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8)
- 2023(5793)
- 2022(4817)
- 2021(4480)
- 2020(3807)
- 2019(8627)
- 2018(8458)
- 2017(16510)
- 2016(8923)
- 2015(10058)
- 2014(10157)
- 2013(9735)
- 2012(8962)
- 2011(8156)
- 2010(8140)
- 2009(7980)
- 2008(8120)
- 2007(7475)
- 2006(6749)
- 2005(6485)
- 学科
- 管理(31464)
- 济(30625)
- 经济(30553)
- 业(26609)
- 企(23881)
- 企业(23881)
- 制(19858)
- 银(17746)
- 银行(17600)
- 行(16339)
- 方法(12205)
- 财(11936)
- 度(11560)
- 制度(11528)
- 融(10571)
- 金融(10569)
- 数学(10341)
- 数学方法(10221)
- 体(9764)
- 业务(9488)
- 中国(9068)
- 体制(8638)
- 银行制(8278)
- 业经(8151)
- 农(7376)
- 务(7242)
- 财务(7222)
- 财务管理(7203)
- 企业财务(6870)
- 学(5928)
- 机构
- 大学(127376)
- 学院(124386)
- 济(53400)
- 经济(52230)
- 管理(47662)
- 研究(42314)
- 中国(40112)
- 理学(40015)
- 理学院(39547)
- 管理学(39003)
- 管理学院(38745)
- 财(30240)
- 京(26741)
- 科学(22830)
- 财经(22758)
- 所(21030)
- 银(20873)
- 经(20594)
- 江(20305)
- 中心(20207)
- 银行(20037)
- 农(19896)
- 行(18650)
- 研究所(18558)
- 经济学(17262)
- 财经大学(17095)
- 北京(16811)
- 州(16124)
- 业大(16000)
- 农业(15593)
- 基金
- 项目(78881)
- 科学(63040)
- 基金(59258)
- 研究(58084)
- 家(50869)
- 国家(50469)
- 科学基金(43945)
- 社会(38840)
- 社会科(36846)
- 社会科学(36838)
- 基金项目(31049)
- 省(29586)
- 自然(27721)
- 自然科(27082)
- 自然科学(27076)
- 教育(27063)
- 自然科学基金(26627)
- 划(24997)
- 资助(23972)
- 编号(22144)
- 制(21048)
- 成果(18964)
- 部(18521)
- 重点(17942)
- 创(16776)
- 国家社会(16467)
- 教育部(16413)
- 课题(15946)
- 发(15923)
- 创新(15814)
共检索到207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佐藤孝弘
日本金融模式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大股东的角色增加其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力。主银行等对公司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主银行制度是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长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主银行 日本 监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李玉蓉
日本的银企关系自二战后期以来,一直以主办银行制度为基本特征,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导致这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间接融资在金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利用银行对企业和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日本主银行制度源于战前的银行体制和二战期间的“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基本被保留下来,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期,日本企业与银行通过相互持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和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紧密的银企关系加剧了企业危机与银行危机的连锁反应,导致银行与企业相互羁绊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日本 主银行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金融制度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和成长的 重要因素。在金融方面支持日本战后的设备 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成长的主要制度,是 通常被称为“主银行制度”或者“主银行关系” 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习惯。一般认为,企 业和称为主银行的银行之间,可以观察到以 下事实:(1)在向该企业贷款的多个银行中,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全林远 路韬
日本主银行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全林远,路韬战后,日本的银行与企业之间逐步形成的“主银行制度”,曾经对日本5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这一制度作一介绍.以便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日本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李扬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简称“主银行制”),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融资制度的一大特色。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主银行制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有些研究进一步指出:主银行制度的施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步英
我国借鉴日本的经验,于1996年7月1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七个城市进行主办银行制度试点,并早在1995年就将建立贷款主办银行制度写入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中,后又正式写入1996年颂布的《贷款通则》中。试图以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为契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燕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艾玲
关于日本主银行制的考察与思考冯艾玲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实践中,如何有效地重塑银企关系,并较好地处理银企的债权债务,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提及日本独特的主银行制在战后日本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涂菲
作为日本金融制度和治理结构核心内容的主银行制正在发生演化,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银行和政府等三个主体的行动。但三者的目标并不相同,企业和银行权衡风险、收益和信念等目标,政府权衡总体政策、利益集团要求和信念等目标。各主体受权力结构和行动能力的制约,前者由市场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后者由谈判能力和游说能力构成。主体互动使主银行制演化产生了三个区间:存续、改变形态和瓦解。在不同条件下,主银行制可能处于某个区间之内,但并非处于完全衰落之中,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演化特征。
关键词:
主银行制 演化动力 短边权力 行动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接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鹏飞 王元月
本文从金融制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日本银行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日本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实 际上是以损害银行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为代价来换取了经济发展,这同时也是90年代以来日本 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根源所在。如果制度上的缺陷不得到彻底解决,这个缺陷就会始终阻碍日本 银行业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进一步的复苏与发展。
关键词:
日本主银行制度 "常青现象" 银行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峰
在经营管理专门化的现代企业中,出资人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对企业的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我国也不例外,在国有企业十几年来“放权让利”的改革过程中,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日趋显化,其主要表现是经理人员的大量的在职消费、盲目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诚 欧洪
日本中央银行制度改革介评易诚欧洪1996年11月12日,日本中央银行研究会向首相提交并公开发表题为《改革日本中央银行体制,追求“公开独立性”》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日本央行制度改革方案。报告提交当天,日本银行即发表公告,承诺日本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将根据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