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4)
2023(6725)
2022(6008)
2021(5507)
2020(4904)
2019(11790)
2018(11527)
2017(22296)
2016(12071)
2015(14086)
2014(14303)
2013(14255)
2012(13533)
2011(12372)
2010(12632)
2009(11870)
2008(12101)
2007(11309)
2006(9667)
2005(8738)
作者
(36896)
(31332)
(31185)
(29777)
(19835)
(15122)
(14557)
(12332)
(11575)
(10951)
(10581)
(10448)
(10009)
(9909)
(9903)
(9856)
(9691)
(9261)
(9013)
(8993)
(7861)
(7732)
(7627)
(7057)
(7048)
(7028)
(6982)
(6826)
(6313)
(6296)
学科
(54573)
经济(54517)
(31360)
管理(29928)
方法(26998)
(24656)
企业(24656)
数学(23390)
数学方法(23209)
(20605)
贸易(20593)
(19977)
(15073)
中国(13035)
(12241)
地方(11404)
(11248)
业经(10142)
农业(9492)
(8839)
(8752)
关系(8585)
(8346)
(7911)
金融(7908)
理论(7693)
(7549)
银行(7524)
(7160)
环境(7060)
机构
大学(185802)
学院(183241)
(81407)
经济(79875)
管理(67643)
研究(66279)
理学(58029)
理学院(57347)
管理学(56385)
管理学院(56044)
中国(47997)
科学(40011)
(39120)
(34924)
(34723)
(34091)
研究所(31860)
中心(29671)
业大(28199)
财经(27921)
(27723)
农业(27231)
经济学(25675)
(25319)
北京(24851)
(24587)
师范(24355)
(23506)
经济学院(23467)
(21563)
基金
项目(118544)
科学(91402)
研究(86161)
基金(84994)
(75162)
国家(74157)
科学基金(61067)
社会(53723)
社会科(50896)
社会科学(50876)
(45726)
基金项目(44868)
教育(39422)
(38923)
自然(38772)
自然科(37821)
自然科学(37806)
自然科学基金(37131)
资助(35355)
编号(35295)
成果(29198)
重点(27149)
(27072)
(26194)
(24202)
课题(24166)
科研(23283)
教育部(22923)
创新(22628)
大学(22453)
期刊
(88392)
经济(88392)
研究(53218)
中国(32767)
(30565)
学报(30380)
科学(26753)
(26688)
管理(22762)
大学(22380)
学学(21066)
农业(20930)
教育(17345)
(15973)
(14918)
金融(14918)
技术(14880)
经济研究(14819)
国际(14337)
业经(13981)
财经(13470)
问题(13326)
(12644)
(11639)
世界(11192)
商业(9766)
技术经济(9566)
(9256)
统计(8731)
理论(8470)
共检索到27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间的贸易潜力起着基础性影响,为探索两者对贸易额的影响情况,将两者以解释变量的形式引入引力模型,以实现将传统贸易理论与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新思路,分析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和估算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贸易互补性、直接投资、是否与日签订FTA、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因素,均对日本与伙伴国(地区)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而距离和贸易竞争性因素则起着阻碍作用;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仍存在着"开拓型"甚至"巨大型"的贸易潜力,且直接投资的增加和FTA的建成能够带来巨大的贸易增长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敏  李淑艳  
近些年,东北亚国家的贸易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决定东北亚各国2003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空间距离、人口和制度安排。根据东北亚各国之间应有贸易额的估计,中国对韩俄,日本对俄,韩国对日俄,蒙古对韩的出口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扩大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米军  袁黎霞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区域贸易稳步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同时,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也保持密切关系。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以及出口结构相似性指数,对2000—201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中国出口到东北亚地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和竞争性等特征。根据分析结论,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城市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由于所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 ,因此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各异。借鉴现代城市分类标准 ,结合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特点 ,可将本地区的城市划分为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中心、沿海经济中心、内陆经济中心以及边境商贸中心 4类 ,通过对各类城市特色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各类城市的发展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通过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2001年~2016年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日、韩、俄三国市场;贸易产品中活动物、动物产品等第一类农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三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植物产品等第二类农产品和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等第四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产业间贸易。而贸易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是影响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本文通过运用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一致系数以及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对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估算双边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日韩两国贸易中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中国与蒙俄两国贸易中互补性较强。双边人均GDP、东北亚其他国家人口及贸易国是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虚拟变量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北亚其他国家关税与贸易双方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发现双边贸易潜力均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艳新  王拓  
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近十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07年的12%上升到2016年的23%,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服务贸易领域,金砖五国发展差异较大,中国已成为位居全球第二的服务贸易大国,"中国服务"与"中国建造"正走向世界;印度服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艳新  王拓  
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近十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07年的12%上升到2016年的23%,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服务贸易领域,金砖五国发展差异较大,中国已成为位居全球第二的服务贸易大国,"中国服务"与"中国建造"正走向世界;印度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本海  辛仁杰  
云南具有与南亚国家开展经贸联系的多方优势,近年来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发展迅速,但贸易规模有限,与南亚地缘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文章在分析了南亚市场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与南亚国家开展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和潜力。笔者认为,云南与南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工业与服务业方面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双方只有通过在三个领域优势互补的合作而带动的商品贸易,才能摆脱目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主要限于有形产品交易而在质和量上得不到实质性飞跃的困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嵩龄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锦芳  吴琦  
多年来受限于地缘政治因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当下,伴随中日韩有望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广泛深入合作以及东北亚局势回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将迎来重大契机。促进贸易往来是扩大东北亚经济开放合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东北亚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详细测算了东北亚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对东北亚主要国家间的贸易流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东北亚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有助于充分认识东北亚区域复杂的经济贸易状况,为中国制定推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重要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蓝庆新  唐琬  
近年来,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额不断增加,成为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总额达到1 694.3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7.9%左右。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结构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主要进口产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且具有继续扩大的潜力。随着金砖国家的兴起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深入,在进口贸易方面未来中国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探究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对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为样本,基于2006—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金砖国家人口规模、是否加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对进口贸易有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及是否接壤对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有负向影响。同时,测算表明,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整体均处于贸易过度状态,但仍然属于潜力开拓型进口贸易,且近年来各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贸易特点。因此,为推动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建议加强政府对话,重点发展进口贸易潜力大的国家;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化进口合作平台;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缩减贸易成本;加强现代物流贸易大通道建设,降低贸易成本;优化进口产品贸易结构,以进口促出口;构建大数据贸易服务平台,升级进口贸易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