受到歧视的概率高于同类男生20%以上。不同类型女大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女大学生自身关于婚恋、生育等女性专属性因素对就业影响的看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伍聪  
大学精神内涵丰富而又比较抽象,要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其外在的表现把握其形态和内容。在学校定位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与要求;在学校历史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历任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社会影响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特点;在个体认知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实践中对学校的认识。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中  刘畅  吴瑞林  
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学生评价教学(SET)作为一种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而备受关注。我国SET实践中大多存在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管理过程浮于形式、评教结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欧洲、澳大利亚4所大学的学生评教经验,探索出我国学生评教的改革进路。波尔图大学的SET实践切合当前主流的"理论外显"趋势;科廷大学的eVALUate和都柏林大学的"结构组反馈法"分别从质性、量化方法上展示出如何贯彻"学生中心"理念;圣托马斯大学的评教模式体现了全面且及时的评教特点。我国的SET改革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市场化背景,在宏观上建构学生反馈系统,坚持"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重视评价效率和评价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