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9)
2023(12642)
2022(9921)
2021(9211)
2020(7102)
2019(15875)
2018(15723)
2017(29617)
2016(16166)
2015(18007)
2014(17924)
2013(17173)
2012(15793)
2011(14281)
2010(14558)
2009(13107)
2008(12800)
2007(11865)
2006(10702)
2005(9775)
作者
(44836)
(38343)
(37544)
(35416)
(23750)
(18287)
(17055)
(14579)
(14440)
(13280)
(12897)
(12654)
(12186)
(11850)
(11588)
(11450)
(11317)
(11043)
(10786)
(10758)
(9502)
(9343)
(9183)
(8878)
(8591)
(8561)
(8502)
(8229)
(7590)
(7529)
学科
(68806)
经济(68729)
(49866)
(48760)
管理(36129)
农业(33465)
(26810)
企业(26810)
地方(22258)
业经(22169)
中国(21390)
方法(17342)
(14645)
数学(14552)
数学方法(14386)
(13340)
农业经济(12649)
发展(12104)
(12086)
(11733)
(11361)
(11325)
(10818)
贸易(10809)
(10460)
地方经济(10068)
技术(10063)
(10048)
环境(9989)
(9902)
机构
学院(223138)
大学(216559)
(90323)
经济(88230)
管理(81653)
研究(80068)
理学(69901)
理学院(69021)
管理学(67811)
管理学院(67382)
中国(61411)
(55729)
科学(48687)
(46321)
农业(42030)
(39766)
业大(37880)
中心(37744)
(37694)
(36761)
研究所(36038)
(33688)
师范(33426)
(29177)
财经(29088)
(28657)
北京(28475)
(26464)
(26397)
师范大学(26378)
基金
项目(149863)
科学(117919)
研究(116619)
基金(105209)
(91765)
国家(90503)
科学基金(76804)
社会(73634)
社会科(69135)
社会科学(69118)
(61925)
基金项目(56006)
教育(52061)
编号(50508)
(50200)
自然(46061)
自然科(44879)
自然科学(44869)
自然科学基金(44036)
成果(40817)
资助(39524)
(36258)
课题(34963)
重点(33929)
(32377)
(32164)
(31436)
国家社会(30273)
发展(29932)
(29443)
期刊
(115261)
经济(115261)
研究(65206)
(61596)
中国(53950)
农业(41846)
学报(33861)
科学(33270)
教育(30645)
管理(27962)
大学(26963)
(26552)
业经(25789)
学学(25129)
(23183)
金融(23183)
技术(20630)
(20332)
问题(16442)
农业经济(15147)
农村(14975)
(14975)
经济研究(14696)
(13711)
世界(13515)
资源(13025)
财经(12986)
图书(12149)
现代(11614)
经济问题(11591)
共检索到350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覃梦妮  贾磊  大友和佳子  
以释放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为契机,日本制定并实施"地域活性化"战略,力图挽救不断衰落的农村。"地域活性化"是以地域资源为基础,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培育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功能价值多样化并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农家餐馆是"地域活性化"的实施手段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知,农家餐馆源于农户对农村发展困境解决之道的思考,以餐馆为媒介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有机融合,并在经营中融入地方特色元素,逐步使农村成为人气兴旺、经济活跃、生态良好之地,获得振兴农村的良好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云抒  
源自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地区的资源、资本和农民之间的有机联结,是我国农村改革政策的一次创新之举。结合目前的试点成效来看,“三变”改革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振兴的深入贯彻。在“三变”改革由地方实践探索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过程中,结合改革在乡村振兴中的任务和功能上看,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联逻辑,提出富有成效的纾困方案,激发农村要素活力,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道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抓手,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增进农民福祉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针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动态的显著特点和增收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伦   王黎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法治保障。完善的涉农法规规章体系是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现行涉农法规规章体系的梳理,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该体系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立健全涉农法规规章体系的建议,充分发挥涉农法规规章体系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海江  楼世洲  杨世昇  
日本"地方大学促进区域创生项目"作为协同配合"地方创生"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项目目标,日本地方大学通过建立大学—产业—政府—社会四螺旋协作机制、创建层次化的"地方创生"课程体系、构建校地协同的学生地方就业机制、强化产学研协作对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举措,确保地方创生项目的有效实施和高质量推进。该项目在目标导向上,立足地方实际,强调应用性;在项目运行上,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协同性;在评估上,弱化政府管理,凸显多样性和规范性;在项目进展上,重视具体项目的可持续性,大学服务地方的能动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敬敬  王际焱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榆林市榆阳区聚力乡村振兴,坚定践行现代农业发展“榆阳模式”,系统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开发现代农业、多元性产业,踏入一条致富新路。“榆阳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陕西乃至全国全面推进乡村兴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俊良  
农为邦本,本固邦兴,实现乡村振兴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国家审计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安排,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制度保障。从国家审计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出发,结合国家审计在乡村治理中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并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初步分析,提出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发挥国家审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作用,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贾步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山西省晋中榆次什贴村的产业融合实践和探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什贴村在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资源禀赋上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相对成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思路,已在前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层次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人才要素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加强统筹规划,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四链重构”,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突出改革创新,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点建议,以此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涛  吴彧端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从审计起源、审计理论、审计法律层面阐述了政府审计与乡村治理的契合性,探讨了国家审计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免疫预警、监督问责、纠偏修正三大功能定位。针对其政策要求及现有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村级审计全覆盖、防范村干部"微权力"腐败、推行和完善乡村审计结果公告、培养乡村审计人才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审计支持模式等五方面实现路径,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审计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平  
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西省鹰潭市通过强化与乡村自治、金融科技、农村改革相结合,在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从鹰潭市的实践出发,总结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娟尔  苏子龙  王世虎  周伟  贾立斌  
土地具有资源、资产、资本三资一体属性,这决定了其对乡村振兴具有持续性、关键性作用,土地的资源属性、资本属性和资产属性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贵州三变、安徽金寨和贵州湄潭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广西集体土地发展旅游产业3个案例进行了佐证。未来的土地管理要更多发挥土地的融资和撬动功能,在清晰界定产权基础上,构建一套保障和促进产权交易的有效机制,探索农民从土地开发、保护、流转中获取更多财产性收入,促进土地"三资一体"转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季焜  
虽然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和城市,但政府和社会对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寄予厚望。论文在介绍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基于对实践中数字技术主要应用场景的调研,讨论了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分析了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国情和农情,切实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技术采用的成本效益;其次,要厘清快速、包容且惠民的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最后,对于农村数字金融而言,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打破数据壁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宪素  李晨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要求,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重大工程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上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亟须按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等安排,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