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4)
- 2023(12583)
- 2022(10391)
- 2021(9301)
- 2020(7803)
- 2019(17420)
- 2018(17277)
- 2017(33196)
- 2016(17608)
- 2015(20026)
- 2014(20078)
- 2013(20137)
- 2012(18725)
- 2011(16719)
- 2010(17280)
- 2009(16050)
- 2008(15974)
- 2007(14720)
- 2006(13207)
- 2005(12298)
- 学科
- 济(103975)
- 经济(103877)
- 业(81519)
- 企(75460)
- 企业(75460)
- 管理(67857)
- 方法(33470)
- 业经(32919)
- 财(26587)
- 农(26317)
- 地方(25223)
- 数学(24574)
- 数学方法(24443)
- 中国(20459)
- 务(20350)
- 财务(20324)
- 财务管理(20298)
- 农业(19646)
- 企业财务(19184)
- 技术(18996)
- 制(17804)
- 和(16198)
- 理论(15927)
- 策(15448)
- 划(15062)
- 地方经济(14983)
- 体(14891)
- 产业(14760)
- 学(13259)
- 企业经济(12733)
- 机构
- 学院(266202)
- 大学(256462)
- 济(123403)
- 经济(121131)
- 管理(104312)
- 理学(87915)
- 理学院(87023)
- 管理学(86087)
- 管理学院(85552)
- 研究(85512)
- 中国(68784)
- 财(55743)
- 京(53874)
- 科学(47150)
- 财经(43552)
- 江(43541)
- 所(42389)
- 中心(39376)
- 经(39032)
- 农(38633)
- 经济学(37971)
- 研究所(37256)
- 州(34424)
- 北京(33989)
- 经济学院(33922)
- 业大(33421)
- 财经大学(31340)
- 范(31300)
- 师范(31078)
- 院(30597)
- 基金
- 项目(160594)
- 科学(127834)
- 研究(124323)
- 基金(115048)
- 家(96580)
- 国家(95609)
- 科学基金(84482)
- 社会(81485)
- 社会科(77327)
- 社会科学(77308)
- 省(65821)
- 基金项目(61090)
- 教育(54652)
- 划(51536)
- 自然(50878)
- 编号(50541)
- 自然科(49632)
- 自然科学(49623)
- 自然科学基金(48829)
- 资助(45688)
- 成果(39574)
- 发(37746)
- 创(36847)
- 业(35514)
- 重点(35172)
- 课题(35138)
- 部(34425)
- 创新(33480)
- 国家社会(33436)
- 发展(31991)
- 期刊
- 济(156798)
- 经济(156798)
- 研究(83993)
- 中国(53565)
- 财(48960)
- 管理(46249)
- 农(36911)
- 科学(31482)
- 学报(29460)
- 技术(27687)
- 业经(26273)
- 融(25685)
- 金融(25685)
- 农业(25234)
- 经济研究(24348)
- 大学(23858)
- 教育(23334)
- 财经(22869)
- 学学(22563)
- 经(20189)
- 问题(19890)
- 技术经济(17715)
- 业(15736)
- 现代(15518)
- 世界(15012)
- 财会(14678)
- 贸(14506)
- 商业(14227)
- 经济管理(13274)
- 经济问题(12827)
共检索到421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良桥
一、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银行业的冲击 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一路攀升,到1989年底,东京股市市值高达511万亿日元(536亿美元),比当时全美上市公司市值还高出30%;同时,地价飞涨,1990年底仅东京帝国大厦的土地价值就比加利福尼亚整个州还高。金融资产如此膨胀,使日本经济的增长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基础,形成了“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支撑金融资产继续膨胀的力暴渐趋弱化,以股价暴跌为导火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向寿一 刘昌黎
泰国的泡沫经济崩溃●[日]向寿一刘昌黎译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发表了旨在把外汇行市转向“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决定。在此之前,尽管一般认为泰铢是与美元挂钩的,但正确的说法则是1984年11月以前与美元挂钩,其后乃是采取“一揽子货币方式”,即根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非
台湾是一个资源短缺而开放性高的经济结构,经济成长有赖对外贸易的扩张,尤其是出口的扩张推动。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成长全赖加工出口经济每年维持2位数的增长来支撑;但是,至80年代中期起,根基脆弱的轻型加工出口产业因失去比较利益优势而大量出走,导致台湾出口成长下降至1位数,并逐步趋向衰退,经济成长也随之调低。一方面,加工实体经济日益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经济表面却继续呈现“繁荣”景象。这就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的所谓“泡沫经济”现象,其滋生原因主要是,伴随着加工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减弱,经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蒋瑜洁 蔡达贤
僵尸企业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相关经济体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共同挑战。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因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日本主要通过产业再生机构和中小企业再生支援协议会治理僵尸企业。借鉴日本相关机构协助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或走出困境重获生机的具体方法,中国对僵尸企业的治理和防范可从多层面着手:在政府层面,运用综合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在银行层面,严控融资借贷,避免向僵尸企业输血;在制度层面,畅通退市机制,对僵尸企业实施破产或倒闭措施;在社会层面,成立中立机构,协助治理僵尸企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蒋瑜洁 蔡达贤
僵尸企业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相关经济体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共同挑战。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因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日本主要通过产业再生机构和中小企业再生支援协议会治理僵尸企业。借鉴日本相关机构协助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或走出困境重获生机的具体方法,中国对僵尸企业的治理和防范可从多层面着手:在政府层面,运用综合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在银行层面,严控融资借贷,避免向僵尸企业输血;在制度层面,畅通退市机制,对僵尸企业实施破产或倒闭措施;在社会层面,成立中立机构,协助治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文 刘卫江 彭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扩张与崩溃,日本的经济经历了一场极为罕见的起伏。考察日本泡沫经济出现与崩溃的货币政策管理,发现在出现资产价格大幅偏离的情形下,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是不足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目标,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应该要更多地考虑资产价格的波动。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高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泡沫 物价稳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颖
从虚拟经济(主要是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导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基本层面;日本的生产率低下,并且长期没有提高,从而实体经济缺乏发展空间,无法填充虚拟经济中产生的泡沫。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导致日本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则是缺乏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给予了当今中国的股票市场许多教训。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泡沫 股票市场 制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夏春玉
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企业经营东北财经大学物管系夏春玉进入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的企业经营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钢铁、汽车、电子、化工等大企业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赤字或减收减益,就连“常青产业”的证券业也陷人了全面亏损的状态(见表1)。表1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维江 何帆
本文对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起源与崩溃进行了分析。我们首先指出,在改革的次序上出现了金融系统改革先于企业系统改革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系统和金融系统结构性的不匹配是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积累和最终崩溃的根源之一;我们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政策失误的国内政治根源。行政机构的制度安排对局部和个体利益的轻视及纵容,导致相关省厅在集体层次上存在冲突、倾轧,错过了预防及治理泡沫的机会。日本社会出现的与膨胀的泡沫激励相容的贪婪和腐败,是造成经济泡沫不断扩大并最终不可收拾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泡沫 企业系统 金融系统 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