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8)
- 2023(5878)
- 2022(4759)
- 2021(4877)
- 2020(3941)
- 2019(9665)
- 2018(9627)
- 2017(17358)
- 2016(10760)
- 2015(12591)
- 2014(13003)
- 2013(11426)
- 2012(10217)
- 2011(9282)
- 2010(9791)
- 2009(8058)
- 2008(7619)
- 2007(6755)
- 2006(5868)
- 2005(5385)
- 学科
- 济(31813)
- 经济(31785)
- 管理(22043)
- 教育(20123)
- 业(19636)
- 方法(18534)
- 数学(17235)
- 数学方法(16711)
- 企(16569)
- 企业(16569)
- 中国(14557)
- 理论(11595)
- 教学(10353)
- 农(7660)
- 学(7597)
- 财(7429)
- 技术(7084)
- 业经(6052)
- 学法(5928)
- 教学法(5928)
- 发(5819)
- 贸(5244)
- 贸易(5240)
- 学理(5171)
- 学理论(5171)
- 易(5129)
- 学校(5046)
- 发展(4979)
- 农业(4923)
- 展(4857)
- 机构
- 学院(134228)
- 大学(131921)
- 管理(44661)
- 研究(44119)
- 济(43555)
- 经济(42341)
- 理学(38823)
- 理学院(38356)
- 管理学(37172)
- 管理学院(36924)
- 教育(30705)
- 京(29396)
- 范(27615)
- 师范(27471)
- 中国(26616)
- 科学(25224)
- 职业(24838)
- 技术(24312)
- 师范大学(22488)
- 所(21400)
- 江(21082)
- 财(20369)
- 研究所(19446)
- 北京(19419)
- 中心(19078)
- 职业技术(17671)
- 州(16989)
- 技术学院(16924)
- 财经(16306)
- 院(16071)
- 基金
- 项目(86090)
- 研究(72613)
- 科学(69636)
- 基金(57404)
- 家(48282)
- 国家(47745)
- 教育(45372)
- 科学基金(41233)
- 社会(41203)
- 社会科(38785)
- 社会科学(38776)
- 省(36881)
- 编号(34118)
- 划(32727)
- 成果(29264)
- 基金项目(28692)
- 课题(27891)
- 自然(25400)
- 资助(25150)
- 自然科(24889)
- 自然科学(24885)
- 自然科学基金(24414)
- 年(24007)
- 重点(21397)
- 部(21007)
- 规划(20886)
- 项目编号(19981)
- 发(19210)
- 教育部(19146)
- 性(18706)
共检索到201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力维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促进学生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以"能力本位"为主要原则、注重"专业对口"的三种衔接模式,即以学制、编入制度和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接模式。同时,日本采取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完善"转入学"制度、改革学位授予政策、建立协商会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对中高职之间的贯通予以保障。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要从教育理念、制度保障、运行机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我国中高职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通。
关键词:
日本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沈雕 陈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诸多要素中,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衔接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就是首要任务。文章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衔接表象分析入手,在解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中高职目标衔接、建设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统领中高职教育的观点,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的中高职教育目标衔接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职业标准 目标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君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这两种模式,直接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还很小,中高职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专业范围,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标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中取得的经验,建议在宁夏采用"双考"和"双五"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两种衔接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
宁夏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江毅 刘敏杰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书波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形式,搭建畅通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通道是构建我国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正面临着以学制为主的外在衔接向以专业课程为主的内在衔接转变,处于提升衔接效率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英国在国家资格、现代学徒制和学分互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高职内在衔接模式及普职教育互认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国处于华丽转身开端的中高职教育内在衔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资格证书 现代学徒制 学分框架 衔接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炜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优化调整,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文章提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招考制度,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营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构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路径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政策诉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理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元君
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独具特色。关注英国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研究在其资格与学分框架体系下,学习单元的开发依据、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及过程。借鉴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促进中高职课程开发主体互动成长,更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明智 赵玲珍 韩兰娟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措施,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协同平台,开拓中高职衔接的新思路,从招考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衔接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模式,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吉德在《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4期中撰文阐述了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模式及其内涵,并从职业能力观、招生录取方式两个角度探讨了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模式的选择问题,最后对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给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