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1)
- 2023(3532)
- 2022(2870)
- 2021(3080)
- 2020(2432)
- 2019(5641)
- 2018(5835)
- 2017(9040)
- 2016(6488)
- 2015(7452)
- 2014(7814)
- 2013(6738)
- 2012(6510)
- 2011(5992)
- 2010(6356)
- 2009(5559)
- 2008(5702)
- 2007(5508)
- 2006(4975)
- 2005(4624)
- 学科
- 教育(18901)
- 济(14324)
- 经济(14302)
- 管理(11401)
- 中国(11320)
- 业(8772)
- 理论(7493)
- 企(7119)
- 企业(7119)
- 学(6995)
- 教学(6748)
- 方法(6279)
- 数学(5145)
- 数学方法(4954)
- 发(4397)
- 农(4302)
- 财(4028)
- 发展(3985)
- 展(3861)
- 研究(3653)
- 技术(3440)
- 革(3362)
- 思想(3287)
- 高等(3262)
- 改革(3237)
- 学法(3191)
- 教学法(3191)
- 政治(3167)
- 学校(3116)
- 制(3076)
- 机构
- 大学(87033)
- 学院(80232)
- 研究(33374)
- 教育(27971)
- 范(22905)
- 师范(22773)
- 济(21915)
- 管理(21216)
- 经济(21051)
- 京(20977)
- 科学(20192)
- 师范大学(18950)
- 中国(18120)
- 理学(17773)
- 所(17432)
- 理学院(17400)
- 管理学(16718)
- 管理学院(16536)
- 研究所(15781)
- 江(14496)
- 北京(14304)
- 技术(13925)
- 中心(13859)
- 职业(12820)
- 农(12414)
- 院(11830)
- 州(11167)
- 财(11083)
- 教育学(10648)
- 业大(10647)
- 基金
- 项目(46818)
- 研究(40541)
- 科学(37495)
- 基金(29684)
- 教育(28263)
- 家(25368)
- 国家(24968)
- 社会(22076)
- 社会科(20469)
- 社会科学(20464)
- 科学基金(19993)
- 省(19595)
- 编号(19175)
- 成果(19099)
- 划(18798)
- 课题(17254)
- 年(14875)
- 基金项目(14520)
- 资助(12615)
- 重点(12322)
- 部(12321)
- 规划(12212)
- 自然(11685)
- 自然科(11441)
- 自然科学(11439)
- 项目编号(11358)
- 自然科学基金(11203)
- 性(11160)
- 教育部(11134)
- 发(10925)
共检索到13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安子允
日本许多学者都指出,在高教领域,妇女实际上被忽略了。尽管女性入大学人数在增加,但主要是入初级大学,而男性主要进入正规四年制大学。如1983年。约有34万男性和27万女性从中学毕业,但不足40%女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其它入初级大学;相反,有95%的男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女性在正规大学中只占22%。在名牌男女合校的大学中,女性比例很小,如东京大学女性不到7%,京都大学占8%。研究生中女性更少,1981年硕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4%,博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刘珊 钟宇平
本文应用对我国三省一市90所中学10909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倾向、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传递模式、家庭资源的不充裕等因素是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中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需求 专业选择 性别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李洁
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大,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则较小。近年来,男生和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在拓宽,选择也更多样。今后,应在考虑性别间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欢欢 王伟宜
本研究采用入学率、性别平等指数和条件概率对英国男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男女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在不断上升,而女生上升得更快,男生的优势逐渐消失,而女生的优势逐渐凸显;从学科领域来看,学科中的性别分布差异虽依然存在,但两性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有所拓宽,尤其是女生的学科分布范围拓宽得更加明显,"男理、女艺"的现象已经消失,且男女学生在学科分布上出现趋同化现象。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性别差异 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慧慧 徐力恒 张军
接受高等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而当前中国青少年男性的高等教育升学率明显低于青少年女性。本文认为这种差异与中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存在密切关系。故本文利用2006—2012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中国地级市层面的房地产价格数据,研究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给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青少年男性在完成中等教育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显著低于青少年女性,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升高而拉大。这种现象在房价上升较快的东部地区和低收入水平家庭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关键词:
房地产 高等教育 升学率 性别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巍 候爽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女性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能力和发展不及男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在布朗大学进行了一次关于“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并在这一调查研究基础上,对于如何在自然科学教育中贯穿一种性别视角提出建议。本文主要介绍这一研究成果,以期启发国内的相应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自然科学 性别视角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
本文提出的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规律性。简言之,就是指男女教师反映在心理层面上的差别。当今教育理论的探索,正由粗放走向精细。因而,从教育学视角出发,观照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这个人们既熟悉又易忽视的问题,对深化现代化教育研究不无裨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岭 姚先国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对妇女显著的性别歧视,但另一方面,人们又发现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对这一矛盾的现象,本文提出的假说是,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女性来讲,除了与男性一样具有直接增加生产力提高工资的作用外,还可通过降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间接增加工资。正是由于教育对女性这一间接作用,使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本文使用2003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该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在工资方程中考虑教育对妇女这一作用时,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异完全消失。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赵镇岳 李江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人才要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关乎各国人才战略。分析科研人员流动的性别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动模式,同时有利于国家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研究设计/方法]在分析流动频次、回流倾向、流动时期选择的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根据假设提取并分析了ORCID数据库中截止2017年底的有跨国流动经历的26,315位科研人员简历。[结论/发现]①科研人员在流动频次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科研人员的流动频次少于男性;当流动次数增加时,对应人员比例降低;②在回流倾向上,女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差异,英国的男性和西班牙的女性最倾向于回流;③科研人员在流动时期的选择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均在职业生涯早期流动更多。[创新/价值]揭示了男女科研人员在流动中的不同倾向,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的差异现象及本质并寻求解决方法奠定了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晖 保继刚
了解性别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黄山市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分析了性别与旅游者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所分析的旅游者行为涉及到游前、游中、游后三个阶段,研究发现:(1)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平均搜集更多的信息类型,并更倾向于搜集旅行费用、食宿状况、线路安排这三种旅游信息;(2)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获取旅游信息;(3)对于游览民居和购买旅游纪念品两种旅游活动,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具有更强的偏好。
关键词:
旅游行为 性别 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窦心浩
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制度等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与我国一样,日本也存在着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问题。总体而言,日本中部的高等教育升学率明显高于东西两端的偏远地区。国民收入和高等教育规模上的差别虽然是造成地区差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正是那些大城市所在地区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左右着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的基本状况。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在学生跨地区自由流动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控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是缓解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机会 地区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乃华
本文利用扬州市城市家庭教育投资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家庭对孩子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长在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和教育投资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层现象。这一事实可能与城市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相关公共政策对实现性别公平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学业表现、就业状况三方面对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女性表现出"一好二少三低"的特点。"一好"是指女性的学业表现好;"二少"是指女性的入学机会少,且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更少;"三低"是指女性就业的落实率低、起薪水平低、工作满意度低。第二,在就业分布结构方面表现出"男女分工不同"的鲜明特点。四分之三的女性在第三产业就业,而接近一半的男性在第二产业就业。另外,女性进入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可慧 马启鹏
老年人在教育需求上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调查发现,女性学员相较于男性学员在基本特征上呈现出低龄化、低学历化、低收入化以及退休前职业的趋管理化现象;课程选择上,女性学员青睐"休闲娱乐型课程",男性学员倾向"素质提升型"和"技能培训型"课程。现行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障机制、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与性别刻板印象、教育认知偏差与教育资源缺乏、个体的心理差异与先前知识储备等是造成老年教育课程选择性别差异的原因。为实现人人皆学的积极老龄化社会,应从社会、学校及个人三个层面,通过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扩大老年教育的课程供给、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等途径破解老年教育性别失衡问题。
关键词:
老年教育 性别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国忠
本研究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评价科学过程技能,结果发现男女学生的总体科学过程技能不存在差异,但除找出变量之外,其他各过程技能均存在差异。最后,针对这种性别差异讨论了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关键词:
科学过程技能 表现性评价 性别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