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5)
- 2023(5378)
- 2022(4505)
- 2021(4147)
- 2020(3505)
- 2019(7991)
- 2018(7811)
- 2017(15373)
- 2016(8344)
- 2015(9416)
- 2014(9547)
- 2013(9206)
- 2012(8431)
- 2011(7689)
- 2010(7666)
- 2009(7566)
- 2008(7700)
- 2007(7032)
- 2006(6365)
- 2005(6157)
- 学科
- 管理(28891)
- 济(28520)
- 经济(28452)
- 业(24420)
- 企(21934)
- 企业(21934)
- 制(19431)
- 银(17473)
- 银行(17327)
- 行(16072)
- 方法(11462)
- 度(11425)
- 制度(11393)
- 财(11312)
- 融(10225)
- 金融(10223)
- 数学(9792)
- 数学方法(9678)
- 业务(9435)
- 体(9372)
- 中国(8408)
- 体制(8359)
- 银行制(8243)
- 业经(7540)
- 务(6892)
- 财务(6873)
- 财务管理(6855)
- 农(6776)
- 企业财务(6535)
- 学(5237)
- 机构
- 大学(118487)
- 学院(115680)
- 济(50351)
- 经济(49256)
- 管理(43993)
- 研究(39502)
- 中国(37882)
- 理学(36629)
- 理学院(36230)
- 管理学(35789)
- 管理学院(35544)
- 财(28808)
- 京(24789)
- 财经(21707)
- 科学(20689)
- 银(20509)
- 银行(19683)
- 经(19623)
- 所(19499)
- 江(19055)
- 中心(18985)
- 行(18315)
- 农(17930)
- 研究所(17168)
- 经济学(16536)
- 财经大学(16306)
- 北京(15594)
- 州(15074)
- 经济学院(14762)
- 院(14352)
- 基金
- 项目(72692)
- 科学(57930)
- 基金(54417)
- 研究(54222)
- 家(46481)
- 国家(46126)
- 科学基金(40085)
- 社会(36165)
- 社会科(34373)
- 社会科学(34366)
- 基金项目(28361)
- 省(27147)
- 教育(25112)
- 自然(24807)
- 自然科(24217)
- 自然科学(24212)
- 自然科学基金(23801)
- 划(22946)
- 资助(22129)
- 编号(20822)
- 制(20080)
- 成果(18004)
- 部(17172)
- 重点(16518)
- 国家社会(15439)
- 创(15339)
- 教育部(15275)
- 课题(14931)
- 性(14783)
- 发(14671)
共检索到19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李玉蓉
日本的银企关系自二战后期以来,一直以主办银行制度为基本特征,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导致这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间接融资在金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利用银行对企业和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佐藤孝弘
日本金融模式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大股东的角色增加其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力。主银行等对公司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主银行制度是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长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主银行 日本 监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步英
我国借鉴日本的经验,于1996年7月1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七个城市进行主办银行制度试点,并早在1995年就将建立贷款主办银行制度写入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中,后又正式写入1996年颂布的《贷款通则》中。试图以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为契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静梅
重新审视主办银行制度○赵静梅本文认为,主办银行制实施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使银企间建立起更特定、更稳固的信用关系。它应以银行、企业双方产权关系明晰、信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和银行货币营运不受行政干预为基础。而我国目前尚缺乏实施主办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日本主银行制度源于战前的银行体制和二战期间的“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基本被保留下来,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期,日本企业与银行通过相互持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和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紧密的银企关系加剧了企业危机与银行危机的连锁反应,导致银行与企业相互羁绊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日本 主银行 路径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明飞
重构新型银企关系建立主办银行制度江西南丰县人民银行胡明飞邮编:344500现阶段银企双向选择格局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重构新形势下的现代银企关系,对企业建立主办银行制度不失为可行选择。一、银企关系混乱种种1、企业钻银行空子。在双向选择中,部分企业瞅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宗国
关于主办银行制度与银企关系的思考苏宗国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目前国有企业面临负债高、社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自然成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诸措施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金融制度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和成长的 重要因素。在金融方面支持日本战后的设备 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成长的主要制度,是 通常被称为“主银行制度”或者“主银行关系” 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习惯。一般认为,企 业和称为主银行的银行之间,可以观察到以 下事实:(1)在向该企业贷款的多个银行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斌 孙新福 邵宏 王静
以主办银行制为核心的银企关系曾经促进了战后日本企业的发展壮大,但由于我国目前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引进和推行主办银行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关键在于国企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银企关系 产融结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维卫
在我国这样一种转轨经济中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其意义和作用不应该单一地表现为一种融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银行制度有助于控制内部人控制,能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一)主办银行制度的引入有助于解决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缺乏一个对国有产权真正负责的委托人的难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明
关于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黄明作者简介□黄明黄明,1969年生,江西省瑞金市人,现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师从江其务教授,先后在《经济学家》、《当代财经》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当前,围绕着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银企关系问题,各地相继进入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兆东 张筱钰
金融风制险、度促安进排,金可融规稳避定系与统实性体金经融济高质量发展。央行主导的主办银行制度能给银行和企业带来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和抗风险优势。为此,建议深化主办银行制度改革,以此建立进一步推动银企发展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