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1)
2023(13417)
2022(11155)
2021(10653)
2020(8854)
2019(20597)
2018(19768)
2017(37975)
2016(19547)
2015(21762)
2014(21087)
2013(20882)
2012(19060)
2011(17172)
2010(16783)
2009(15418)
2008(14442)
2007(12288)
2006(10412)
2005(8798)
作者
(50464)
(42214)
(41742)
(40096)
(26649)
(19926)
(19159)
(16535)
(16155)
(14536)
(14365)
(14144)
(13027)
(12954)
(12772)
(12718)
(12470)
(11986)
(11969)
(11907)
(10216)
(10035)
(9859)
(9825)
(9463)
(9393)
(8906)
(8750)
(8282)
(8278)
学科
(83598)
经济(83502)
管理(51882)
(50560)
(37153)
企业(37153)
方法(36955)
数学(33444)
数学方法(33024)
(32474)
中国(25191)
(21624)
农业(21448)
业经(19504)
(16742)
贸易(16732)
(16409)
(15768)
地方(15226)
(12920)
(12708)
金融(12707)
(12523)
银行(12513)
(12093)
(11931)
环境(11481)
(11123)
技术(11043)
(10986)
机构
大学(268401)
学院(265873)
(121974)
经济(119964)
管理(106528)
理学(92968)
理学院(92035)
研究(90998)
管理学(90685)
管理学院(90145)
中国(70664)
(54800)
(54768)
科学(49239)
财经(43720)
中心(42743)
(42131)
(40568)
(40382)
经济学(39500)
研究所(38228)
(36070)
经济学院(35615)
业大(35266)
(35024)
师范(34771)
北京(34226)
财经大学(32858)
(32744)
农业(30491)
基金
项目(185412)
科学(149636)
研究(140578)
基金(140129)
(120523)
国家(119544)
科学基金(104208)
社会(95162)
社会科(90227)
社会科学(90207)
基金项目(73526)
(68007)
教育(64016)
自然(63523)
自然科(62135)
自然科学(62120)
自然科学基金(61020)
(58028)
资助(55922)
编号(55255)
成果(44854)
(43649)
国家社会(41528)
重点(41268)
(40360)
(39038)
教育部(38683)
人文(37454)
课题(37178)
(36787)
期刊
(130471)
经济(130471)
研究(79939)
中国(51223)
(42362)
(41088)
管理(38109)
科学(35739)
学报(34800)
大学(29266)
农业(28972)
学学(27363)
教育(25886)
(25263)
金融(25263)
业经(22445)
技术(22376)
经济研究(21625)
财经(21283)
(18414)
问题(17217)
世界(15599)
(15226)
(13949)
国际(13213)
(12368)
统计(12356)
技术经济(12286)
现代(12086)
理论(11498)
共检索到390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伟  王微  阚庆云  
结合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政府在中国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问题。指出当前中国特色产业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产业规划不足、农业人才培养欠缺等问题。为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产业兴旺,中国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养后备人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平  
借鉴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 ,本文通过对西部农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以及面临西部大开发和“入世”机遇的分析得出 :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地区优势选择的结果。同时 ,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忠潮  任格格  
"一村一品"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在战略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制约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资源单一利用打破生态平衡等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防止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阻却,应当对"一村一品"战略内容进行完善,实施"一品为主,多品兼营"的更符合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广帅  刘珉  高静  
全面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崭新视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中国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日本生态村建设、韩国新村运动发展特点、主要内容和模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当前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和严峻,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倪树高  
“一村一品”这一名词在80年代及今天的日本甚为流行。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就是提倡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工艺技术等,以一种自立自强的发展家乡经济的精神在每个村镇至少生产出一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名列第一的产品。该运动近乎自发地诞生于70年代末期,旨在振兴边远地区的农村经济。由于它十分切准时机,因而从运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日本边远落后地区农村和日本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拟在追溯这一运动的由来及其影响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运动产生的根源、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和作用做一探讨,以期对我边远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昭沄  江金启  孙学涛  
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韩国在快速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对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出发,系统梳理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演进,探讨其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开展系列新村教育、完善新村组织结构、完善法律保障、开发区域特产品及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依据韩国新村运动的重要经验,中国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构建健全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季焜  
农村发展过程有其共性规律和区域差异。本文首先以亚洲主要国家为例,分析了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其次基于40年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经验,分析了农村转型路径与转型效果以及与农村转型各阶段相适应的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投资重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速农村转型速度,促进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结构转型速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投资创新,加快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不同地区加速农村转型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也提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昊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乡村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中国乡村在传统文化、人口分布及面临的发展问题上与日本有颇多相似之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分析了日本乡村建设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总结了日本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人居建设创新实践和农业环境建设的经验,并结合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得出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即创新乡村区域规划、构建创新农业生产环境和加强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川  
"自下而上式"是日本"一村一品"运动推动路径的主要特征。而"自下而上式"特征得以形成的基础,在于农村社会的自主性。种植品种的自主选择、销售模式的自主构建和产业方式的自主打造,构成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主要推动机制。"一村一品"运动从未脱离农村社会自主性的释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行政力量在协助自治的同时为农村社会自主性释放留下空间,而农村社会还具备包括农协组织、直销所组织和家制度在内的自发性组织载体。根据日本的经验,在行政与自治的关系方面,中国的乡村振兴需要避免预先设定领域和方向、缺乏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行政主导;在农村社会自主性释放载体的培育方面,中国的乡村振兴也应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入手,将农民组织起来,同时以深度嵌入乡土熟人社会的农户家庭经营为根本依托,降低企业对农户的监督成本,而非优先扩大规模进而陷入高杠杆、高风险的资本化经营逻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牛坤玉  李思经  钟钰  
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两国的农业环境及小农经营方式类似,日本乡村振兴的经验对中国开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机构设置、产业政策、人才计划、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对日本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1)采取多样化补偿方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注重乡村建设和农业开发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3)成立"中心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辐射附近村落。(4)发挥妇女老人的主体力量,培育农业农村的新生力量。(5)创新治理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道铉  田杨  
韩国新村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农村开发的成功案例。本文基于农村开发政策视角,结合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韩国新村事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及重要因素。政府、市场、村庄的交互作用,政府体系化的支农政策及激励机制,村庄指导者的领导力及村民的协同创新,韩国新村运动的这些经验启示可以为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镜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雁红  
民生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民生。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要提高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